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脫貧攻堅」嶽池打好高質量脫貧攻堅戰

進入初夏,滿眼是綠。嶽池縣石埡鎮新龍廟村,田野間一派繁忙景象。從石埡鎮鎮政府派駐至該村的第一書記楊倩懷揣新的規劃圖,帶著村幹部走村入戶,準備在村集體經濟上再做點文章。

“一股子‘倔勁’,滿腦子新招”,是村民對楊倩的稱讚。2015年,一身幹勁的楊倩加入了新龍廟村脫貧攻堅戰場,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她帶領鄉親們用勤勞向貧困宣戰……2017年,曾是“空殼村”的新龍廟村村集體收入突破3萬元,貧困戶全部脫貧,該村實現摘帽。村子脫了貧,但楊倩仍堅持留在村裡,她要帶領鄉親們,一步一步走向富裕。楊倩和新龍廟村的故事,是嶽池縣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脫貧攻堅戰,既要打贏,更要打好。”近年來,嶽池縣舉全縣之力、集全民之智決戰貧困,取得“130個貧困村告別貧困,65486名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從識別之初的8.9%降至2.5%”的決定性進展。今年,面對“縣摘帽、75個貧困村退出、2萬貧困人口脫貧”的總體目標,嶽池縣瞄準高質量,找難點、抓重點,確保進度和質量,讓脫貧得到群眾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用好用活政策 扶到心上幫到實處

最近,嶽池縣喬家鎮七角墳村第一書記陳偉忙得不可開交:村上產業聯網公路最後500米的硬化工程正在火熱推進;水稻栽插已完成,他準備邀請農技員對村民進行一次水稻田間管護培訓……

一邊是忙碌,一邊則是喜事連連:貧困戶李正興家的舊房子改造完畢,搬進了新家;向培芳家的小女兒經過技術培訓,找到了工作;梁紅芬家的危房改造正在掃尾,即將實現住上好房子的願望 ……

七角墳村因地理位置偏、地形複雜、生產難度大、貧困發生率較高,被列為貧困村。近幾年,為甩掉“窮帽子”,該村第一書記和村幹部為貧困群眾量身定製了幫扶措施,助力群眾脫貧致富。

“貧困戶的致貧原因不一樣,根源不一樣,幫扶措施也不一樣。”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陳偉對此深有感觸,“有的家庭貧困原因是脫貧志氣、信心不足,有的是因病致貧,有的是缺勞動力、缺資金、缺技術,這就要求我們在扶貧過程中,要因戶、因貧施策。”

村民向培芳家不缺勞力,但向培芳長期生病,兩個子女缺技術,於是村上便對她進行醫療兜底,對其子女進行技術培訓;梁紅芬家的孩子正在唸大學,梁紅芬長期生病,缺勞動力,村上對這一家的幫扶措施包括為其孩子爭取貧困學生教育扶貧基金,進行醫療兜底,幫助其發展庭院經濟等。

精準扶貧,貴在精準。在七角墳村,“精準”不僅體現為因戶施策、因貧施策,還體現在靈活運用施行國家扶貧政策。

“比如李正興家的房子,2016年被認定為C級危房,並進行了加固改造。2017年,李正興脫了貧,但他家的房子卻在一次強降雨中,一側出現了坍塌,再次成為危房。”陳偉說,原則上,貧困戶危房改造政策只能享受一次,但特殊情況應特殊對待,經向上級部門彙報,今年3月份,李正興家的房子進行了整體改造。

用好用活政策,讓扶貧真正扶到心上,幫到實處,七角墳村只是一個事例。讓扶貧措施精準再精準,嶽池縣科學擬定了貧困村、貧困戶脫貧攻堅計劃,實現了縣有總規、村有詳規、戶有計劃,讓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有的放矢、穩步推進。

扶貧不扶懶 讓群眾有志氣褪“窮氣”

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為打贏這場硬仗,嶽池縣1.4萬名公職人員與困難群眾結“窮親”;上千名黨員幹部換上膠鞋,背起揹包,住進農家。

脫貧,國家政策力度大;脫貧,黨員幹部行動快。然而,脫貧攻堅千難萬難,最難的是其中有些貧困群眾“不怕窮”,存在“等靠要”思想,如何拔掉思想“窮根”,避免“靠著牆壁曬太陽,等著扶貧奔小康”?

“扶貧不扶懶,讓群眾有志氣褪‘窮氣’”,成為嶽池縣高質量脫貧的著力點。

走進嶽池縣普安鎮黃桷樹村,收油菜、平整土地、除雜草,田間地頭處處是村民勞作的身影;看書、學計算機、跳壩壩舞,村活動室裡,村民沉浸在各自喜愛的事裡。而幾年前,黃桷樹村的風氣並不像這樣。

“很多人一放下鋤頭,就上了麻將桌。”該村第一書記蔡華春對此印象深刻。

“扶貧給貧困地區和群眾帶來了國家的好政策,帶來了一大批務實的好乾部,但扶貧不是扶懶,長效脫貧,還得靠群眾自己。”駐村期間,蔡華春把對村民的“思想引領”作為工作的重點。

自2015年4月起,每逢中秋節、元旦節、婦女節、兒童節、感恩節……黃桷樹村村民都要舉辦聯歡活動。而一個個活動,都被賦予了豐富的內涵——協商村級事務,宣傳國家扶貧政策,弘揚感恩、奮鬥精神,培育文明新風……

不僅如此,為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蔡華春還在村上組建了合唱隊、舞蹈隊和巾幗志願服務隊。參加活動、加入集體組織,群眾有了更多的參與感,思想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了變化。

思想引領行動。該村村民孫仕明身有殘疾,加上要供兩個學生讀書,起初缺乏脫貧信心。現在,他不僅主動學習種植和養殖技術,還利用農閒時間打零工,去年收入了3萬多元,成了人人誇讚的致富能手;彭一金除要贍養老母親外,還要供養3個孩子,曾經因為貧窮,走路都埋著頭,現在,在精準扶貧政策幫扶下,他住上了好房子,發展了致富產業,整個人也變得精氣神十足。

“內生動力是群眾長效脫貧的法寶,高質量脫貧,就要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嶽池縣在貧困村內大力施行感恩教育、扶志扶智,讓群眾的心熱起來了、手動起來了,動力十足脫貧致富。(劉定春 全媒體記者 許偉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