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通渭黃芪豐產 農家大發“藥”財

深秋時節,走進通渭縣隴山鎮黃芪種植基地,一臺臺轟鳴的機械在田間來回耕篩,一輛輛運輸車輛在寬闊的道路上滿載而歸,一個個滿臉洋溢著豐收喜悅的農人忙得不亦樂乎,處處瀰漫著沁人心脾的藥香,到處呈現出一片採收黃芪的繁忙景象。

正在田間採收黃芪的亂莊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南烈對種植黃芪脫貧致富充滿信心,“家裡今年種植10畝黃芪,田間長勢、市場價格都比去年好,估計純收入達兩萬元沒啥問題。”

據瞭解,近年來,隴山鎮在試點種植黃芪成功的基礎上,按照“串點成線、連線成片、點線齊抓、整體推進”的發展思路,引進隴盛藥材開發有限公司,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培育發展7家黃芪種植專業合作社,採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擴大種植面積,延伸產業鏈條,走出了發展中藥材產業致富的新路子。

隴山鎮中藥材產業辦公室主任包文龍介紹,當地原生土壤肥沃,土質疏鬆透氣,加之氣候冷涼、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宜黃芪生長髮育,出產的黃芪色鮮質優,經省藥品檢驗研究院技術檢測,含黃芪甲苷0.053%、高出國標0.013%,含毛蕊異黃酮葡糖糖苷0.057%、高出國標於0.037%,深受中藥材加工廠家和客商的青睞。

“合作社在古灣、亂莊、黃窯三村流轉土地1280畝,育黃芪苗100畝,種植黃芪1100多畝,還進行切片、晾曬等初加工,年土地流轉費近13萬元,支付工資60萬元左右,社員不僅流轉土地收益,還可在合作社務工創收。”通渭縣金綠源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志明說。今年54歲的古灣村村民王長長將自家的10畝耕地流轉給合作社,獲得流轉費6000元,減輕了自家種地負擔,和妻子一道抽空在合作社做黃芪種植、除草、養護、採收、整理、切片等工作,僅務工年收入達2萬元以上。

據隴山鎮鎮長孫永剛介紹,今年黃芪長勢喜人,全鎮種植黃芪12600畝,畝產平均達到700公斤,全鎮黃芪產量將達到890萬公斤,按照目前市場行情,全鎮黃芪銷售額達5800萬元,有效帶動431戶1939人建檔立卡貧困戶走上致富路。(特約記者 趙世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