明朝初期,朱棣五徵漠北的制勝法寶,神機營靠的不只是火力

前言:

以神機營為代表的火器特殊部隊,在明朝軍事文化和對外戰爭中,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價值意義。從北征漠北,到東南抵禦倭寇,都離不開火器帶來的優勢。明朝初期更是依靠火器,成功震懾北方遊牧民族,從國力衰弱走向富強,都伴隨著火器的身影。自朱元璋創立大明,到朱棣遠征漠北,最後到李自成起義,火器的運用貫穿了整個明朝歷史。

其實明朝初期,軍隊中僅有一部分人使用火器,但足以成為戰場上的神兵利器。明成祖永樂時期,隨著兵器製造工藝的提升與火藥的研發日益嫻熟,以神機營為代表的火器特殊部隊應運而生。自創立神機營開始,隨著歷代皇帝的重視,神機營獲得長足發展,成為明朝初期佔據絕對優勢的主要原因之一。

明朝初期,朱棣五徵漠北的制勝法寶,神機營靠的不只是火力

神機營 57人方陣

一、神機營的由來

“神機營”一詞的由來,可追溯到五代時期。在《新五代史》中記載:“年十七,為皇太子,判六軍,創天武神機營,開永和府,置官屬。”912年,後梁滅唐後,王建創建前蜀,立其子元膺為皇太子,創立天武神機營。雖然不像明朝神機營那般配備火器,但軍隊存在的特殊性基本一致。

關於神機營的創立時間,《明史》中沒有給出準確答案,但不難根據相關記載,進行推斷。

在《明史·兵制》記載:“已,徵交趾,得火器法,立營肄習。”這段記載描述,明朝軍隊在征討交趾的過程中,沐英運用火器應對交趾象兵,象兵受到火器的驚嚇,紛紛轉身逃跑,而沐英所用習得火器的運用法門,在明朝應對北方遊牧民族作戰的時候,也屢試不爽。由此可推斷,在對付北方遊牧民族的時候,就已經創立神機營。在《明史·安南傳》中,記載征討安南的時間為永樂五年九月,也就是說神機營的創立時間要從永樂五年九月算起。

《明史·譚廣傳》中記載:“永樂九年進,大寧都指揮僉事。董建北京。既而領神機營,從北征,充驍騎將軍。”不難看出,譚廣曾率領神機營,跟隨朱棣北征漠北。而此處朱棣北征的時間為永樂八年二月,也就是說永樂八年二月之前,已經組建神機營。

綜上可以看出,神機營的創立時間在永樂五年九月(1405年)到永樂八年二月(1410年)之間

明朝初期,朱棣五徵漠北的制勝法寶,神機營靠的不只是火力

《神機營合操陣式圖》冊頁之八

二、神機營的編制

(1)神機營的結構

中軍,坐營內臣一,武臣一。其下四司,各監內臣一,把司官一,把總官二。左右掖、哨皆如之。

神機營由五個部分組成,分別為中軍、左掖、右掖、左哨、右哨。根據《明史·譚廣傳》中描述,譚廣統領神機營期間,還擁有一支五千人規模的屬營,專門負責在戰時或者演練過程中保護總兵官。總兵官的擔任者,由擁有公、侯、伯稱號的指揮官擔任。每一個組成部分,配屬坐營內臣和武臣各一個,下轄四個司,分別有一名監倉內臣、一名把司、兩名把總。“坐營內臣”由宦官擔任,負責監督監督將領和士兵,“武臣”負責所在部分的軍務。 “監倉內臣”也由宦官擔任,監督所屬部分的軍械,“把司”和“把總”都有領兵官,負責帶兵操練火器。

明朝初期,朱棣五徵漠北的制勝法寶,神機營靠的不只是火力

(2)神機營的火器

行軍作戰,隨帶使用。有神槍、 夾把、三眼、子母諸器。出自《神器譜》。

早在朱元璋推翻元朝的過程中,就已經廣泛運用火器,比如火筒、火鏃、火槍、火銃等種類繁多的火器。雖然火器相對簡陋,但在朱元璋對抗元朝軍隊和其他義軍的時候,助力巨大。這也導致朱元璋格外重視火器的鑄造和使用。

軍器、鞍轡二局成造火器,三年一造梳口 銅銃三千個、手把銅銃三千、把銃箭頭九萬個、信炮三千個、木馬子三萬個、檀木槌子三千個、檀木送 子三千根、馬子九萬個。兵仗局造火車、火傘、大將軍、二將軍、三將軍、奪門將軍、神給、神銃、斬馬銃、 手把銅銃、鐵銃、槐口銃、一窩蜂神機箭、銃箭、襄陽炮、信炮、盞口炮、神炮、大樣、小樣神機炮、銅炮、旋風炮、炮裡炮,自治以後,軍器局、兵仗局各有續造,增改不一等。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先後設立寶源局、軍器局和兵仗局專門生產火器。明成祖朱棣,也專門在北京設立了同樣的基本,產出基本一致,主要供給給神機營。

