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下,國人為什麼要頂住壓力買房?這個細節很關鍵


房,雖然只是用鋼筋混凝土澆築而成的“住所”,但由於自古以來中國人,非常崇尚“安居樂業”這種生活理念。於情於理,它對於家庭而言,都有著十分特殊的含義。再加上與房子掛鉤的“東西”太多,無論是在結婚上、教育上,都能體現的淋漓盡致。

高房價下,國人為什麼要頂住壓力買房?這個細節很關鍵


它既是一種奮鬥目標,又是多數人心中可以慰藉的精神寄託,想要擁有它的家庭很多,但倒在它面前的家庭又不算少。很多普通家庭為了一套屬於自己房子,不惜花光積蓄,同時掏空家庭積攢多年的“六個錢包”,背上二三十年的債務,不敢生病、不敢失業。這種現狀,不斷出現在樓市身上。

高房價下,仍然阻擋不了多數家庭迫切入市的心情,但在現實生活中,買房並非家庭的唯一選擇,像租房這種選擇始終擺在那裡,但好像租房這種方式並不受待見。

租房與買房各自的優劣

在年輕人看來,租房最大優點就是不會被房產所束縛,想換到哪就換到哪,買不起的戶型和地段都可租來嘗試。但在目前房產所誘導的經濟價值下,租房的缺點也很明顯,經濟上,享受不到增值的好處;住房生活上,保障度較低。

買房除了跟城市中各種標準掛鉤之外,無論是剛需群體還是投資群體,看重的都是房子的增值屬性。但頂住壓力買房,支出成本太大,首付是一筆,每個月又是一筆,這種每月一次的大額支出,絕對是生活質量的剝削。

租房和買房本質上有什麼區別?

在不考慮結婚、教育、城市落戶,這種後天形成的隱性標準。我認為買房和租房在本質上,並沒有多大區別,都是落腳點,只是一個屬於自己、一個屬於別人。如果沒有房子不跟以上的隱性標準掛鉤,選擇以租代買的人群,絕對是一種主流趨勢,同時也不會造成“今天”的高房價。

算一筆賬

以一套100平米,兩萬每平的房子為例,總價值是200萬,若是以每月2500元租出去,需要租出去66年才能收回買房成本。反過來想,也就是說沒買房的錢可以讓自己租66年的房,這60多年裡自己不用為了買房四處拼搏,可以好好享受下人生。以這種買與租的邏輯來看,買房不如租房。

但是,這種買房不如租房的邏輯在中國人看來,是行不通的。在現實只要是剛需,無論房價漲與跌,只要有買房的條件,都會選擇買房。因為房子是家庭基礎;是安全感;是歸屬感,只有屬於自己的東西,心裡才最踏實。

同時,在思考未來的問題上,中國人要考慮的範圍不僅僅侷限於自己這一輩子。就像一句“傳宗接代”一樣,自己有能力當然希望可以完整地傳承下去,讓後代少走點彎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而買房和租房的差異,無異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