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為何找“最愛投降”的意大利做盟友?

xuweinan2233


當然是國家利益的驅動啊。


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中的主力,有意思的是兩次大戰它都選擇了跟意大利結盟,但意大利卻是一個豬隊友。一戰時,意大利遲遲不參戰,戰爭打了一年,突然倒向了英法一邊。二戰時,意大利更是成了德國的累贅,當時有個流行的笑話。“如果意大利保持中立,可以為德國拖住10個法國師。如果意大利加入英法一邊,那麼德國只需要5個師就可以擊敗它。但是意大利如果加入德國一邊作戰,德國需要20個師去幫助它。”在國際政治中,外交關係取決於國家利益。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表現得尤其明顯。無論是德國,還是意大利,他們結盟都是出於現實利益的需要。

一、兩國的訴求

德國和意大利都是差不多時間統一的。1871年,普法戰爭中,普魯士擊敗法國,統一了德國。與此同時,意大利軍隊乘法國軍隊撤回參加普法戰爭的機會,開進羅馬,剝奪了教皇的世俗權力,意大利完成了統一。

雖然說兩國統一的內在驅動力都是由於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但是意大利比德國差太遠了。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期,德國已經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業強國。而意大利依然很落後,其工業僅僅佔到世界份額的2.7%。這個階段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內在訴求都差不多,都在對外擴張,奪取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

20世紀初期,德國開始大力發展海軍,積極在全世界奪取殖民地,這跟英國產生了極大的矛盾。由於普法戰爭,德國依然擔心法國會報復,在歐洲大陸上,法國依然是德國最需要防範的敵人。因此,一戰前的德國戰略訴求是,在海洋上跟英國競爭,謀求殖民地,在陸地上防範法國。希特勒上臺後,這個思路就變了。納粹認為德國的生存空間在東方,也就是當時的蘇聯和波蘭,德國的頭號敵人就是蘇聯,但是在對付蘇聯之前,德國必須先打敗西邊的法國。

意大利的野心是建立一個大羅馬帝國,將地中海變成內湖。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北非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被法國佔領,埃及被英國佔領。意大利旁邊的亞得里亞海對面,巴爾幹半島上,則有奧匈帝國和俄國在競爭。意大利實力太弱,誰都打不過,那怎麼辦呢?只能傍個大腿,背靠大樹好乘涼嘛。

從兩國訴求來看,德國和意大利在法國問題上有利益共同點,因為這一點,兩國才有了結盟的基礎。不過一戰和二戰情況差別太大,我們還需要分別來講。

二、從結盟到疏離

德國統一之後,俾斯麥出於防止其他大國干涉的考量,沒有過分削弱法國。但他知道法國肯定不甘心,所以在歐洲大陸,德國重點防禦對象是法國。為了避免德國未來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俾斯麥希望跟俄國結盟。當時德國和俄國擴張方向不一樣,兩國沒有太大沖突。不過俾斯麥玩的是又打又拉的方法,他先跟奧匈帝國結盟,讓奧匈帝國拖住俄國,然後再找機會把俄國拖進聯盟。

俄國的擴張方向是巴爾幹,它打著保護斯拉夫人的旗號進攻奧斯曼,在1878年第十次俄土戰爭中,奧斯曼慘敗,俄軍兵臨伊斯坦布爾城下。眼看著奧斯曼快被俄國吞併了,英國和奧匈帝國坐不住了,立即出來制止。奧匈帝國跟俄國在巴爾幹有很嚴重的利益衝突,而英國則擔心俄國勢力伸進地中海,威脅埃及。這時候俾斯麥出來調停,其實這事兒本來跟德國沒啥關係,但俾斯麥的算盤是先打壓俄國,然後再把俄國拉進德奧同盟。俾斯麥的出發點就是德奧俄三國都是君主制,而且三個君主還有或多或少的親戚關係,俾斯麥幻想再創造一個三皇同盟。但是在奧斯曼問題上,俾斯麥失算了。他表面中立,但暗地裡偏向奧斯曼。俄國付出了傷亡10多萬的代價,最後獲得的不過是收回了克里米亞戰爭失去的權利,因此俄國對德國懷恨在心。

