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被外围市场“拖下水”,耐心的熬吧!

A股被外围市场“拖下水”,耐心的熬吧!

上周,沪深两市双双收跌。截止上周五收盘,上证综指收于2887.43点,跌幅为4.85%;创业板收于2030.58点,跌幅为7.40%。今日周一(3月16日),跟随外围市场暴跌走势,上证综指再度低开低走,最终收报2789点,收盘大跌3.4%;创业板同样收盘大跌5.90%,最终收报1910点。下午,欧洲股市开盘再度暴跌。


一、上周回顾


1,上周行业表现回顾


上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2个行业上涨。其中,通信、休闲服务、交通运输表现居前,涨跌幅分别为2.63%、0.36%、-2.89%,化工、有色金属、纺织服装表现居后,涨跌幅分别为-8.72%、-9.31%、-10.28%。


A股被外围市场“拖下水”,耐心的熬吧!

2,上周基金市场回顾


上周国内基金普跌,其中QDII型基金跌幅最大为8.96%,其次是股票型和指数型基金,跌幅分别为5.91%和5.34%。


A股被外围市场“拖下水”,耐心的熬吧!


二、重要新闻解读


1,外围疫情加速冲关,美联储两次罕见提前降息,全球股市何时企稳、能否抄底?


上周以来,欧洲新冠疫情持续发酵。我们看到的是病例数字的持续上升,重点地区的不断扩大,甚至很多政要、名人纷纷中招。


A股被外围市场“拖下水”,耐心的熬吧!

资料来源:国家卫健委、世界卫生组织,2020.2.15--3.13


关于美股的下跌,首先从估值来看。从TTM PE来看,截至3月中,标普500处于19.2倍,位于历史49%分位值,仍显著高于次贷危机后和欧债危机时12-13倍的估值低点。说白了,就是估值还不算很低,还有下杀的空间。


再看经济基本面和企业盈利情况。因为数据滞后、且疫情持续多久仍未知,目前经济和盈利数据仍未完全反映疫情的冲击。比较令人担心的,比如美国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的杠杆率较高,美股的危机目前仍发生在情绪阶段,还没有充分传染至债务、信贷市场,如果后续随着疫情持久化、金融动荡加剧并产生广泛的连锁反应,引发债务危机和经济衰退,后果会比现在严重的多、持续的时间也会更长。


继3月初意外降息50个基点后,美联储这个周末再度降息10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降至0-0.25%,并推出7000亿美元的大规模量化宽松计划,以保护经济免受病毒影响。面对高度混乱的金融市场,美联储还将银行的紧急贷款贴现率下调了125个基点,至0.25%,并将贷款期限延长至90天。在美联储再次紧急降息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国经济仍然强劲,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使得经济增长面临风险,因此需要及时采取行动,来支持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但对疫情和恐慌的短期作用不大,周一亚市早盘,美股股指期货持续下行,亚太及欧洲股市也大幅下跌。关键还得看疫情本身是否出现得到控制的任何迹象,而不是现在的越来越多的国家扩散、更多重要人物被感染、各国进一步关闭边境。。。所以因为未来充满了“未知数”导致恐慌被放大。尽管从长期看,根据历史的经验,美股如此短期急速的下跌,叠加货币和财政刺激的系列措施,一般市场有望在几周至几个月内得到逐步恢复。(当然,前提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2,A股成为避风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避险资产


上周全球股市大跌,虽然A股相对抗跌,但仍旧有大量外资持续流出中国(其中周一、周五两天当日逃离均超过100亿):


A股被外围市场“拖下水”,耐心的熬吧!

数据来源:wind,2020.2.3--3.13


周一(3月16日)外资也是继续撤离,北上资金今日净流出近90亿。


外资流出的主要原因在于:海外机构投资人的资产配置分为战略配置和战术配置。


战略资产配置是长期的资产配置,一般至少在3-5年的区间上做调整,关注的是市场长期的投资回报和风险特性,并不关注短期事件和情绪的影响;


而战术资产配置,关注点是如何在长期配置的基础之上,更好抓取短期的机会,规避短期市场风险。对于战术配置,不同的资管机构采取的投资流程和策略各不相同,有一些是按固定时间区间(比如每月)做调整,另一些则是根据市场情况和既定的止盈止损目标不定期调整。


所以我们看到但北上资金每日每周的资金流入流出,更多是后面一种的战术配置资金的波动。新冠疫情会导致这些机构投资人削减全球的权益类资产的配置,A股受波及,我没看到一些资金流出,但中国领先全球控制住疫情,伴随外围稳定,北上资金长期配置A股但趋势不会改变,战术性资金的重新低吸也仅仅是时间问题。


