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化“疫”為機 促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

省農業農村廳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快發展中藥材產業的決策部署,堅持疫情防控與備春耕生產“兩手抓”“兩手硬”“兩促進”,化“疫”為機,迎“難”而上,聚焦目標強措施、聚焦短板補弱項、聚焦服務解難題,為全面實現中藥材產業發展年度任務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一、聚目標強措施,擴大生產規模

圍繞全省打造千億中醫藥產業目標和中藥材產業發展戰略,突出“龍九味”特色,確保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擴大到260萬畝、產量50萬噸、產值突破百億。

一是抓產業指導。編制《全省中藥材生產“十四五”發展規劃》,制定《2020年黑龍江省中藥材產業發展工作要點》,明確“十六項”重點工作和推進措施。編髮《龍江道地藥材名錄》《中藥材種植綠色防控技術要點》和《黑龍江特色農產品(中藥材)和能工巧匠目錄》。以全省各市(地)中藥材產業發展典型經驗為重點,編髮《中藥材動態》8期(共刊發28期)。拓展升級《黑龍江中藥材信息網》,增設各級欄目30餘個,發佈中藥材產業政策、典型經驗、集成技術、市場動態等最新信息138條(總數達635條)。

黑河市愛輝區委區政府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況下,利用雲平臺、遠程視頻等形式,開展技術培訓,採取雲平臺+零接觸強化農資供應。農戶通過手機參加專家遠程教學、與專家視頻互動,掌握瞭解國家、省中藥材發展相關政策和措施,解決生產技術難題。

二是抓政策引導。積極向農業農村部相關司局和省財政廳彙報溝通爭取政策支持,省級財政擬繼續統籌專項資金,對道地產區、生產規模大、產業基礎好和企業帶動能力強的縣、市、區,採取“以獎代補、以獎促建”方式,支持中藥材基地示範縣建設,中藥材高標準農田建設;採取“先建後補”方式建設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與財政廳聯合下發《2020年中藥材基地示範縣、良種繁育基地工作實施方案》,推進中藥材產地道地化、種源良種化、種植標準化、產品優質化、經營產業化建設。

寶清縣出臺扶持政策推進中草藥發展,在土地、稅收、規費等方面出臺激勵政策,農民種植中藥材每畝給與150元種植補貼。48個專業合作社及企業種植中藥材面積達1.2萬畝,新增6000畝,同比增加100%。

三是抓項目落地。持續優化發展環境,對2019年簽約的75個、總金額136億元的招商項目,加強跟蹤服務,促進項目落地。加強全省中藥材生產基地示範縣、特色小鎮和非示範縣建設項目指導,與財政廳聯合下發《關於2019年中藥材基地建設示範補助資金使用管理的補充通知》,進一步激發和調動中藥材種植、初加工主體的積極性,促進建設項目有序實施,確保補助資金使用規範安全。

二、聚短板補弱項,提升產業水平

針對中藥材生產基地規模小、初加工能力弱、營銷水平低等短板問題,加快補短板、強弱項,有效提升中藥材生產基地規模化、加工標準化和營銷市場化水平。

一是抓優化佈局。重點發展依蘭赤芍,阿城天問山黃精,蘿北、清河五味子,杜爾伯特、依安關防風,林口黃芪,海林、五常刺五加,穆稜西洋參,慶安人參,大同、泰來板藍根,寧安蒼朮,鐵力平貝,勃利黃芩,海倫、密山月見草,寶清白鮮皮,呼瑪金蓮花等專品種生產基地。大力推行中藥材生態種植、野生撫育、仿生栽培、綠色有機栽培技術,強化農業投入品監管,加強全程質量安全監管與追溯,全面提高龍江中藥材品質和影響力。

黑河市愛輝區委區政府以愛輝工業園區為依託,大力發展中藥材初加工及中藥提純項目,打造中藥材加工企業聚集區。2019年中國中藥控股有限公司黑河馮了性中藥飲片有限公司落戶璦琿,一期工程已開工建設,投產後中藥飲片年加工能力可達1000噸。與珠海市達成共建“中醫藥產業園”合作意向,該項目將對愛輝中藥材產業發展的具有重要引領作用。