此時的法國感到自己太不安全了,見俄國被打壓,而且俄國的勢力確實遭到遏制,於是兩國走到了一起,簽訂了法俄協約,於是歐洲大陸上形成了法俄VS德奧的局面。俾斯麥估計心中非常懊悔,把俄國推向了法國,放眼歐洲大陸,好像只剩下一個意大利還有點分量,其他都是忽略不計的小國。俾斯麥非常清楚意大利的那點小心思,於是就開始拉攏意大利。

意大利這會兒正孤單著呢,統一沒多久,非常想對外擴張,但是地中海四周都是強鄰,誰都動不得。地中海東岸有英國,西岸有法國,而巴爾幹方向有奧匈帝國,奧匈還跟德國結盟,意大利可惹不起啊。雖然意大利實力不行,但是想得美呀。此時北非的突尼斯、利比亞等地還屬於奧斯曼帝國的,而奧斯曼帝國早就奄奄一息了。意大利一直想拿下突尼斯和利比亞。不過意大利有著商人的精明,他們清楚自己的那點實力,再也沒有十足的把握時,是不會動手的。至於結盟,意大利人也不輕易跟人結盟。畢竟一旦跟一方結盟,必然就會得罪另外一方。但沒想到1881年,法國佔領了突尼斯。這下意大利火了,於是一怒之下,加入了德奧同盟。

加入德奧同盟,對意大利來說,獲得了很多好處。首先是提高了自己的國際地位,從此意大利開始被當做一個大國,法國也不敢輕易惹意大利了。其次,經濟上,德國給了很多投資。不過意大利和奧匈帝國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兩國在亞得里亞海有領土爭端,而且奧匈帝國是意大利往巴爾幹擴張的最大敵人。但現在既然是盟友,巴爾幹問題就先放一放吧。意大利把目光瞄向了非洲的埃塞俄比亞。結果很意外,意大利沒能打過埃塞俄比亞,損失巨大,還被迫賠款,反正是丟人丟大發了。埃塞俄比亞也因此成為十九世紀末列強瓜分非洲狂潮下唯一保持獨立的國家。

意大利這次失敗,最恨的是德奧,因為他們根本就不幫忙。而埃塞俄比亞則得到了法國支持,法國當時對意大利產品加徵關稅,意大利損失慘重。意大利心裡委屈,覺得盟友太不靠譜了。那麼意大利只能靠自己了,它選擇了跟法國緩和關係,比如承認法國佔有突尼斯等等,換來法國終止關稅戰。從此,意大利就跟德奧疏遠了。

20世紀初,意大利進一步跟德奧疏遠。奧匈帝國加緊在巴爾幹方向擴張,嚴重損害了意大利的利益。於是意大利跟俄國商定,一起制約奧匈在巴爾幹擴張。此時英國跟德國矛盾成為最大的矛盾,德國加緊建設海軍,跟英國搶奪海外殖民地,在南非布爾戰爭中,德國還直接支持布爾人,迫使英國放棄了傳統的不結盟政策,轉而跟法國和俄國結盟。對意大利來說,英國在地中海幾乎是統治地位,那可不是意大利能惹得起的。

最終意大利跟德奧的同盟名存實亡,一戰爆發後,意大利開始保持中立,後來英法承諾了一堆好處,簽訂了《倫敦密約》,意大利加入協約國,對德奧作戰,後來成為一戰戰勝國。

三、從對抗到結盟

德國和意大利在二戰時結成了軸心同盟,兩國都是法西斯國家,但最開始並沒有因為這一點成為盟友。從希特勒上臺開始,兩國經歷了從對抗到結盟的過程。

一戰結束後,奧匈帝國解體,分裂成諸多小國。德國也遭到嚴重削弱,而奧斯曼帝國也不復存在。歐洲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英法成了世界的主宰。不過意大利很憤怒啊,在凡爾賽會議上,意大利壓根沒有被正眼瞧,雖然它是戰勝國。應該說,凡爾賽和約造成了諸多不滿,為二戰埋下了伏筆。德國是覺得屈辱,意大利則是覺得自己被耍了,《倫敦條約》答應給自己的東西沒給到位,而日本則是覺得自己被限制了,後來的華盛頓會議上對日本的海軍力量進行了限制,日本非常不爽。這也是後來三國能走到一起的情感因素。

