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建設銀行濟源分行天天“3.15”


疫情期間,建設銀行濟源分行天天“3.15”

濟源市廣大金融消費者朋友們:

一年一度的3·15來了,但新冠肺炎疫情還“沒走”,建設銀行濟源分行結合濟源疫情防控實際,依然組織轄內各營業機構在網上開展以“權利·責任·風險”為主題的“金融消費者權益日”活動。要求相關部門、全轄各機構針對疫情期間社會公眾的實際需求,普及個人徵信業務網上辦理、防範電信詐騙、非法金融廣告的識別方法和被非法金融廣告誤導的救濟途徑等知識,幫助金融消費者足不出戶享受金融服務,提升風險責任意識和風險管理能力,切實守住金融風險底線,構建和諧的金融消費環境。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人民銀行 財政部外匯局等五部委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出臺了金融對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的30項措施。各銀行業金融機構也都根據通知出臺了具體落實金融支持防疫的各項措施。

為落實金融支持防疫的通知,建設銀行濟源分行出臺了金融支持防疫的規定:1、對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醫生、政府公務人員等相關人員和疑似或確診客戶,推出利率低、額度高,秒申秒貸的“快貸”產品。2、對疫情防控全產業鏈及受疫情影響的小微企業提供“雲義貸”專屬服務,擔保方式多樣,利率優惠,靈活滿足企業融資需求。 3、對受疫情影響嚴重,到期還款困難的企業予以展期或續貸。4、開展"惠貸款 送保障"小微企業主權益贈送活動,小微企業貸款企業主可免費領取包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保險責任的意外險。

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的以上通知,解除了基層防疫人員及受疫情影響的廣大金融消費者的後顧之憂,保障了廣大了金融消費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了切實維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們濟源建設銀行積極響應人民銀行濟源市中心支行中心的號召,切實做好疫情期間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為此我行向濟源廣大金融消費者發出如下倡議:

 一、 充分運用我行防疫“綠色通道”

目前,我行的遠程金融服務體系已經比較完備,濟源廣大金融消費者可通過我行的官方網站(中國建設銀行網站)、APP客戶端(中國建設銀行手機銀行)、客服電話(95533)等渠道能方便的查詢各類金融信息,辦理大部分個人金融業務,建議您充分運用各類線上渠道居家查詢信息和辦理業務。

對於需要查詢個人信用報告的廣大金融消費者,除辦理信貸業務需要在我行查詢外,為避免現場查詢可能帶來的人員聚集情況,建議登錄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網( www.pbccrc.org.cn),通過互聯網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臺查詢。

二、辦理金融業務選擇延後或錯峰

建議退休人員儘量延後到銀行查詢、領取退休工資。企業及務工人員儘量選擇延後或錯峰辦理金融業務。目前我行定期存款自動延期至3月底,保障了您的資金收益。如確需前往金融機構營業網點現場辦理業務的,可優先選擇ATM機等自助服務設備辦理業務。在現場支付結算過程中,建議多采用掃碼支付等非接觸式方式進行。

三、切實做好個人防疫措施

面對即將迎來的復工返程高峰,對於前往金融機構營業網點現場辦理業務的,請切記全程戴好口罩,勤洗手、減少和陌生人交談,並按照濟源市公共場所實施佩戴口罩的控制措施要求佩戴口罩。建議您儘量選擇步行、騎行、私家車等方式前往;在營業網點辦理業務時,請自覺接受營業網點的防疫措施,配合工作人員的引導、疏導,避免人員聚集和長時間逗留;回到家後,立即採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四、謹防發“疫情財”的電信詐騙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採取假借疫情募捐、兜售防疫用品、冒充航空或鐵路客服人員提供退改簽服務、冒充醫療機構謊稱異地家屬感染肺炎疫情、冒充班主任以“推遲開學”、“線上培訓”需要繳納相關費用為名等方式進行金融詐騙。請您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在涉及銀行卡轉賬、匯款等操作時要提高警惕,多方核實對方身份,不向他人透露個人信息、銀行卡密碼、驗證碼等個人敏感金融信息,認準正規捐贈渠道進行愛心捐助,通過正規平臺和渠道購買防護器具和消毒用品,通過官方渠道諮詢航空公司、鐵路集團等的退改簽辦法,謹防上當受騙。如發現有藉助疫情的網絡金融詐騙行為或線索,請及時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您可通過人民銀行推出的《錢袋子保衛戰》微信小遊戲,提高金融知識水平,防範金融詐騙。

五、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疫情防控期間,如果您有金融服務相關問題需要諮詢,或認為您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需要向金融機構和金融監管部門投訴的,建議您優先通過電話、網絡等非接觸方式提出,以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聚集,做好疫情防控。

廣大金融消費者朋友們,疫情防控關乎每個人的生命健康,需要每個人的共同努力。讓我們同德同心,共克時艱,擁護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為了幫助更多人,請您積極轉發,對您的轉發我行深表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