二是抓龍頭牽動。培育新型中藥材生產經營主體,支持中藥材種植、初加工企業做大做強,探索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完善訂單種植、利潤分紅、股份合作等利益聯結機制,強化購種、播種、管理、採收、銷售“五統一”管理,實施標準化栽培技術規程,提高中藥材生產組織化水平。扶持龍頭企業加強中藥材倉儲、晾曬場、烘乾室、冷藏庫建設,升級初加工設施,引導初加工企業按照藥品級、食品級、工業級標準進行規範化產地初加工,提高中藥材產地初加工水平和產品附加值,帶動農戶持續增收。

呼瑪縣招商引進遼寧盤錦華成製藥註冊了“大興安嶺利沃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投資3000萬元,目前已完成投資近80%。公司落戶呼瑪以來已累計創匯24萬美元。

三是抓市場開拓。秉持“線上”與“線下”聯動原則,堅持“借船出海”與“造船出海”兩條腿走路,對外招商引資與對接龍江製藥龍頭企業並舉,促進各地中藥材種植基地、初加工企業與哈藥集團、烏蘇里江製藥、完達山製藥、地王醫藥、葵花葯業等龍頭企業聯姻,加強中藥材GAP種植基地建設,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努力破解“小農戶難以對接大市場”的難題。協同推進哈爾濱市中藥材批發市場建設,完善雞西和慶安等集散地市場建設,拓展中藥材市場營銷渠道,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創新供應鏈,提升中藥材產業整體水平。農業農村廳積極鼓勵各市地做強本地特色品牌,以此助力市場開拓。

大慶市大同鄉八井子、依安縣紅星鄉分別做活“中國板藍根之鄉”“中國關防風之鄉”品牌文章,促進了中藥材產業的良性發展。

四是抓模式創新。省農業農村廳積極探索中藥材產業發展模式,鼓勵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方式,全力打造省級中藥材基地生產示範縣。湯原縣組織探索“合作社+基地+農戶”產業合作模式,通過土地流轉,農民賺取租金。全縣流轉土地1萬畝,合作社年支付租金500萬元,戶均增收0.5萬元。創新“土地入股”模式,以湯原冰參雪鹿、宏林中藥材有限責任公司、地道中草藥有限責任公司,宏茂、宏林峰雪、金秋花城中藥材專業種植合作社為示範,出臺《2019年鼓勵支持貧困戶補貼政策》,政府對中藥材種苗購置和科技培訓進行補貼,貧困戶的中藥材種苗補貼共74765.5元。吸納農民工到合作社打工賺取薪金,全縣中藥材企業、合作社就地解決用工800人,農民年人均新增務工收入1000元。

三、聚服務解難題,實現良好開局

省農業農村廳科學指導各地市在疫控嚴格形勢下,統籌抓好中藥材備春耕生產、企業復工開工,確保備春耕生產開好局,起好步。

一是抓調度指導。密集調度中藥材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和備春耕生產進度,梳理分析數據情況,及時下發《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實施方案》《關於抓好中藥材備春耕生產工作的通知》《全省中藥材種子(苗)供應情況調查表》等,全面調度中藥材種子種苗企業生產和供應情況,協調疏通農產品綠色物流通道,指導相關企業規範開工復工,確保備春耕中藥材種子、種苗等農資供應。

二是抓技術培訓。組織中藥材體系專家和省內相關院所專業技術力量,錄製專題技術講座,利用微信群、學習強國等媒體平臺,改“線下”為“線上”,開展網上指導服務、技術培訓、互動交流等活動,及時推送“龍江道地藥材區域品種”“中藥材生產技術要點”“中藥材綠色植保新技術”等方案,解決種植、加工等環節技術難題,促進中藥材種植新技術、新模式、新經驗廣泛推廣應用。

三是抓難題破解。落實“惠農黃金十條”政策,依託螞蟻金服為中藥材初加工企業、合作社、種植戶提供APP平臺惠農便民貸款等服務。引導農資企業和種植戶開展網上農資採購、實行一站式送貨服務,積極引導中藥材初加工企業復產復工。與農業保險部門溝通,研究完善中藥材種植保險和保障機制,探索開展中藥材種植、價格保險試點,規避自然和市場風險,鎖定種植成本和效益,千方百計保護中藥材生產經營主體的積極性,促進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

雞西市堅持把解決資金難題作為促進中藥材發展的不竭動力,經多次溝通協商,市農商銀行同意通過擔保公司提供擔保貸款業務,其中:為個體種植戶提供使用年限為2年的15萬元免息擔保貸款;為中藥材種植合作社、企業提供使用年限為2年的貼息擔保貸款300萬元(貼息50%)。目前,第一批麻山區部分種植主體申請的無息和貼息貸款即將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