希特勒上臺後,納粹德國的目標一是擺脫凡爾賽條約的限制,二是向東歐擴張。希特勒認為,德國要擺脫孤立狀態,必須在外交上找到同盟,只能跟英國和意大利結盟,法國和蘇聯都是他的敵人。後來證明,跟英國結盟,只是希特勒的一廂情願。那希特勒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意大利。不過對於墨索里尼來說,他一開始並不覺得應該跟德國結盟,反而從內心牴觸德國。

意大利在凡爾賽會議上要求獲得亞得里亞海沿岸的領土和一些港口,還要求得到德國在非洲的殖民地。英法沒有滿足意大利的要求,因此意大利覺得自己被騙了,內心非常不滿。但是凡爾賽體系下,法國成為了歐洲大陸的霸主,法國盡力維持著凡爾賽體系,拉攏了一堆小國。意大利無可奈何,雖然滿腹牢騷,但是也沒處撒。意大利的大羅馬帝國的野心一直在,尤其是墨索里尼上臺之後,他一直在幻想恢復羅馬帝國的輝煌,也就想修改凡爾賽和約。

為了制衡法國,達到擴張目標,意大利倒是很樂意看到德國恢復力量,但並不希望德國重新武裝。當希特勒提出要重新武裝德國的時候,英法極度不滿,墨索里尼就開始充當調解人。結果1935年,希特勒壓根沒理會調停,德國開始被重新武裝。墨索里尼非常生氣,他的努力被希特勒破壞了。而且德國企圖吞併奧地利的行為,也讓意大利感到非常不滿。奧匈帝國的解體,對意大利有很大的好處,一系列小國成了意大利和德國之間的緩衝國。德國企圖吞併奧地利,威脅到了意大利。總之,墨索里尼非常不高興,他對部下說:“如果德國願意為了歐洲和平而合作,那很好,如果它不願意合作,那就搞垮他。”

1935年10月,意大利再次入侵埃塞俄比亞。這一次德國和意大利關係開始緩和。德國向意大利提供了大量戰略物資和食品。而英法採取綏靖政策,沒有制止意大利吞併埃塞俄比亞,但是原本三國結成的反德陣營已經不復存在。綏靖政策產生了一個惡果,墨索里尼看清了英法虛弱的本質,他開始覺得應該跟德國結盟。隨後,德軍開進萊茵非軍事區,更是緩解了意大利所面臨的緊張局面。不過德軍進駐萊茵地區,最有利的當然是德國。由於英法沒有采取任何行動制止德國,法國的戰略優勢遭到打擊,而意大利突然發覺自己的處境很尷尬,它在國際舞臺什麼都做不了,看來只能跟德國結盟才能有所作為了。

在中歐方向,意大利最關心的奧地利已經在事實上被德國控制,墨索里尼無奈的承認了現實。阻礙兩國關係的最大障礙奧地利問題基本上不復存在了。後來德國吞併奧地利之後,意大利雖然非常不爽,但是也無可奈何。而希特勒則答應給他補償,承諾無論意大利需要什麼幫助,德國都會盡力提供。另外在西班牙內戰問題上,德國和意大利找到了廣泛的利益共同點,兩國聯合出兵干涉。意大利不希望西班牙倒向法國,它對西班牙內戰的干涉阻礙了它跟英法緩和關係的可能性,也惡化了跟蘇聯的關係。此時此刻,意大利只有一個選項,那就是跟納粹德國結盟了。

總而言之,德國和意大利的關係變化,只是兩國為了各自利益的反應。國際局勢風雲變幻,兩國從一戰時的結盟到對抗,二戰時的對抗到結盟,無一不體現了這種利益取捨。


我是迷蝶夢,以上為個人淺見,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喲。


迷蝶夢文史社


因為意大利雖弱,但是他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就算是不結盟,也一定不要丟掉這個地區,意大利是歐洲國家控制地中海,乃至延伸力量到北非和中東地區的關鍵,意大利就像是楔子一樣釘在地中海,德國選擇和意大利結盟,也是看重了意大利關鍵的位置,何況,二戰時期的意大利和德國又是意識形態上一致的友邦。

墨索里尼也不想這麼坑,國力有限啊。


在二戰中有個經典的話,叫做德國為了防守意大利不被盟軍佔領,投入了35個師,最終還是丟了意大利,但是德國反擊的時候,只需要5個師竟然就打到了羅馬城。雖然調侃,但是也反映出意大利軍隊戰鬥力之菜,可是德國不能丟了意大利,因為德國在北非地區的行動,必須通過意大利進行支援,隆美爾的沙漠戰場,沒有意大利是保不住的。

