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黄建洪:疫情治理展现中国制度优势——新冠疫情治理“大考”的制度应对与初步反思(一)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面对新冠疫情治理“大考”,我们应将危机转化为契机,不断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进。

——编者

【音频】黄建洪:疫情治理展现中国制度优势——新冠疫情治理“大考”的制度应对与初步反思(一)

主讲嘉宾简介:

黄建洪,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从事国家治理现代化、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公共决策研究,兼任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中国机构编制研究会、教育部重点基地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苏南政府治理现代化重点研究基地、东吴智库研究员。

大家好!我是苏州大学东吴智库研究员、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黄建洪。今天,我们来谈谈新冠疫情治理“大考”的制度应对。我们的核心观点是:疫情治理宏观上展现了制度优势。

新冠疫情的治理,总体上展现了我们国家宏观治理体系构架的制度优势。思考这个问题,需要特别考虑两个重要变量:一是中国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下的“风险社会”,二是中国是一个人口、地域超大规模的社会。在风险变动不居的超大规模社会之中,更能检验国家的制度质量。我更愿意将此次新冠疫情的治理,看作是对国家治理制度的一次特殊“体检”。在此次疫情所形成的极端情形和严峻考验中,我们的制度优势体现有三:

一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个是认识和理解中国政治、中国社会,无论是常态治理,还是非常态的危机治理,最为关键的主体因素。

二是独特的党政结构。中国独特的党政结构所兼具的治理“弹性”和功能机制的复合性,在新冠疫情治理中实实在在地转变成了管控疫情、恢复秩序的治理绩效。如何理解中国的疫情治理行动能力,观察点就在于此。

三是人民团结有力量。战争和建设年代,毛泽东主席说兵民是胜利之本,意思就是依靠全体人民,我们无往而不胜。这样的判断对于改革开放、对于新时代的改革发展、对于此次疫情处置,依然适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要坚决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这里,前面第一点讲的是核心决策,第二点涉及的是执行体系,第三点则是力量源泉。全国上下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都说明的是力量源泉这一点,即我们的制度体系能够将各方力量汇集整合到改革发展的建设洪流中来,集聚到阻击疫情的生死搏杀中来。无论是专业医护人员的飞行驰援,还是更多的人在岗位上恪尽职守,默默奉献,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援和志愿活动,都是有力佐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