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一頓令人顛覆認知的晚餐

今天,小編想為你們推薦一部燒腦片《彗星來的那一夜》,一部靠對白撐起的劇情,卻極度燒腦,細節扣的好強,值得反覆回味,是一部值得反覆揣摩反覆觀看思考的好電影。影片的主題是關於你和你自己,或者說和另一個可能存在的你之間的衝突和鬥爭。同是,這部片子使用了量子力學的多重宇宙詮釋的設定,將多個平行世界集中在一棟房子處發生相干。

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一頓令人顛覆認知的晚餐

其實,這部電影大致情節我都有看懂,但是很多細微的劇情腦子都跟不上,在網上查了其他的解析之後才理了個清楚。故事發生在彗星來的那一夜,若干個平行時空的交匯導致了一系列奇奇怪怪的事情。電影中的八個主人公原本在聚會,隨著一次停電之後,奇奇怪怪的事接連發生了,他們發現在他們現在所處的世界,有另一個,兩個,若干個他們。

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一頓令人顛覆認知的晚餐

但電影全部看懂需要一個極其強烈的邏輯,電影中的很多不起眼的小細節其實都能揭示很多平行空間的轉換,然而當觀眾突然意識到:“噢,原來他不是原來的那個他了啊”,然後再仔細一想,會覺得細思極恐。要不是提前看了影評,科普了薛定諤的貓,平行世界,估計會被這個電影看懵吧。

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一頓令人顛覆認知的晚餐

而且我還看出了恐怖效果。這種電影,真正讓人感到毛骨悚然。特別是電影看到最後,你會意識到一開始的部分夥伴就已經不是這個世界的,更是細思極恐。這電影導演從開頭就下了很多心思,大家真的很用心看的話,會十分驚喜,細節處理非常厲害,小到一個裂痕,感受到電影每一次看都會有新發現的幸福感滿滿。

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一頓令人顛覆認知的晚餐

例如,影片開頭十分鐘左右的叨叨真的讓人很沒有耐心,但自從停電那一刻開始,可以說就是全程高能劇情了。女主悄悄退出房間,迷茫又絕望時響起的bgm-Galaxies和shape of my heart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電影中可能的確有好多錯過的小細節,不過我不是考究派,也沒管那麼多,看解析時說到窗外的綠色熒光棒還是瘮了一會兒。

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一頓令人顛覆認知的晚餐

其實,在電影中,一開始就有平行時空,還是彗星經過創造的平行世界(個人傾向於後者),因為根據電影中採用的理論:薛定諤的貓在打開後分成了多世界理論,在相關因素褪去後會“退相關”,也就是彗星來之前沒有平行世界,彗星走之後留下了平行世界當然走了後的平行世界不再相干。但這樣也很奇怪,形成的各個平行空間有不同的人生,不可能在那一瞬間就形成好,說明之前就存在的,那這麼說回來其實一開始就有.....不,說明一開始是“膠著”狀態,也就是貓是處於半死不活狀態。

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一頓令人顛覆認知的晚餐

而且,每一刻的你都是膠著狀態,你可以走向更好,也可以保持平庸,更甚走向更差,只是彗星來的那一刻把你的狀態散開來了......也不對,貓的死和活是一個時間點的問題,但人的現在處於什麼樣子是一個時間段的問題,這麼說回來還是回到了平行時空一開始就是有的,只不過彗星來了導致交匯了,彗星走了就又分開了。當然,只不過這個想法和電影裡給我們的理論不太一樣。

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一頓令人顛覆認知的晚餐

除此之外,這部作品在我來看有很多值得推薦的地方,從表現方式到劇情的構思都表現出這是一部‘’有想法”的電影作品這部成本只有5萬美刀的科幻片,利用拍家庭錄像的方式拍了一個看似格局很小,但是在內核上卻非常硬的內容。這一點也讓人不得不佩服這部電影的導演兼編劇兼演員詹姆斯·沃德·布柯特,電影中充斥著各種細節,又利用好平行世界的理論大膽創作,可以說把平時世界的設定發揮到淋漓盡致,也讓燒腦電影愛好者大呼過癮。

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一頓令人顛覆認知的晚餐

但《彗星來的那一夜》絕不單單是一個科幻燒腦片,他裡面還包含著生活的夢想、複雜和殘酷,也告訴我們沒有任何一種生活(平行世界)是完全美好的。剛開始看這部電影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故事線比較亂,但是隻要抓住艾米麗了這個人物就可以了,只有她是沒有變得。

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一頓令人顛覆認知的晚餐

有時候人遇到似曾相識的場景、事件,某些事你記得發生過了別人都不記得,有時候丟三落四,東西憑空消失又突然出現……也許就是萬千平行世界偶然發生的聯繫。換言之,在這個世界遭受了不幸的人,在另無數個世界,都還活著。因為我們總是難免陷入與自我意識發生衝突的局面中,總是難免陷入對自己生活多種可能的幻想中。

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一頓令人顛覆認知的晚餐

我覺得,看完《彗星來的那一夜》真的細思恐極,平行世界愛好者不要錯過。我聽說這部電影很久,這是第一次看,也是第一次瞭解“薛定諤的貓“,“相干效應“這些概念。從而更加相信了平行世界的存在。每天每時每刻不同的選擇,都在創造新的平行世界和新的“我……”。

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一頓令人顛覆認知的晚餐

所以,我到底是不是“我”,我所處的環境是不是我原本所在的“空間”,還是不知不覺已經被換掉了?如果輕而易舉地接受了多世界的設定,導致看完了之後有些懵:所以這個電影就是為了解釋這個理論嗎?可能是閱讀理解做多了,什麼事都想昇華一個主旨,尋找一個意義。

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一頓令人顛覆認知的晚餐

整體上來講,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會顛覆你所有的世界觀,電影僅由八名演員、一棟別墅以及導演的腦洞組成。在導演的採訪稿中有一句話最為驚喜:你所認為的所有不合理都是我和工作人員一年以來的刻意為之。該片引進了量子力學以及薛定諤之貓的理論等。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最開始的十幾分鍾可以說是無聊至極,你會認為在停電之後才是正片的開始。

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一頓令人顛覆認知的晚餐

可是當你第二次看時,會發現其實在最開始的時候就是至少三個空間拼接。而各個空間的銜接越到影片後部越鬆散,因為你不知道在那個世界究竟有多少個空間。而在影片結尾,女主角選擇殺死那個在溫暖和諧空間的自己,自己作為替身在那個空間繼續活下去。影片雖然有著懸疑的外套,可最後要討論的還是人性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