三國同盟一碰就破,德奧土三國直接失去了地中海制海權。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德國被英法、沙俄兩面夾擊,只能團結中東歐地區的國家,比如意大利、奧匈帝國和土耳其,組成一個夾在中間,但是互相可以背靠背支援的同盟,當然,意大利在開戰後不久就變成了協約國,這是德國始料未及的,意大利投降速度之快令人驚訝,也讓英法措手不及,到後來也不承認意大利算是一個戰勝國,可是意大利自認為是一戰戰勝國,這就很尷尬了。

二戰中,意大利也算是堅持不少時間,已經算是盡力了。


當然,意大利除了位置重要外,德國喜歡和他結盟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除了意大利,德國在歐洲大陸也很難找出一個強國作為盟友了,歐洲強弱分明,英法德俄這些長期都是一線強國,二線強國還有意大利土耳其羅馬尼亞瑞典等國,這些國家雖然沒有英法德俄那麼強大,但是也是大戰中雙方都極力爭取的對象,而且他們大都地處關鍵位置,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所以,德國喜歡爭取意大利,奈何意大利也總是坑德國......


海事先鋒


兩次世界大戰讓我們知道了意大利是名副其實的“豬隊友”。我們都知道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德國的對手不是神,但是他的隊友卻是豬。這個問題從兩方面來回答:一戰前意德結盟是有共同敵人;二戰前結盟是因為希特勒跟墨索里尼信仰相同,再說意大利也是有點作用的。具體的咱們往下分析。



一戰前期:

兩個國家都有共同的仇敵就是法國。先說德國,當年普魯士統一德國的時候,曾經在1870年跟法國爆發過戰爭,也就是普法戰爭。此戰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兩國曾經簽訂了停戰協約。法國割地賠款,賠償款更是達到了50億法郎。由此法國痛恨德國,兩國關係一直也是交惡。



意大利實力一般卻想著當個地區霸主,一直想稱霸亞得里亞海,並且把勢力延伸到巴爾幹半島。而法國呢又是這兩地的大債主。意法兩國在突尼斯矛盾不斷,意大利自覺實力不足,不足以對抗法國。恰好德國又想壓制法國到處找盟友,所以意大利一合計乾脆跟德國抱團推塔。隨後倆國簽訂同盟條約。



二戰時期:

意大利頭子墨索里尼是法西斯主義的始祖。法西斯主義就是強權、暴力、恐怖統治、對外侵略掠奪的資本主義國家獨裁形式。墨索里尼統治時期就是法西斯專制獨裁統治,希特勒對墨索里尼大加讚賞,非常賞識他,希特勒曾經稱墨索里尼是“阿爾卑斯山南面的偉人”,希特勒統治德國時期也是法西斯專制獨裁統治。倆人都信奉法西斯主義,意氣相投,沆瀣一氣。在墨索里尼被囚禁之後,希特勒出兵解救墨索里尼,並支持他成立新政府,希特勒想要獨裁統治,在外面就得有個共同的盟友。


德國吞併奧地利的時候,意大利墨索里尼是大為支持的。這就類似抱團推塔,ADC總得有個輔助來配合,德國是ADC,意大利是輔助。就二戰前的國際形式,德國需要意大利的政治支持。



綜合上述幾點一戰二戰時期德國跟意大利結盟。


抽菸的苦咖啡


題目本身有錯誤,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於1882年結盟,但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不久之後,意大利就跳船跑到英法陣營,調轉槍口指向德國、奧匈帝國。

所以,在一戰中,意大利不僅不是德國盟友,最後還是戰勝國之一。

一、玻璃製成的“三國同盟”

1871年,普魯士擊敗法國,並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國後。德國當權者竭力維持自己的歐陸霸權地位,戰略上處心積慮壓制法國,防止其重新壯大後復仇。

