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嶽池4124名機關幹部下沉一線 奪取雙勝利

3月3日一大早,廣安市嶽池縣農業農村局農廣校校長柳莉平叫上農技站高級農藝師文華和兩名旋耕機機手趕往白廟鎮長深溝村,為業主陳嘉豪和其他一些缺勞戶耕田,解決春耕生產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嶽池縣是農業大縣,有大小合作社、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等900餘個,僅他們種植的水稻面積就超過10萬畝。“這10萬畝稻田的耕種關係到嶽池的穩糧保供。”柳莉平說,對此,嶽池縣農業農村局迅速成立10個助耕戰“疫”服務隊,並組織70輛旋耕機,分赴嶽池縣各地,解決大春生產用工難的問題。

這僅是嶽池縣深入開展“走基層、解難題、抓落實”活動的一個縮影。在我市啟動該活動後,嶽池縣迅速行動,4124名機關幹部下沉一線,主動解決問題。目前,通過這個活動,該縣共收集各類問題1321件,已解決1256件,65件問題正在推動解決。

此外,嶽池縣還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相關要求,堅持疫情防控不放鬆、搶抓發展不動搖,有力有序推進春耕生產、重點項目工程建設、企業復工復產達產達效等各項工作,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

盯緊重點企業項目

促進復工復產達產達效

3月9日,在嶽池縣經開區四川銀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工人們正將生產好的米粉包裝、裝箱,然後發往全國各地。

“疫情防控期間,我們生產的方便米粉成為‘搶手貨’,訂單不斷。”該公司負責人許斌說,多虧了相關部門的幫助,及時解決了企業生產用電和用工問題,讓公司在2月18日就實現了全面復工復產,各條生產線滿負荷運行。

同樣得以順利復工復產的還有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廣安分公司,該公司為嶽池縣醫藥產業園的龍頭企業,在嶽池縣相關部門的幫助下,該企業在全力抓好生產的同時,採取切實措施,做好公司內部疫情防控工作。

全面復工前,該公司按照《關於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做好工業復工復產管理的通知》要求,對廠內人員進行排查,對廠區環境進行消毒殺菌,對每一個進廠人員測體溫、登記、消毒,並通過廣播、電視滾動播放疫情防控注意事項。同時,採取輪班制、錯峰上下班、錯峰就餐等一系列措施,確保企業的正常生產秩序。該公司復工復產以來,採取輪班制,實行24小時滿負荷生產,每天產能可達150萬瓶(袋)。

為解決企業復工難題,嶽池縣實行一個企業項目、一名縣級領導、一個服務專班“三個一”工作機制,落實“六到位”防疫措施,幫助解決用工、資金、保障等問題。

目前,嶽池縣84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3戶限上商貿企業、27戶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全部復工復產;100個省市縣重點項目中54個續建項目全部復工、46個新開工項目中按計劃開工10個,實現應開盡開、應復盡復。此外,在抓好企業復工復產的同時,嶽池作為百萬人口大縣,還積極解決農民工返崗難題。嶽池縣紮實開展“春風行動”,落實農民工返崗服務8條措施,一方面組織包機、專車、專列等,讓農民工順利外出務工;另一方面則通過積極引導農民工本地就業,解決企業用工難題。在多方努力下,早在2月23日,嶽池縣首批145名輸變電工人順利乘坐包機前往浙江寧波務工。通過這些措施,目前,嶽池已有21.3萬人外出返崗,690名農民工實現本地就近就業。

為抓好疫情防控期間的招商工作,2月20日,嶽池縣舉行醫療器械及醫用衛材產業網絡直播招商推介會,吸引海內外25萬名網友和客商圍觀,成功簽約項目6個,協議引資3億元。

近年來,嶽池大力發展生物醫藥、輸變電、嶽池米粉三大優勢產業,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針對各地招商引資活動暫停的實際,嶽池縣創新開展了線上網絡招商活動,發揮生物醫藥產業比較優勢,搶抓醫藥產業醫用物資生產“窗口期”機遇,先後成功引進一條“當天線上洽談,當天簽訂合約,三天建成投產”的外科醫用口罩生產線,“兩天談成,十天建成投產”的2條N95口罩生產線。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黨員幹部深入一線解難題

