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古诗的平仄格律,不知古代文字读音,真能感受到音律之美吗?你怎么看?

畅言1298


只知古诗的平仄格律,不知古代文字读音,是能感受到音律之美的。因为:一、古诗的平仄格律是诗的写作格式。与古代文字读音关系不大。只要做到古诗的平仄格律,才能创作出古诗。二、古代文字的读音的规律,是因为当时盛行的文言文的原因造成一些读音的不规范,或者说是作者的别字,因为当时的读书人还是很少的,广大民众作为社会的最底层是无法接受文化教育的。所以说古代文字的读音与古诗体裁的创作是关系不大伯。三、文字的读音在很大程度上能准确表达出作者的创作意思和精神,与古诗的创作体裁要求在某些时候是不符的,因此也会造成诗人为了符合古诗的平仄格律而使命别字。



博爱召令


要真是这样的话,你可能真的感受不到音律之美。

大家都知道古诗是用古典文创作的,我们现在做文章用的是白话文。两种文体都是对社会语言的文字留存,阅读的时候,古典文需要语言去修饰它,特别是古诗又套用了平仄格律,平仄之间需要停顿修饰去音和入音的区别,这也就是古诗抑扬顿挫给我们带来的音律美。然而我们现在做的白话文,也就是现代文,它已经是一种十分接近口语的文字了,语调上没有过多的起伏,大部分都是比较平实的,朗读时感情比较细腻和平淡。一般来说,用现代语言去朗诵古诗在不通晓古诗音律情况下,是不能够体现古诗音律之美的。

古诗是为吟诵创作,所以他一定要结合音律,甚至宋词是专门有人来演唱的。而现代文是为阅读创作的,看和读通晓其意思就达到目的了,不需要过度的音调去修饰它。

用现代人的语言和文字功底去创作古诗,既不能体现古诗的文字美,也不能够体现古诗的音律美。过于强调平仄格律使用古音韵造就了很多生涩难懂的字词,单就看文字方面就已经拿捏不准了,更不用说吟咏起来是什么感觉了,可以想象一个画面,吟咏者兴趣盎然,激情澎湃,听众的表情模棱两可,似懂非懂的样子,根本就是在凑热闹罢了。

有意愿欣赏古诗音律之美的朋友,可以在有空的时间去看一下香港中学生展示的古诗词朗诵技巧。可惜是用广东白话表演的,尽管表演者语调和表情都很饱满有激情,我也只是看个热闹罢了。


斤斗山下


对于古诗的韵律,这些争论不休的话题历来不少。

地方语言,在中国非常的种类繁多。以前没有推行标准的普通话为国语,这是解放后几十年的事情。

鉴于每个地方的语言不同,每种语言的声律韵律肯定不一样的。比如说:毕竟留不住,大江东流去;这个要是用普通话读住(zhu)的音,与去(qu)的音,很不协调。要读ju的音,湘方言好多地方读ju音,联下一句qu的音韵,刚好押韵合拍。

对于苏东坡的诗词,历来文人都说不押韵 ,都很疑惑为什么苏东坡的诗词歌赋不押韵,却那么多人喜欢。后来有人用四川方言读他的诗词,发现他的诗词都是韵味十足,韵律非常协调。

所以说,今天的人们,总是拿着古代韵律格律说事,总是强调平平仄仄的那些东西为学问。有谁知道发明平平仄仄的那个人是哪里人吗?有谁知道他的语言是什么语系的吗?不知道。很多事情,只要搞清楚来龙去脉和历史原因,都会找出合理的答案的!





彭维盛鸟语花香谈古论


文字的读音按照平水韵书大致是可以读出来的,但並非唐人的实际读音。按现在的四声,我们也无法确认平声字的阴阳和仄声字的上去,入声字更是只有少数专家能读出。更何况,有几个读者会对着韵书读呢,也多是按新韵读。所以说,按格律和平水韵写的诗,並不能让读者完全感受到原来的音韵美。



曹宗国


从这个问题来看,提问者是个诗词爱好者,

要是有了这个爱好,就好好学习一下诗词。

古诗是古时各种各样不同年龄的文人墨客、

诗人词人甚至普通人,是他们或认真仔细、

精心推敲,或有感而发一时起兴作的诗词。

由于古时候跟现在的生活环境和际遇不同,

现在的人很难读出古人的那种韵味和音律。

不明白你的“只知平仄格律不知文字读音”,

如果连文字的读音都不知又怎会知道平仄?

连平仄都没弄清,就很难理解到平仄格律,

不理解平仄格律就更难感受到音律之美了。

要是遇到了不认识的生字和少见的生僻字,

就不要有边读边,也不要单凭自己的感觉,

更不要靠想象随便猜测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那咋办?认真查《新华字典》或《辞海》,

这样才能够得到既标准又正确的生字读音。

还要认真读一下古平今仄表和古仄今平表,

了解一下古时和现今有哪些不一样的平仄。

想知更多就学一下较为复杂的《平水韵》,

只要不懈努力多查字典、多写多读,这样,

才能慢慢感受古诗里的意境和音律之美了。


梦190234205


古诗词的韵律,是根据地方的方言来定的,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方言,你比如说诗经,他就分得很多,包括什么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商颂。所以说我们今天读古诗文,念古诗文,普通话来对待,这样我们才能够,仔细分析古诗词中的内容,加上一些地方的特长,古诗词中,有不少地方特色,古诗词在今天已经被很多人用普通话给修改了,每一次修订都会修改一些东西,不然后世的文人墨客吃什么,使我们普通人能够读得懂看得清,再没有特别特别的,很土很土的话,镶嵌在诗词里面,要读懂古诗词,就要懂得诗词的格律和写作方式,诗、雅、颂、赋、比、兴,如果不知道这些,那么你读取古诗词来,理解的方式方法,就要欠缺点。那么古诗词的美,古诗词用字的规律,古诗词的韵味也欠缺一点。

