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糧改飼」改出脫貧攻堅新成效


通渭訊 (通訊員趙世軍)近年來,通渭縣加大“糧改飼”草畜業發展力度,通過調整種植結構,帶動玉米和秸稈轉化增值,構建種養循環、產加一體、糧飼兼用、農牧結合的新型草畜業發展體系,開闢出又一脫貧致富產業。

日前,在馬營鎮堡灣村的玉米地裡,一臺大型多功能牧草收割機穿梭其中。隨著機器的高效運轉,大片大片的玉米很快被收割。在飼草青貯現場,飼草青貯專家對飼草青貯的技術要點、注意事項、後續管理等進行詳細講解,村民熱情主動,積極參與飼草青貯,勞動場景氣氛熱鬧異常。

“今年,我把自家的地全部種成了草包穀,現已基本青貯完畢,購買飼料我明年就基本不怎麼掏錢了,養殖成本小多了。”馬營鎮華川村村民馬順石認真地算著自家的收入賬,“以前,我跑運輸,一年下來也就掙個近十萬元;現在,待在家裡養著10頭母牛,一年就能收入八九萬元,再加上其他收入,遠比出門跑運輸強,還能照看老人和孩子。”

據馬營鎮鎮長馬宏忠介紹,馬營鎮針對玉米價格持續走低和養殖業蓬勃發展的實際,確立以草畜產業為主的“糧改飼”產業發展思路,通過“合作社+農戶”“種養殖大戶+農戶”的模式,帶動全鎮種植以青貯玉米為主的飼草5萬餘畝,牛存欄量達到14000餘頭。建成集交易、屠宰、冷藏、銷售為一體的牲畜交易市場,牲畜年交易量達到3萬頭。實現了建檔立卡戶戶均“10畝草1座池5頭牛”草畜產業全覆蓋,廣大農戶通過發展草畜業增值增收。

據瞭解,通渭縣堅持“立草為業、草畜並舉、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總體思路,大力推進“糧改飼”草畜業發展,多年生牧草累計留床面積達到58.3萬畝,高粱、燕麥等一年生牧草種植面積年穩定在5萬畝以上,玉米等農作物秸稈及其副產品年供應量在240萬噸以上,全縣牛存欄6.96萬頭、羊存欄43.2萬隻,1248戶貧困戶發展起草畜業,貧困戶戶均增收4000元。

通渭訊 (通訊員趙世軍)近年來,通渭縣加大“糧改飼”草畜業發展力度,通過調整種植結構,帶動玉米和秸稈轉化增值,構建種養循環、產加一體、糧飼兼用、農牧結合的新型草畜業發展體系,開闢出又一脫貧致富產業。

日前,在馬營鎮堡灣村的玉米地裡,一臺大型多功能牧草收割機穿梭其中。隨著機器的高效運轉,大片大片的玉米很快被收割。在飼草青貯現場,飼草青貯專家對飼草青貯的技術要點、注意事項、後續管理等進行詳細講解,村民熱情主動,積極參與飼草青貯,勞動場景氣氛熱鬧異常。

“今年,我把自家的地全部種成了草包穀,現已基本青貯完畢,購買飼料我明年就基本不怎麼掏錢了,養殖成本小多了。”馬營鎮華川村村民馬順石認真地算著自家的收入賬,“以前,我跑運輸,一年下來也就掙個近十萬元;現在,待在家裡養著10頭母牛,一年就能收入八九萬元,再加上其他收入,遠比出門跑運輸強,還能照看老人和孩子。”

據馬營鎮鎮長馬宏忠介紹,馬營鎮針對玉米價格持續走低和養殖業蓬勃發展的實際,確立以草畜產業為主的“糧改飼”產業發展思路,通過“合作社+農戶”“種養殖大戶+農戶”的模式,帶動全鎮種植以青貯玉米為主的飼草5萬餘畝,牛存欄量達到14000餘頭。建成集交易、屠宰、冷藏、銷售為一體的牲畜交易市場,牲畜年交易量達到3萬頭。實現了建檔立卡戶戶均“10畝草1座池5頭牛”草畜產業全覆蓋,廣大農戶通過發展草畜業增值增收。

據瞭解,通渭縣堅持“立草為業、草畜並舉、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總體思路,大力推進“糧改飼”草畜業發展,多年生牧草累計留床面積達到58.3萬畝,高粱、燕麥等一年生牧草種植面積年穩定在5萬畝以上,玉米等農作物秸稈及其副產品年供應量在240萬噸以上,全縣牛存欄6.96萬頭、羊存欄43.2萬隻,1248戶貧困戶發展起草畜業,貧困戶戶均增收400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