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悲觀”之中,未嘗不可?你也需要這種好的勇氣

木心先生說:“說到底,悲觀也是一種遠見,鼠目寸光的人,不可能悲觀。”雖然悲觀是一種不值得提倡的情緒,但也是一種無可避免的情緒。它來襲的時候,仿若千軍萬馬在心口上踐踏,未來變得遙遙無期,夢想碎成了一地。北漂的人是最喜歡悲觀的,他們長期生活在巨大的壓力中,每天睜開眼睛第一件事就是擔心,擔心失去工作沒有工資怎麼辦,擔心沒有工資付不起房租怎麼辦。如果付不起房租,自己將要再次面臨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那又該怎麼辦?這些情緒不是沒有出處,在偌大的北京城,大家都光鮮亮麗的,嘴裡說的話毫不客氣,身板挺得直直,回去就數著錢包過日子。

活在“悲觀”之中,未嘗不可?你也需要這種好的勇氣

沒有背景和人脈,在北京只能夾縫求生,隨時都想著打包回老家,一聽到家裡人在炫耀自己在北京工作,突然就沒了攤牌的勇氣。父母都在老家生活,面子還是要的。在《北京女子圖鑑》中,戚薇飾演的陳可依大學畢業就想留北京發展,直到最後悲觀地發現自己如同蜉蝣撼樹,三本學歷,普通樣貌,在人才濟濟的北京根本就沒出路。如果沒有這次的悲觀,她也不可能意識到自己的絕望,也更不會從絕望中走出來,清醒地面對未來的人生。悲觀本身不可怕,這是人類對未知事物本能的恐懼,盲目樂觀才可怕,它就像是身陷泥潭而毫不自知,甚至還能在泥潭上面蹦躂幾下,表示自己心寬體胖。

活在“悲觀”之中,未嘗不可?你也需要這種好的勇氣

我的一個朋友,天生的樂天派,沒有危機意識,現在已經23歲了,人生重要的分水嶺,還在等著父母安排體制下的生活。她每天最大的苦惱就是在家裡胖了一圈怎麼減肥,順便投訴一下隔壁鄰居的狗狗太吵了。她不會分析關於自己的現狀,並且在我問起,未來打算怎麼辦的時候,很明顯地愣了兩秒,然後吞吞吐吐地回答我;“不知道呀”。我不是她的父母,沒必要牽著她一步一步地走,即使我覺得這種做法依舊可憐的時候。她就像是被家裡寵得高枕無憂的小公主,不問世事,也不願意過問。

活在“悲觀”之中,未嘗不可?你也需要這種好的勇氣

可現實是,她的家庭背景一般,人長得更一般,父母天天在擔心她能不能嫁得出去,把女兒身上的悲觀全都扛了過來,頭髮變得斑白。悲觀在一定程度上等於危機意識,證明你開始意識到了危險的來臨,並且不得不已最佳的狀態進行反擊,這個階段的你就像一個準備好赴死的戰士,每一秒都不願意浪費。這難道不是成年人最好的狀態嗎?電影《孟買酒店》裡有這麼一句臺詞:“若你感到恐懼,那就縱身一躍,若非墜入深淵,便是翱翔天際”。這是對的,恐懼與悲觀是困難的敵人,也是你的敵人。與敵人鬥智鬥勇,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不是嗎?

活在“悲觀”之中,未嘗不可?你也需要這種好的勇氣

在對待悲觀的態度上,我自認為處理妥當。我會正視它的存在,跟病人正視病情一樣,認真地對比臨床表現,尋求治癒的良藥。我有一段時間差點沒把自己弄自閉,工作黃了,男朋友搖搖手跟了別人走,父親公司出了大問題,生活中的洪水突然發展成了海嘯,問也不問地就跑過來招呼我,然後讓我迷茫。我太迷茫了 ,每天都強迫自己振作起來,把事情想得好一點。可事實是,事情越來越糟,自我逃避的樂觀毫無作用,我盲目過頭了。後來,我聽從了朋友的建議,不再幻想讓一切自覺變好的美夢,而是利用實際行動,去克服我的悲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