近期,很多人开始喊,A股现在已逐渐成为一种避险资产。确实,我们控制疫情较快,我们采取了大量有效的政策进行了“对冲”,我们还有很多政策工具。A股本身的估值不高,抗跌性也更好。随着外围流动性增强,特别是进入到零利率的边界时,大量的套利资金也会涌入中国。


但是也要提醒的是,金融市场会有传染性的。如果海外疫情失控,美国、欧洲经济需求大幅衰退,那么不排除中国面临疫情二次输入的风险,以及对我们经济和金融市场传染的风险。海外疫情进一步扩散,回国的很多,输入性风险加大;海外金融动荡、经济衰退,同样不能使中国独善其身。


所以说,A股不可能走出“独立行情”,但确实在全球来看,配置价值是更高的(收益空间不差的情况下,波动还相对会有限)。


三、盘面分析


1,上证指数


上周我们提到,在外围市场仍难言稳定(这个稳定,一是指疫情从高峰回落、扩散局势得到控制,压制住恐慌;二是市场对全球经济的预期转好,这可能需要更多的各国协同行动,改变大家的悲观预期)下来以前,这种“大涨大跌”的拉锯局面仍难以改观。


另外我们也说到了,在发生重大危机时,如果我们看不懂市场了,那么第一件事就是,适度减减仓,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冷静看看市场到底在发生什么?外围市场,可能不仅仅是疫情那么简单,有可能疫情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的魔盒,十几年没有发生过大的金融危机后,一些微妙的恐慌正在以“比新冠肺炎更迅猛的速度”在金融市场传播,而我们同样看到,相关政策制定者似乎毫无准备、或者说根本没有政策工具,这才是最可怕的。


对于想急迫抄底的人,我们上周也提醒,“抄底也不需要那么急迫,要慢慢来”。如果是仓位轻(低于3成),抄底问题不大。如果很重了达到半仓甚至更高了,可能你需要再等等,或者至少一步步来、不要一步到位。如果仓位过重,你反而需要逢反弹适度减点仓。


A股被外围市场“拖下水”,耐心的熬吧!

时间周期2019.8.1-2020.3.16,日图


现在从技术面看,沪指在黄色的年线附近反复拉锯后,选择了向下,当然这里主要也是受外围市场无底线下跌的“拖累”。现在任何的预测已经没有意义,我们需要的,一是信仰,也就是A股在3000点以下中期配置价值凸显。二是祈祷外围疫情柳暗花明,别因为恐慌酿成史无前例的一次金融危机,或者大家足够理性的去重新审视疫情究竟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在政策干预的积累效应和对疫情的反应逐步钝化后,市场情绪终于向理性的方向转化。


操作上仓位估计很多人都很重了,就只能干看行情了,少看点行情,耐心等待反弹。还有子弹的,也能承受一定风险的,也建议慢慢来,不要一次性打光子弹,毕竟底在哪里谁也不知道。一旦市场稳定些了,遍地都是金子,根本不需要急于去抄底。而对于保守型投资人、短期的钱,建议暂时离场观望。


四、交易指导


接下来这部分是好买研究部的观点,供大家分享。


1,偏股基金


海外疫情升级目前仍是全球股市关注的焦点因素,国际市场上周的表现创下各项记录,美股单周两次深跌触发熔断,周末又大幅反弹逾9%,日本及欧洲主要国家指数周跌幅在15%-20%左右,VIX阶段性升至08年危机以来最高水平 。受海外疫情继续升级、油价大幅下跌、A股市场同样不能完全避免,但下跌幅度相对海外市场来说较小,上证综指震荡收跌-4.8% ,两市成交较此前也有所下滑。


整体来看,A股的核心逻辑来自于国内,疫情影响在国内已逐步控制住,企业复工情况正有序的好转,虽然说无论是之前出炉的金融数据,还是即将发布的投资,消费,进出口数据阶段性都会承受压力,但这部分的预期对市场的影响已经部分Price in,同时现如今中国的经济已经更加以来内需驱动,进出口占GDP的比重从2007年的8.6%下滑至2018年的0.8%,整体A股上市公司海外收入占比也相对有限,往前看,我们认为未来一个阶段国内流动性宽裕趋势不变,同时国内政策也仍在不断加码,未来政策空间依然较大,中国经济也将率先企稳回升。


另外资金面上,3月以来,主动型公募基金仍保持较高的发行热度,ETF在近期市场大幅波动期间也保持了净申购的态势,同时在疫情背后全球市场的动荡,本质上也反映了全球优质资产的缺失,全球投资者此轮风险资产集中抛售后,再配置的过程中,A股的权重料有望明显上升,叠加目前A股核心宽基指数的估值水平仍处于中枢偏低的位置,我们认为A股中长期的配置价值仍然较高,但需谨慎疫情在海外扩散后向国内反输入的情形。

免责条款:本文内容为基于公开资料研究完成,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

欲知更多的精彩内容,请关注好买商学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