明朝初期,朱棣五徵漠北的制勝法寶,神機營靠的不只是火力

明成祖朱棣北征圖例

三、神機營在朱棣五徵漠北中的作用

(1)第一次北征

(永樂八年六月)丁末。上追及虜於回曲津,命安遠伯柳升以神機銳當先銳發,聲震數十里,每矢洞貫二人,復中傍馬,皆立斃。虜怖懾策馬走,我師奮進,大敗之。

自古農耕民族以步兵為主,騎兵為輔,而遊牧民族則以騎兵為主。自古在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戰爭中,遊牧民族充分利用騎兵機動性和卓越的騎射能力,佔據優勢。朱棣吸取征討安南過程中火器運用的經驗,利用神機營火器的聲音震懾敵方騎兵的馬匹,"每矢洞貫二人"的火器威力,打擊敵人士氣。趁機指揮大軍趁亂,從兩翼夾擊敵軍。神機營、步兵、騎兵的配合,讓朱棣大軍如有神助,成功奠基第一次北征的勝利。

在與遊牧民族作戰中,神機營的表現十分出色。《明史》記載:“將神機火器為先鋒,大敗阿魯臺。”由此可見,朱棣對神機營的表現十分認可,否則朱棣就不會任命神機營為先鋒,畢竟神機營不過剛成立加入軍中的一個編制,如果戰鬥力不夠強大,面對以騎兵為主的阿魯臺,很容易被敵方消滅,甚至挫敗大軍士氣。

明朝初期,朱棣五徵漠北的制勝法寶,神機營靠的不只是火力

(2)第二次北征

永樂十二年,朱棣率大軍二次北征。蒙古部族韃靼,意圖引誘朱棣大軍入忽蘭忽失溫地區的包圍圈,利用地理優勢,一舉消滅朱棣主力。朱棣明知圈套,仍然選擇前往忽蘭忽失溫與韃靼決戰。並不是朱棣不知道騎兵藉助地理優勢,發動衝鋒的威力,朱棣也知道長途跋涉到忽蘭忽失溫地區,韃靼肯本不會等明軍休息過來,再發動進攻。朱棣仍然堅持,原因在於神機營在第一次北征中的表現太過出色,騎兵衝鋒的優勢,在神機營面前蕩然無存。

兩軍交戰之時,朱棣命令數名騎兵前往陣前挑戰,韃靼騎兵衝鋒上來的時候,就利用神機營的火器應對,火器的威力令韃靼騎兵望而卻步,韃靼騎兵紛紛敗退,武安侯鄭亨等人趁機追擊,鄭亨不幸中箭撤退。被火器打怕的韃靼騎兵不敢隨意攻擊明軍,即便寧陽侯陳懋、成山侯王通等人率兵佯攻,也不為所動。朱棣命令以神機營在外,騎兵次之,步兵最後的隊形,從韃靼左側發動進攻。神機營在兵種配合下,對敵方的殺傷力顯著提高。 這次戰役後,蒙古“餘眾復聚山上,數百人據海子,諸軍以火銃擊之,遁去”。從忽蘭忽失溫戰役中可以看到,如明方無神機營參戰的話,明蒙雙方交戰的結果不一定是明勝蒙敗。

明朝初期,朱棣五徵漠北的制勝法寶,神機營靠的不只是火力

(3)第三次北征

軍中牧放樵採皆不出長圍之外。時營陣,大營居中,營外分駐五軍,連左哨、右哨、左掖、右掖以總之。步軍居內,騎卒居外,神機營在騎卒之外,神機營外有長圍,各週二十里。

與前兩次北征相比,神機營的編制也趨於成熟。因為兩次對蒙古部族騎兵造成巨大打擊,神機營在外,騎兵次之,步兵最後的梯次陣型部署變的更加明確。戰場地形平坦的時候,採用多兵種集成方陣的形式推進,蒙古騎兵衝鋒的優勢將得到有效緩解。

朱棣還根據火器能夠遠距離傷人的特點,伏 擊蒙軍,當時“上登山見寇復聚,乃揮兵右繞十餘里,又急分兵渡河斷其後,寇數百騎突右,盡獲之。又左繞十餘里,伏甲深林中,寇左突,伏發神機弩銃。寇大潰,有數百騎南走。上率騎追奔三十餘里,抵其巢,斬首虜數十。生獲其黨伯兒伯克等。盡收其人121牛羊駝馬,焚其輜重兵器。”

(4)第四、五次北征

上命諸將於各營外布 陣,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令軍士暇間操習。且諭之日:陣密則固,鋒疏則達,戰聞之際,首以銃摧其鋒,繼以騎衛其堅,敵不足畏也。

在永樂二十一、二十二年的北征中,神機營仍被朱棣委以先鋒重任。面對突如其來的敵人,神機營的火器配合弓弩,削弱敵人攻勢,騎兵與步兵從兩側協同作戰。明軍強大的實力,在與蒙古部族的作戰中,佔盡優勢。

明朝初期,朱棣五徵漠北的制勝法寶,神機營靠的不只是火力

《神機營合操陣式圖》冊頁之七

四、總結

從朱棣五次北征可以看出,火器對雙方的心理也產生了巨大影響。神機營與其他兵種強有力的配合,不僅有效殺傷蒙古騎兵,對蒙古部族也產生了巨大心理壓力,對明軍來說,神機營的存在就像定心丸一樣,穩固軍心。士氣的彼漲彼浮,將是左右一場戰役勝敗的關鍵。

明朝火器的創新發展,以及神機營的創立,對蒙古部族騎兵來說,無疑佔據一定優勢。由於明朝皇帝重心偏移,明朝騎兵實力也得到一定削弱。


1.《明朝神機營研究成果論述》,王寶全

2.《明蒙戰爭中火器的使用及其作用》,趙琦

3.《由盛而衰的明朝火器技術》,馬曉榮

(圖片來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