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经营范围新增了这几类!或正在酝酿大转型?

近日,天眼查数据显示,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经营范围新增第一类医疗器械、第二类医疗器械、足球培训、排球培训、网球培训、心理咨询等。


从增加的经营的范围来看,李宁已经尝试转型了。李宁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公司的业务发展良好,增加新的经营范围是想做更多事情。


笔者查询了相关资料发现,第一类医疗器械涉及的产品包括“医用隔离衣“、”医用隔离鞋套“、“医用护目镜“、”医用隔离面罩“等,而第二类医疗器械涉及的产品有“红外测温设备“、“医用血氧仪“等。

李宁经营范围新增了这几类!或正在酝酿大转型?

医用口罩生产流水线

“体操王子”李宁退役后于1989年创立“李宁”同名运动品牌,1990年在广东三水创立李宁有限公司,并于2004年在香港上市,上市后一直位于中国国产运动品牌第一位。

李宁经营范围新增了这几类!或正在酝酿大转型?

李宁接受媒体采访

2008年,李宁创始人李宁点燃奥运圣火,同时自身品牌也获得巨大商业效益。同年经销渠道同店收入及直营同店收入增长率达到的峰值,分别为53.1%,48.4%。2009年,李宁以83.87亿登顶本土运动品牌第一,核心品牌李宁牌的销售额上升21.1%至7,693,263,000元人民币,占公司总销售额的91.7%。李宁牌的鞋类产品、服装产品及配件产品之销售分别增长19.1%、22.3%及27.4%。


2004年到2010年间,虽然李宁的存货周转天数下降,但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上升,经销商的销售能力没有与经销渠道的扩张同步提升,为李宁的后期发展带来了隐患。李宁大多仿照耐克和阿迪达斯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将生产和销售外包,自身专注于设计研发和市场推广,以扩张分销渠道为增长方式。长期以来采取“直营门店+加盟门店”的模式,并加速扩张经销渠道,2010年经销渠道就从2004年的2526个提升到了7333个,而直营渠道个数却只从351个提升到了582个。这种方式在缺乏对供应链及零售端有效管理的情况下,以分销商为主导容易导致品牌与顾客缺少交流,对市场变化难以快速反应。

李宁经营范围新增了这几类!或正在酝酿大转型?

李宁实体店实拍

这种方式使得2010年李宁品牌重塑战略失败,且其经营策略存在的严重问题导致它一直“无法翻身”。在行业增速放缓、耐克和阿迪达斯等国际一线品牌布局中国的冲击下,公司多年习惯于批发模式,离自己真正的消费群体越来越远,对市场潮流、风向产生误判,同时又较为激进地实施品牌重塑,业绩出现滑铁卢。铺天盖地的“90后李宁”的广告直接抛弃了“80后”“70后”的忠实客户,同时由于“90后”群体并不了解李宁和李宁这个品牌的故事,生硬的品牌转型并没有吸引到“90后”客户群,其运动品牌的服饰与鞋子等产品的款式老旧,无法满足大众的“多变口味”,很明显消费者并不为李宁的设计“买单”。


李宁自2011年开始股价大跌,2012年遭遇上市以来首次亏损。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年李宁亏损19.79亿元,并开始大量关闭门店,此后多年也一直处于亏损,2012-2014年,累计亏损超31亿元,李宁的库存金额分别下降了17%,15%,5%,虽然库存结构得到了优化,新品销售额和占总销售比提升,售罄率和零售同比也有提升,销售情况逐渐好转,但是其依然没有摆脱亏损的状态。当时的李宁仍然需要作出改变。


在高速度的生活时代,人们的审美和时尚观也是日益更新的,如果不做出大的创新和改变是抵不过新生代到来的挑剔目光,只有注入时尚,将中国的优秀元素融进设计理念,做成国潮,并从运动的角度去代表中国,用更时尚的形象来进入大众的视线方能让消费者舍得“掏腰包”,这也是国潮李宁的一大战略转变。

李宁经营范围新增了这几类!或正在酝酿大转型?

国潮李宁产品实拍

2016年收购Danskin品牌,2017年推出李宁YOUNG系列。2018年2月及6月李宁分别在纽约及巴黎举办时装周,国潮李宁获得了世界各时尚界的一致好评。紧接着李宁2019秋冬纽约时装周,又向我们展现了一场高水平的时装秀,整个系列将中国元素和李宁品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设计一出,深得消费者的喜爱,时尚达人和明星网红也进行了“带货”。当前李宁国潮更是找来了年轻歌手华晨宇做为时尚产品的代言人,想必也是希望注入更多“新鲜血液”。看来其要在国潮的路上继续狂奔,希望其可以为业绩贡献一二。一直依靠国潮风潮以及对国际市场的加码布局,李宁或许会大吃特吃体育产业扩张的红利,无论是业绩还是在资本市场表现还有可能继续向前狂奔。目前,李宁以最具发展潜力的二、三线城市作为拓展重点。也在超大级一线城市建立了零售运营标准,加强零售店铺运营管理。

李宁经营范围新增了这几类!或正在酝酿大转型?

李宁品牌代言人:华晨宇


近期自新冠病毒爆发以来,全国各地对于各类医疗器械的需求大量增加,很多地方“一罩难求”,上万家企业纷纷”跨界“生产医疗器械,此时也李宁积极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抓住这个时期的商业价值,注册的经营范围发生工商变更,开始生产口罩等防控医疗物品。作为中国人自己的品牌,李宁公司的“跨界”经营的确值得点赞,这一经营策略不仅能够为疫情防控献出一份力量。


还有让我们注意到的是,李宁增加了各类运动培训的经营范围。如今人们的运动意识越来越强,家长希望给孩子更多的体育项目锻炼,很多学校也开设了这样的课程,足球、网球、排球培训在国内的市场日渐明朗了起来。据有关报道,自2016年12月开始,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学区管理中心通过与体育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引进优质的体育培训资源,除为学校提供足球讲座等菜单式普及课程外,还通过组建学区精英足球联队,为部分学生提供专业训练。也许李宁是看中了中国如今在运动培训方面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希望扩大自己其他领域的消费者市场,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在如今这个“群雄争霸”的运动圈子里,运动员常常有巨大的心理压力,游泳运动员傅园慧也曾在节目《我家那闺女》中提到:”作为一名运动员,心理压力特别大,时常需要进行心理疏导与排解。“而李宁推出的心理咨询业务很好地满足了我国运动员在这方面的需求,使其获得更多元的经济收益渠道。

回首这一段从辉煌到衰败到再续辉煌的历程,李宁的改革史即是一段饱含笑与泪的成长史。作为曾经国产本土运动品牌第一的李宁,曾经历多年低迷,近几年渐渐”东山再起“,这次的经营范围发生工商变更,也许是未来开始进行转型之路,对于过去的“伤疤”,李宁并没有忘了“痛”,曾经的失败使其更加懂得抓住机会,李宁开始进军其他市场领域,也许是想借着这次的机会重塑昔日辉煌。未来李宁将会怎样续写新篇章,可能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答案。

李宁经营范围新增了这几类!或正在酝酿大转型?

李宁与其同名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