於是,德國竭力拉攏奧匈帝國和俄國,締結所謂的“三皇同盟”。

然而,1877年以後,俄國開始涉足巴爾幹半島,與奧匈帝國之間的矛盾越發尖銳,“三皇同盟”等同於瓦解。

不久之後,德國與奧匈秘密締結《德奧同盟條約》,旨在對付走的越來越近的法國、沙皇俄國。

1881年,由於法國入侵突尼斯,早已覬覦的意大利有心與之爭奪,又感到實力不夠,於是主動接受一項關係很好的德國邀請,加入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同盟,並於1882年簽訂三國同盟條約。

不過,這個同盟條約無論是裡子還是面子,都算不上有多牢固。

從裡子來看,意大利國內民族主義者最大的敵人就是奧匈帝國。

要知道,意大利僅僅是在1861年才在撒丁王國的主導下重新獲得統一(比普魯士早了10年統一德國而已)。

在統一過程中,奧匈帝國是意大利最大的外部敵人。

此外,即便在統一之後,奧匈帝國仍然佔領著地理上屬於意大利(居住著大量意大利人)的特倫托地區、格里齊亞地區(重鎮的裡雅斯特)以及巴爾幹半島西部的亞得里亞海岸。

從面子上看,《三國同盟》是一個純防禦性質的同盟。

條約規定:如果同盟中一國主動對第四國發動進攻,那麼,另外兩國沒有義務介入。

此外,如果同盟中一國,同時遭到了兩個或以上敵對國攻擊時,另兩國才有義務介入。(請注意,是兩國及以上)

不僅如此,條約簽訂日期是1882年,按照約定,有效期至1914年7月8日。

意大利和奧匈帝國之間)如果任意一方對巴爾幹地區進行永久或臨時性佔領,另一方應得到(根據所佔領地區價值相應的)補償。”

二、一根筋的日耳曼人和滑頭英國人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街頭遇刺。

這被看做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早已按捺不住的歐洲列強借助此次事件,紛紛展開戰爭動員。

當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時,意大利表示,根據條約規定,沒有任何義務介入巴爾幹半島事務。

意大利人同時聲明,根據補充條約第七條規定,奧匈帝國應該在別的地方給予意大利補償。

與此同時,8月1日,德國主動對俄國宣戰,所以,根據最初條約規定,意大利沒有義務介入戰爭。

不過,條約都是死的,意大利人最關心的無非就是自身的利益,儘管宣佈絕對中立,但在即將到來的大戰中,置身事外無疑不可能,唯一要做的就是看加入哪方陣營。

此時,為了拉攏意大利,交戰雙方陣營都承諾大量好處:

德國、奧匈帝國方面承諾:戰後將特倫託和東佛留利地區割讓給意大利,此外還有法國的保護國突尼斯,不過,小氣吧啦的奧匈帝國,思考再三還是捨不得交出格里齊亞地區和的里亞斯特市。

相比於一根筋的日耳曼人,英法兩國大開空頭支票:

原本屬於奧匈帝國領土的博爾扎諾地區,特倫託和格里齊亞地區,包括的裡雅斯特在內的奧屬利特羅地區,不包括裡耶卡的伊斯特里亞地區,部分特拉尼斯卡和達爾馬提亞地區,瓦隆納港的控制權,此外還有土耳其的安塔利亞。

甚至還有部分德屬非洲殖民地!

而需要意大利做的很簡單:加入協約國並保證不會再單獨向同盟國求和。

如此豐厚的獎賞,當然讓意大利喜出望外,很快,決定洗洗乾淨投懷入抱英法陣營。

接下來的事就是我們都能看到的:

1915年4月26日,意大利正式加入協約國陣營,5月3日,意大利退出同盟國陣營。

1915年5月2日,意大利對奧匈帝國宣戰。

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意大利是戰爭敵對關係。

三、二戰當中希特勒德國為何對意大利不離不棄

在歐洲列強中,意大利人戰鬥力屬於戰五渣級別。

意大利打不過即將投降的法國,去侵略希臘,結果被攆回家,不僅導致德國被迫出兵本來無意進攻的希臘,還耽誤了德國進攻蘇聯的計劃。

在北非被英國人打的丟盔棄甲靠隆美爾來找回場子,結果美英剛在西西里登陸,就趕緊宣佈投降。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爛泥扶不上牆”的意大利卻成為了德國的“鋼鐵同盟”,柏林——羅馬軍事軸心始終不離不棄,直到歐陸戰爭結束。

那麼,希特勒德國為啥堅持結盟意大利?

