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擴容的傳聞沸沸揚揚


據傳826深圳特區四十週年,中央會送擴容大禮包,一旦擴容,惠陽和大亞灣被納入深圳的概率最高。

這讓不少人很是糾結,一萬多的惠州要不要買一套,提前埋伏等待暴擊。

從哪個角度看,深圳對土地都極為飢渴:土地開發殆盡,華為出走東莞,房價越炒越高,發展遭遇掣肘,一切都是因為缺地。

土地不夠就要擴容,這是一個很直觀的推論。

何況,深圳已經擴了一塊深汕的飛地,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近在眼前的只有東莞和惠州。

深圳擴容,怎麼看都覺得勢在必行,不確定的無非是並東莞還是並惠州。

傳說中有激進的大合併,直接併入東莞或者惠州;也有保守的小合併,惠州併入惠陽和大亞灣,東莞併入鳳崗、塘廈、黃江這些臨深片區。

缺地=擴容=併入莞惠的一部分=徹底解決深圳的缺地問題

這個邏輯怎麼看都無懈可擊,但是,又總覺得哪裡不對。

首先,深圳要吞併東莞惠州,問過莞惠的意見嗎?問過廣東的意見嗎?

2

深圳擴容,涉及到的利益博弈實在是太多了。

首先是廣東省,多年來深圳一直是計劃單列市,享受省一級的經濟權限,財政收入上繳中央而非廣東省。

深圳越來越富,越來越強,不受廣東轄制,粵東、粵北和粵西山區卻貧窮依舊,廣東與深圳的明爭暗鬥早非一朝一夕。

廣東省的高速公路、高鐵終點站大多設在廣州,而不會延伸到近在咫尺的深圳,從深圳到內地很多城市都需要去廣州轉車,

2000年,珠江口大橋立項時,原本是為了解決深圳通往珠海的交通問題,但廣東省拉上了香港澳門把珠江口大橋改成了港珠澳大橋,花千億巨資最終連接的是珠海、香港和澳門。

港珠澳大橋採用Y字連接方式,巧妙避開了車流量最多的深圳,只允許擁有粵港和粵澳車牌的車輛通行,大橋使用率可想而知。

面對這種情況,深圳只能曲線救國,自行籌建高鐵、城軌、通道和大橋,如今已有了虎門二橋,深茂高鐵,深中通道等。

在這種大背景下,讓廣東省把親兒子,GDP排名第四的經濟強市東莞,或是排名第五的惠州送給深圳,想一想難度會有多大?

再說廣州,廣州做為傳統一線,南部老大,地位屢屢被深圳挑戰幾乎不保,從北上廣到北上廣深到北上深廣,一字之差,寓意微妙。雙城表面合作,實則競爭。

2017年,深圳GDP首次超越廣州,GDP分別為22438和21503億,差額935億;

2018年,深圳廣州的GDP分別為24222和22859億,差額1363億;

2019年,深圳廣州的GDP分別為26927和23628億,差額3299億。

兩個城市的GDP差距已在不斷拉大,如果再把東莞或惠州併入深圳,給深圳增加了土地,又增長了GDP,等於猛虎添翼,廣州又是否會坐壁上觀?

再者,東莞和惠州願意嗎?

近日,深圳擴容的傳聞沸沸揚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