其实现代诗词也是古诗词过来的,尤其是赋,一般在古诗词到现代诗词,赋是最能说明事情,也最能郎郎上口的了,他基本上不限平庂韵,但你必须压格式韵,而且里面最多的表现手法是:排比、比拟、拟人和对偶,如果不会这些,那你就不懂得赋,也写不好赋,也理解不了赋的美妙。





安安姥爷


对于现代人来说,能够知道古诗的平仄格律那就很了不起了,可惜的是并不多。至于古代的读音,我认为倒不必再去深究了。简单来说,理由如下:

第一,远古及中古时代早期并没有统一的音韵标准,但音韵一直存在;直到中古时代早中期之后才有音韵学者逐渐加以研究和规范。《平水韵》就是集大成的音韵范本,通行了近千年,到现在又受到了普通话新韵的挑战。所以,音韵必须有一个标准,至于读音,不但是变化的,而且还是全国各地人群不同读音互相渗透的结果。例如普通话只要出了北京地区,几乎都是不标准的,各地的老师也教不标准。但是,对于某一个字的音韵,比如北京的京,平声,不管你平常在实际生活中把它读成入声调都行,但在诗词文章中它必须是平韵字,这就叫规定;

第二,至于音律之美,是在规范的平仄格律之下,根据通行读音来加以规范的。普通话读"一″字,如果广东人他一定要读成"丫″字,那不能说是音律的问题,而是人为的问题。

谢谢。


卿本佳人70


试列举本人创作的几首格律诗,看下读起来,是否有抑扬顿挫的音律感:

一、

即夜寒香围小筑,仄仄平平平仄仄

青灯顾影过寅时。平平仄仄仄平平

云烟万事难消散,平平仄仄平平仄

郁结心头独自知。仄仄平平仄仄平

作《冬夜独思》仄起不入韵七绝,押平水韵上平声:四支韵。

今夜寒梅花香缭绕在小楼四周

青荧灯光下独自沉思已过五时

万般往事如云烟始终无法消散

却都郁积在心中只有自己知道

寅时:凌晨3-5点

二、

夕夜鱼龙停摆舞,仄仄平平平仄仄

星桥铁锁未为开。平平仄仄仄平平

元宵避疫金吾禁,平平仄仄平平仄

众盼清风早日来。仄仄平平仄仄平

作《元宵》仄起不入韵七绝,押平水韵上平声:十灰韵。

释文:

元宵夜为了疫情停止舞龙灯会

各大城市元宵聚会也未曾开放

元宵还是在家中度过不要出去

大家都希望清除病毒早日到来

三、

唐风浩帙牍连篇,平平仄仄仄平平

荟蔚云蒸众体全。仄仄平平仄仄平

退士斟裁三百首,仄仄平平平仄仄

言传楷则指毫笺。平平仄仄仄平平

本人作诗满三百首有感作《诗楷》平起入韵七绝,押平水韵下平声:一先韵。

释文:

唐诗卷帙浩繁连篇累牍

文辞精妙各种体裁齐备

蘅塘退士精选唐诗三百

成为了后世写诗的楷模

注:退士:孙洙,字临西,一字芩西,号蘅塘,晚号退士,于乾隆二十九年以“蘅塘退士”署名编选的《唐诗三百首》终告完成。

四、

琴诗伴我觅知心,平平仄仄仄平平

对句当敲炼韵音。仄仄平平仄仄平

吟苦尽穷生白发,平仄仄平平仄仄

沉沉步漫暮寒林。平平仄仄仄平平

林寒暮漫步沉沉,平平仄仄仄平平

发白生穷尽苦吟。仄仄平平仄仄平

音韵炼敲当句对,平仄仄平平仄仄

心知觅我伴诗琴。平平仄仄仄平平

作《回文诗》七绝两首,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正读,从右至左从下到上倒读,均为一首七绝诗,且均押平水韵下平声:十二侵韵。

译文一:

古琴与古诗是陪伴我的知音

诗句对偶格律要仔细去推敲

为了认真吟诗头发变白也好

漫步在秋天树林黄昏暮色中

译文二:

漫步在秋天树林黄昏暮色中

为了认真吟诗头发变白也好

诗句对偶格律要仔细去推敲

古琴与古诗是陪伴我的知音


翠竹楼主


1.前提:只知古诗的平仄格律。

2.问题,真能感受到音律的美吗?

3.答案:能!

4.理由:知道古诗的平仄格律,就必定知道一首诗的每一句每一字的平仄。这句话,大家接受吧。好,下面以李白【早发白帝城】诗为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七绝的格律为: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其中:白、一、日、不等为入声字,假设不知道。但知道这首诗的历史背景:李白犯有错误,被朝庭流放蜀地,他刚被发配到白帝城,朝庭变迁了,老皇帝死了,新皇帝登基,大赦天下,李白在列。快马报到,你看李白马上行动,‘朝辞白帝’,心情怎样?‘彩云间’,思想呢,‘千里江陵一日还’。人刚辞别白帝,心已到京城。好了,闲话少说,言归正传。既然懂古诗的平仄格律,就知道平仄的念法:仄就是不平的意思,声音念声短促、从低向高发,平声念声长,没变化。

5.结论:知道平仄格律,知道诗的背景,知道了平仄的发音,即使不知道上面几个古汉语的入声字,但只要按平仄发音,就能感受到音律之美感!不信,你试试看。谢谢各位看官。


吳鸿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