嶽池縣2019年成功退出貧困縣序列,實現全員全域脫貧。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嶽池縣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今年,嶽池縣將瞄準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狠抓政策落實,堅持“四不摘”要求,完善返貧監測預警機制,做到全覆蓋大排查,做到不漏一戶貧困戶、不漏一個脫貧指標,確保問題及時整改,防止返貧和出現新的貧困。

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嶽池縣各地迅速行動。

3月9日,在嶽池縣新場鎮聖興寺村,該村第一書記秦偉帶著旋耕機機手,為5組貧困村民肖華耕田。幾天前,肖華遇到秦偉時說,由於妻子有心臟病,兒子又在上高中,他一直在工地上上班,家裡的田沒有耕種。今年因疫情影響,肖華一直沒有外出務工,就想利用在家這段時間把自家的稻田重新耕種,但家裡卻沒有耕田的設備。

“我只是隨口說一說,沒想到秦書記很快就想到了辦法。”肖華說,田耕好了,種上了水稻,也不用去花錢買米了。

聖興寺村是建檔立卡貧困村,2019年實現了脫貧退出。去年,聖興寺村利用產業扶持資金髮展起了30畝蓮藕養魚基地,同時引進業主發展起半夏、黃精等中藥材種植基地300多畝,讓老百姓的收入提高。

“我們村47戶貧困戶中有41戶是因病致貧,返貧風險高。”秦偉說,為防止返貧,村裡正在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發展產業,讓老百姓持續增收。

“今年我們還要新修2.9公里產業聯網路,利用爭取到的100萬元項目資金將蓮藕養魚基地擴大到200畝。”秦偉說,蓮藕養魚基地不僅能給老百姓分紅,如果年收入超過10萬元,其中15%還將分給村民。屆時,村民每家每戶都會有持續增收的渠道,還可在基地務工掙錢。

目前,嶽池縣1.5萬名幫扶幹部深入扶貧一線,主動聯繫幫扶對象,推動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及時解決扶貧中發現的各種問題1690個,義務代購種子、化肥、農膜等物資340餘噸。

抓好春耕農業生產

農資農技送上門

春耕在即,農事不待。3月7日,在嶽池縣顧縣鎮團壩村黨群活動中心前,該村第一書記雷軍正和村幹部為村民分發採購的種子和肥料。連日來,該村幹部將村民的種植需求和購買情況收集統計好,並及時與鎮上的經銷商取得聯繫,將春耕農資送到村民家中。同時,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積極組織農戶耕作、基地復工,爭取村民今年的收入不受影響。

“因為疫情,我們出村不方便,買不到種子,本想著今年種地會耽誤了,沒想到村幹部這麼快就幫我們解決了困難。”村民蔣連戶說。

目前,團壩村已陸續展開春耕生產。今年全村預計種植水稻、玉米、紅薯等農作物150畝,繼續擴大種植金果梨60畝,並加緊推進70畝柑橘和70畝中藥材種植項目。

在裕民鎮羊山寺村旱育秧集中育苗基地,現場到處一派忙碌的春耕生產場景。裕民鎮組織成立助耕抗疫志願服務隊,不誤農時抓好春耕備耕工作。

育苗現場,志願服務隊隊員忙著播種、覆膜……每個環節都規範而嫻熟。該鎮農技站站長陳宗海介紹,為了做好春耕生產服務工作,該站組織了農技人員和村裡的種植能手,參加旱育秧集中培育,全力降低疫情對生產的影響。

和裕民鎮一樣,石埡鎮、西板鎮也將農用物資和農技指導送到了田間地頭,還充分利用現代化手段,確保穩產穩收。

西板鎮通過送工、送技、送農用物資上門等方式,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產,努力把疫情對農業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力爭全年水稻種植面積11000畝以上,玉米5000畝以上。

嶽池縣為杜絕油菜菌核病的發生,組織無人植保機對全縣油菜主產區實行統防統治,確保17.79萬畝油菜穩產穩收。

為解決春耕生產的各種難題,嶽池縣開通農資運輸“綠色通道”,通過全縣252家農資經營店直銷和幹部代購代銷、群眾自採自購等方式,組織農資進村入社,稻種、玉米種、化肥入戶率分別達100%、100%、85%。(嶽池記者站 高仁洪 範聰 本報記者 黃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