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糖尿病其實可以不用吃藥,醫生給出2條實用建議,比藥管事

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成人樣本中,根據國際最新臨床診斷標準進行診斷的糖尿病估測患病率為11.6%。

社會發展太快,胚胎和童年營養不良、後期營養過剩、運動不足相結合,造成糖尿病加速蔓延。專家稱Ⅱ型糖尿病本質上是人體內能量過剩,"管住嘴、邁開腿",運動干預可以顯著降低糖尿病發病,延緩糖尿病發展,減少併發症。

改善糖尿病其實可以不用吃藥,醫生給出2條實用建議,比藥管事

血糖的標準值:

空腹糖正常

1、一般空腹全血血糖為3.9~6.1毫摩爾/升(70~110毫克/分升),血漿血糖為3.9~6.9毫摩爾/升(70~125毫克/分升)。

2,空腹全血血糖≥6.7毫米摩爾/升(120毫克/分鐘升),血漿血糖≥7.8毫米/升(140毫克/分鐘升),兩次重複測量被診斷為糖尿病。

3、當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爾/升(100毫克/分升)以上,血漿血糖在6.4毫摩爾/升(115毫克/分升)以上,應做糖耐量試驗。

4,空腹全血糖超過11.1毫米摩爾/升(200毫克/分鐘升)時,胰島素分泌很少或根本沒有進行。因此,空腹血糖大幅上升的時候,無需另行檢查就可以診斷為糖尿病。

飯後血糖正常

改善糖尿病其實可以不用吃藥,醫生給出2條實用建議,比藥管事

1、餐後1小時:血糖6.7-9.4毫摩/升。最多也不超過11.1mmol/L(200mg/dl)。

2,飯後2小時:血糖≤7.8毫米/升。

3、餐後3小時:第三小時後恢復正常,各次尿糖均為陰性。

孕婦血糖正常

1、孕婦空腹不超過5.1mmol/L。

2,孕婦飯後1小時:飯後1小時血糖測量通常用於孕婦糖尿病檢查,權威數字表示孕婦飯後不應超過1小時10.0mmol/L,以表示血糖水平正常。

3、孕婦餐後2小時:餐後正常血糖值一般規定不得超過11.1mmol/L,而孕婦餐後2小時正常血糖值規定不得超過8.5mmol/L。

一旦血糖不正常,會對身體帶來哪些危害?

危害一、導致機體脫水及高滲狀態

高血糖致使大量葡萄糖隨尿排洩,引起滲透性利尿,導致機體脫水,脫水使得細胞外液滲透壓增高,水分由細胞內向細胞外轉移引起細胞內失水,腦細胞失水可引起腦功能紊亂直至昏迷,臨床上稱之為"高滲性昏迷"。

危害二、損傷視網膜

視網膜是視力形成的重要部位,而這裡也是高血糖的攻擊目標,過高的血糖會導致視網膜發生變性,從而影響影像在上面的成像,情況嚴重的甚至還會導致失明。

改善糖尿病其實可以不用吃藥,醫生給出2條實用建議,比藥管事

危害三、導致神經系統疾病

神經不但是接收傳,輸信號的部位,也是營養細胞的重要通道,而高血糖時,會使神經細胞內的糖醇出現堆集,循環系統障礙使神經細胞得不到充足的血氧供應直接造成神經細胞的營養不良和障礙性改變。從而引發末梢神經炎、植物神經紊亂等神經系統疾病。

危害四、導致胰島功能衰竭

長期高血糖對胰島細胞具有"毒性作用",導致胰島功能衰竭,胰島素分泌更少,病情進行性惡化。

危害五、引起消瘦,乏力,抵抗力降低

高血糖狀態下,細胞和器官的活力下降,葡萄糖不能很好地被機體吸收利用而是從尿中大量丟失,機體通過分解脂肪、蛋白質來提供能量,結果導致全身消瘦、乏力,機體免疫力下降。

改善糖尿病其實可以不用吃藥,醫生給出2條實用建議,比藥管事

建議一:增加微量元素的補充,每天在膳食中添加合適比例的紅鉻酵母,它能起到增強胰島素的作用,進而刺激組織對機體對葡萄糖的攝取,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從而起到輔助降血糖的效果。

改善糖尿病其實可以不用吃藥,醫生給出2條實用建議,比藥管事

建議二:規律運動,運動也是"怎樣保持血糖穩定"的關鍵措施,但多數人不以為然,認為只要是得了病就應該休息,但不知道通過適當的運動可以控制血糖。因為有規律的運動,不僅能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還可使肌肉組織和其他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強,減輕糖尿病患者體內組織對胰島素的對抗,增加對糖的利用,改善代謝,使血糖下降。所以糖尿病患者可適當的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來進行鍛鍊,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等,最安全的是散步,每日早晚若能堅持30—40分鐘的散步,持之以恆,將會對穩定血糖大有裨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