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科学问题属性”仍然不会选、不会写?八个科学部的模板!

2020年度NSFC申请,已经拉开了序幕:1月16日,2020年NSFC网上填写正式开始:1) 2020年NSFC网上填报正式开始(含填报步骤);2) 个人简历,5项代表性论著之外,请勿再列论文和专著 | 2020年申请新规定。

最近,有很多、很多、很多人在咨询这个问题:2020年“科学问题属性”选哪个?这800字的选择理由,怎么写?


话说,这是我们第三次接触“科学问题属性”这个名词,是第二次撰写这800字的选择理由!虽然,是第二次填写,但我们也不是太熟悉。应大家要求,还是今天简单说一下!仅供大家参考、仅供大家参考、仅供大家参考若不妥之处,还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感谢大家支持!


(一)官网的“科学问题属性”模板下载

NSFC网上填写系统里面,给大家带来了详细的实例,具体获取途径如下:


2020年“科学问题属性”仍然不会选、不会写?八个科学部的模板!

图1 登录页面


2020年“科学问题属性”仍然不会选、不会写?八个科学部的模板!

图2 登录后界面


这里解释一下,我这里图2的登录后界面,与没有获得或没有申报过NSFC的不太一样,因为我之前有过NSFC的项目。以下为没有获得或没有申报过NSFC项目的界面。

2020年“科学问题属性”仍然不会选、不会写?八个科学部的模板!

图3 没有获得或首次申报NSFC的登录后界面


点击“在线申请”后,会出现如下界面,然后在以下页面中点击“案例文件”。

2020年“科学问题属性”仍然不会选、不会写?八个科学部的模板!

图4 案例文件


然后会弹出“前言”界面,点击“下一步”后,可弹出下载界面。

2020年“科学问题属性”仍然不会选、不会写?八个科学部的模板!

图5 前言

自然科学基金委编制了四类科学问题属性典型案例库,现予以发布,供申请人在选择科学问题属性时参考。自然科学基金委根据各科学部的资助工作特点,共

列举典型案例83个,其中“鼓励探索、突出原创”案例19个,“聚焦前沿、独辟蹊径”案例21个,“需求牵引、突破瓶颈”案例24个,“共性导向、交叉融通”案例19个

下载界面(大家可自行前往系统下载)!

2020年“科学问题属性”仍然不会选、不会写?八个科学部的模板!

图6 下载界面

大家可以直接去NSFC官网,登录账号后,即可下载。

当然,也可以通过本公众号后台回复:案例文件,下载!若需下载“案例文件”,可关注公众号后,在后台回复:“案例文件”,进行下载。


(二)“科学问题属性”选择与填写

1、先看怎么选!

2020年“科学问题属性”仍然不会选、不会写?八个科学部的模板!

大家可以看到,与2019年一样,一共分为四类,大家只需四选一即可


四个类型分别是:1.“鼓励探索、突出原创”;2.“聚焦前沿、独辟蹊径”;3.“需求牵引、突破瓶颈”;4.“共性导向、交叉融通”。


实在不会选,怎么办?


与2019年的解析相同:大家在做考试试卷时,单选题,有种答题策略是:排除法!所以,如果你实在不会选,就排除法排除其他的。比如,我无法判断我的科学问题原创性是否符合NSFC要求的那么高端,那就排除这一个;如果你觉得与“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不相关或不清楚是不是属于,那就排除这个;如果你觉得,你是交叉学科,比如纳米材料与医学交叉、人工智能与医学交叉,那你就可以考虑选第4个。


如果上述1/3/4都不太符合,你就看看,是不是与“聚焦前沿、独辟蹊径”有关。你要看你的科学假说和研究内容,是不是属于“世界科技前沿的热点、难点”。科技热点,这个大家都清楚,也都知道。比较容易判断!


通过我们上述简单分析,您是不是可以对自己的科学属性做出判断了?大家对自己申请书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都比较了解,因此也不是太难选。


2、看怎么写理由!


NSFC在填报系统中是这样提示大家的:请阐明选择该科学问题属性的理由(800字以内)。好了,系统已经说了,不超过800字,那么我写100个字,是不是合理呢?这里,我们私自认为,不太好,有点搪塞的感觉。

摘要还写了四百字呢!


那如何写呢?在2020年填写“科学问题属性”时,NSFC的“重要提示”中也说了,要根据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来选择属于哪一类。那么,是不是在告诉大家,我们的理由,也可以根据“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来改写?


1)关键科学问题从哪儿来?是不是从立项依据而来?!大家的立项依据写了几千字是有吧?而且立项依据中,也点题了,对吧?那么,把科学问题是如何提出来的,找出来,重新组织一下内容。是不是几百字就有了?简单不?


2)关键科学问题带出来的就是科学假说,对吧?每个人的申请书都会有科学假说吧?每个人也都要写“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吧?这些加起来,也得有几百字,对吧?


3)最后是研究内容,研究内容这一部分,申请书中也写了有几百字吧?再凝练一下,应该不难吧?


到现在,就有500~1000字的内容,已经在申请书中等着您了,有素材了吧?然后,把这些内容综合整理起来,是不是就完成“科学问题属性”初稿了?


3、注意事项

大家一定要注意,上述方法,我们仅仅是按照我们的理解做了简单的解释,仅供参考。


以上也是我们一家之言,若不妥之处,还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感谢大家支持!

最后,提示大家:要想成功,就得(1)有实打实的,相关文章,(2)靠自己实力拼搏,努力写好申请书!


2020年“科学问题属性”仍然不会选、不会写?八个科学部的模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