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影响下,房产滞销,楼市该怎么走?

2020年,疫情席卷全国,对中国楼市带来重大影响。目前,中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正在走向两极分化,具体以近期各大城市的表现来举例。

前不久,山东降低预售条件、而海南却实行现房销售;一个扶持期房销售,一个推行现房销售,山东和海南在楼市调控上背道而驰,这也是全国楼市政策的一个缩影,政府在疫情冲击下不得不面对的两种抉择:救房企还是救楼市?


疫情的影响下,房产滞销,楼市该怎么走?

为什么会面临这样的抉择呢?

首先,今年整体房地产市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商品房销量停滞、库存不断增大,所以导致了海南和山东这两座城市在楼市调控上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路线分歧。那么,为什么会把两省的救市政策称为为救楼市和救房企呢?


疫情的影响下,房产滞销,楼市该怎么走?

说到底仍然主要还是商品房预售制度的问题,众所周知,期房交易加速了土地出让效率,地方政府可以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卖地收入,进而影响土地财政的施行。


疫情的影响下,房产滞销,楼市该怎么走?

而在土地财政依赖程度上,2018年山东土地出让金收入位列全国第三,而多年努力挣脱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海南排名靠后。加上2019年经济普查结果,山东GDP大幅缩水,海南GDP小有加成,海南有底气去推行现房交易制度,但山东就没有这个底气了,它太依赖土地财政了,救活房企才能卖更多的地。


疫情的影响下,房产滞销,楼市该怎么走?

2018年9月,社科院就曾建议推动有条件的城市取消期房预售行政许可。2019年12月13日,西安市住建局发布《西安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开发商不得收取预售购房款。

取消商品房预售、推行现房销售,是规范房地产市场的进步举措,也是今后中国房地产调控最大的路线之争。短期内,可能谁也不能稳占上风,但确信无疑的是,土地财政依赖程度低、经济活力更高、政策制定更灵活的省份(城市)会率先跟风推行现房销售,它也会让这些地区在人才引进和经济发展方面争取更大的优势。


疫情的影响下,房产滞销,楼市该怎么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