第一個原因是意識形態方面。

墨索里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法西斯政權,當時的希特勒還只是一名失意潦倒的前德國陸軍下士。所以,墨索里尼成了希特勒最崇拜的人,後來的啤酒館政變也是模仿墨索里尼的“向羅馬進軍”。

第二個原因就是國防戰略方面。

鐵血首相俾斯麥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只要阿爾卑斯山另一頭出現一個敲著鼓的意大利士兵,法德邊境的法國士兵就會少很多。”

意大利擁有歐洲首屈一指的艦隊,可以彌補德國海軍方面的短板控制地中海、遏制巴爾幹,同時也可以防止盟軍以地中海為跳板對所謂“柔軟的歐洲下腹部”發起威脅,包括對希特勒來說至關重要的羅馬尼亞油田。

相反,如果德國騰出手來,可以聯合意大利對北非發起進攻,從經濟命脈上扼住大英帝國的脖子。

第三個原因就是不得不結盟。

當然,實際歷史中,意大利的戰鬥能力和戰鬥意志實在是讓人無語,但是越到後來,德國已經無法失去意大利,尤其是在東西兩線作戰的情況下,更是需要意大利作為一個盟友繼續存在,抵擋盟軍從亞平寧半島發起的進攻。

所以即便墨索里尼被政變軟禁,希特勒依然要去解救他,並繼續扶持他作為一個傀儡政權而存在。

謝謝閱讀。


小奔說史


兩次世界大戰,德國別無選擇,只能選擇意大利,因為對德國來說這是單選題,跟豬隊友的話題沒有關係。其實,選擇怎樣的盟友,是由德國的地緣政治決定的,並不是德國想與這些坑貨國家結盟,而是沒得選擇。

德國屬於歐洲的後起之秀,德國的快速崛起改變了歐洲的勢力均衡,就如同拿破崙時期的法蘭西共和國一樣。如果歐洲出現了某國獨霸的局面,將不利於歐洲局勢的穩定,更直接威脅到了其他歐洲國家的利益與安全。與意大利結盟原因如下:

首先,歐洲能算上強國的沒幾個,英、法、俄等老牌強國,從自身利益出發,都不願意德國強大到挑戰自己的霸權與海外利益,當然是不願與其結盟的。因此,德國只能選擇稍弱一些二流強國,比如意大利、奧匈帝國等結盟,此時的德國能找到盟友已經算不出了,如果再強大些,估計連意大利都丟了。

其次,英、法、俄都屬於老牌的資本主義傳統強國,相比較而言,意大利和德國都是屬於是後來居上的強國。因此,德國和意大利的國家價值觀基本一樣。而意大利和德國的產業也基本是相融合的,德國的資源和市場都是意大利發展所需要,所以德國選擇意大利,而意大利也很樂意效勞。

最後,眾所周知,在歐洲歷史上法國曾多次征服意大利,一直對意大利領土虎視眈眈,在拿破崙時代,曾經意大利就被法國所佔領,所以意大利一直對法國有戒備之心;而法國同時也是德國的死敵,雙方擁有共同的敵人。因此,德國結盟意大利共同對付法國,意大利是非常願意的。

以上就是德國為何愛找意大利結盟的原因,下面再瞭解一下意大利的驕人戰績:

  • 1943年,盟軍在意大利登陸,有一個戰場盟軍激戰一早晨,無一傷亡,惟一的損失是自己的飛機把空降兵投到了大海里。

  • 薩拉落登陸戰中,盟軍在灘頭沒有遇到抵抗,隨軍記者報道,盟軍在灘頭遭遇的最強的抵抗是來自動物園的一隻美洲豹,咬傷了兩名美軍士兵。
  • 美軍轟炸撒丁群島,上面駐紮了1萬多意大利人,但是最後盟軍總共才炸死40多名意大利人,意大利就接受了美軍飛行員的勸降。
  • 北非戰爭前期,意大利的一個碉堡在英軍進攻時,只打了幾梭子子彈後就舉白旗,意軍官說:“我們打完了最後一發子彈。”可碉堡裡堆滿了軍火。
  • 在北非,5000人的意大利軍隊因一個連的英軍設下的路障就繳械了。由於戰俘太多,英軍都來不及造戰俘營了。


野史也是史


戲說一回哈:

一,意大利是文藝復興之地,聯合意大利,顯得德國是文明之師哦(´-ω-`)。

二,意大利是上帝派來搞笑的,仗不會打,彈藥箱送上去,因為沒送起錘,就不開箱,寧可戰壕搶著吃通心粉,情願當俘虜,讓德軍看了哭笑不得,沒了脾氣。客觀上活躍了氣氛。

三,行軍你讓他東,他跑西;你讓他守線,他可百米衝刺跑沒影。德軍盡吃虧,真的懷疑這個國家是否敵人臥底懷疑到懷疑人生。只好每個意大利師用兩個德國師警戒保衛。希特勒也是弄得不離不棄。他喜歡另類,木法。

四,盟軍最喜歡俘虜意大利部隊,為啥?不用喊繳槍不殺,槍就早扔了,又好管理,不用監視,有通心粉吃就行,絕不越獄,絕不逃跑,唱歌跳舞寫詩拉琴,個個是模範營,管理官兵個個是先進工作者,表揚,發獎金。

五,謎底:上帝安排。


光明進


兩次世界大戰讓我們知道了意大利是名副其實的“豬隊友”。我們都知道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德國的對手不是神,但是他的隊友卻是豬。這個問題從兩方面來回答:一戰前意德結盟是有共同敵人;二戰前結盟是因為希特勒跟墨索里尼信仰相同,再說意大利也是有點作用的。具體的咱們往下分析。

一戰前期:

兩個國家都有共同的仇敵就是法國。先說德國,當年普魯士統一德國的時候,曾經在1870年跟法國爆發過戰爭,也就是普法戰爭。此戰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兩國曾經簽訂了停戰協約。法國割地賠款,賠償款更是達到了50億法郎。由此法國痛恨德國,兩國關係一直也是交惡。

意大利實力一般卻想著當個地區霸主,一直想稱霸亞得里亞海,並且把勢力延伸到巴爾幹半島。而法國呢又是這兩地的大債主。意法兩國在突尼斯矛盾不斷,意大利自覺實力不足,不足以對抗法國。恰好德國又想壓制法國到處找盟友,所以意大利一合計乾脆跟德國抱團推塔。隨後倆國簽訂同盟條約。

二戰時期:

意大利頭子墨索里尼是法西斯主義的始祖。法西斯主義就是強權、暴力、恐怖統治、對外侵略掠奪的資本主義國家獨裁形式。墨索里尼統治時期就是法西斯專制獨裁統治,希特勒對墨索里尼大加讚賞,非常賞識他,希特勒曾經稱墨索里尼是“阿爾卑斯山南面的偉人”,希特勒統治德國時期也是法西斯專制獨裁統治。倆人都信奉法西斯主義,意氣相投,沆瀣一氣。在墨索里尼被囚禁之後,希特勒出兵解救墨索里尼,並支持他成立新政府,希特勒想要獨裁統治,在外面就得有個共同的盟友。

德國吞併奧地利的時候,意大利墨索里尼是大為支持的。這就類似抱團推塔,ADC總得有個輔助來配合,德國是ADC,意大利是輔助。就二戰前的國際形式,德國需要意大利的政治支持。

綜合上述幾點一戰二戰時期德國跟意大利結盟。


小剛說社會


兩次世界大戰,德國和意大利媾和,終其一點原因是,兩國的意識形態一致,一戰時,英國法國只想維持自己老大老二的局面,兩國對勢力均衡很滿意,而意大利想建立大羅馬帝國,德國想重新劃分殖民地,所以保守的英國法國對上了想擴張的德國和意大利,並且各自拉攏了一幫小弟。

墨索里尼建立的法西斯受到希特勒無比崇拜,兩人也成了忘年交,並把這份友誼帶進了墳墓。

儘管一戰剛開打,意大利就撂蹶子了,但德國不怪他,因為利益當頭,友誼永存。二戰希特勒再次看上墨索里尼主要原因和一戰還是一樣,兩國的意識形態又一致了,首先意大利是二戰前第一個用武力向外侵略的國家,意大利打破了歐洲看似的平靜,這是希特勒希望看到的;其次,意大利的民族主義和希特勒如出一轍,法西斯最先是在意大利產生的,希特勒在醞釀戰爭同夥時,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專政再適合不過了;再次,二戰前期,意大利用起來如此順手,作為希特勒的爪牙,墨索里尼乾的是有聲有色,頗受希特勒的當面吹捧。

