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黃建洪:疫情治理展現中國製度優勢——新冠疫情治理“大考”的制度應對與初步反思(一)



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面對新冠疫情治理“大考”,我們應將危機轉化為契機,不斷加強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邁進。

——編者

【音頻】黃建洪:疫情治理展現中國製度優勢——新冠疫情治理“大考”的制度應對與初步反思(一)

主講嘉賓簡介:

黃建洪,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從事國家治理現代化、地方政府與社會治理、公共決策研究,兼任國家社科基金通訊評審專家,中國機構編制研究會、教育部重點基地中國特色城鎮化研究中心、蘇南政府治理現代化重點研究基地、東吳智庫研究員。

大家好!我是蘇州大學東吳智庫研究員、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黃建洪。今天,我們來談談新冠疫情治理“大考”的制度應對。我們的核心觀點是:疫情治理宏觀上展現了制度優勢。

新冠疫情的治理,總體上展現了我們國家宏觀治理體系構架的制度優勢。思考這個問題,需要特別考慮兩個重要變量:一是中國業已進入互聯網時代下的“風險社會”,二是中國是一個人口、地域超大規模的社會。在風險變動不居的超大規模社會之中,更能檢驗國家的制度質量。我更願意將此次新冠疫情的治理,看作是對國家治理制度的一次特殊“體檢”。在此次疫情所形成的極端情形和嚴峻考驗中,我們的制度優勢體現有三:

一是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這個是認識和理解中國政治、中國社會,無論是常態治理,還是非常態的危機治理,最為關鍵的主體因素。

二是獨特的黨政結構。中國獨特的黨政結構所兼具的治理“彈性”和功能機制的複合性,在新冠疫情治理中實實在在地轉變成了管控疫情、恢復秩序的治理績效。如何理解中國的疫情治理行動能力,觀察點就在於此。

三是人民團結有力量。戰爭和建設年代,毛澤東主席說兵民是勝利之本,意思就是依靠全體人民,我們無往而不勝。這樣的判斷對於改革開放、對於新時代的改革發展、對於此次疫情處置,依然適用。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調研指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要堅決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把疫情擴散蔓延勢頭遏制住,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這裡,前面第一點講的是核心決策,第二點涉及的是執行體系,第三點則是力量源泉。全國上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都說明的是力量源泉這一點,即我們的制度體系能夠將各方力量彙集整合到改革發展的建設洪流中來,集聚到阻擊疫情的生死搏殺中來。無論是專業醫護人員的飛行馳援,還是更多的人在崗位上恪盡職守,默默奉獻,以及社會方方面面的支援和志願活動,都是有力佐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