當年的埃塞俄比亞作為非洲僅有的兩個獨立國家之一,軍事力量並不十分弱,雖然窮因,但還是裝備了不少現代化的武器。

默索里尼坐穩後,意大利在1935年就以30萬大軍進攻埃塞俄比亞,誓在重新劃分北非殖民地,圓大羅馬帝國夢,7個月後成功佔領,並聯合自己原有的索馬里等領地,組成了意大利殖民下的“東非帝國”,希特勒立刻送去了祝賀的花環,而意大利的這次成功試水,讓希特勒覺得英法原來一點不強硬,看來自己挑起戰爭有戲,換個地方再試探一下。

西班牙內戰的國際縱隊,有人說是人類為了理想而戰,還有人說根本是場鬧劇。

1936年德國夥同意大利挑起西班牙內戰,佛朗哥叛亂後,德軍和意軍公開支持佛朗哥,不但派軍隊參戰,還派出大量飛機服務西班牙叛軍,進行赤裸裸的武裝干涉,英法以“公正”的態度默許德意的行為,暗地裡英法源源不斷進行軍火和物質的倒賣,大發橫財,此情此景,讓希特勒篤定可以幹,於是在當年10月與意大利簽訂柏林-羅馬軸心。


圖文繪歷史


一戰,意大利原屬同盟國一方,後臨陣倒戈投降了協約國,最後也以戰勝國自居,把德國坑的夠嗆。

二戰,德國又與意大利結盟,倒黴又倒在了這個豬隊友的身上。若沒有意大利的拖累德國的情況可能還會好一些。希特勒在制定對蘇作戰的巴巴羅薩計劃之前吸取了拿破崙在莫斯科戰敗的教訓,原定計劃在5月份發起對蘇聯全境的軍事進攻,在入冬之前拿下蘇聯全境,而避開蘇聯最為寒冷的冬季,但就在這關鍵的時候,意大利在瑞典軍事失利,請求德軍支援,使德軍不得不出兵瑞典,迫使巴巴羅薩計劃向後推遲了一個多月,在嚴冬來臨之際困在了莫斯科城下,凍死凍傷了幾十萬人。再就是意大利與英軍對峙在北非戰場,意軍屢戰屢敗,使德軍不得不在蘇德戰場上激戰正酣的時候抽調兵力援助意大利軍,無形中削弱了德軍的進攻力量,使蘇軍的壓力得到部分的緩解。在決戰斯大林格勒的戰場上,意大利派出了22萬軍隊擔任德軍的側翼,但不到一天時間,意大利軍隊全線潰敗,望風而逃,讓開了一個缺口,而致使100多萬德軍被圍殲。

這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德國若早知道意大利這個熊樣,說啥也不能與它結盟,不怕遇上強硬的對手,就怕結上豬一樣的隊友,也許這也是天意。


手機用戶58801659536


國與國之間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友誼。我們研究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千萬不要忘記這一點,這是大前提。



先從一戰之前的普法戰爭說起,當時起因是西班牙繼承權,德國本想讓沾親帶故的一位王室成員作為接班人,而法國強烈反對,德國當時執政的是鐵血首相俾斯麥,那就幹吧!結果法國戰敗,不僅賠款,還把工業區阿爾薩斯和洛林割讓給德國。因此法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還丟掉了歐洲霸主地位。



一戰前歐洲存在三大矛盾:一是德法宿怨,法國報仇雪恥呼聲很高。二是奧匈帝國和俄國為爭奪巴爾幹地區的矛盾,再就是德英矛盾,英法聯盟是有傳統的,又因為不願看到德法哪一家超過自己,打破平衡。而意大利和法國又因爭奪突尼斯失敗,被德國趁機拉入夥。這下子各國紛紛站隊結盟,英法俄結成幫扶對子,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則義結金蘭。



至於二戰,各國的組合應看做是一戰的延續。當時全球經濟危機,意大利侵佔俄塞俄比亞,德國侵佔捷克蘇臺德,矛盾一步步激化,以至於戰火重燃,而當時意大利的領導人墨索里尼也是法西斯主義的鐵粉,更加堅定了與德國結盟的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