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应聘老师的邀请,面试必须准备5个学生信息,这合理吗?

小高随手拍


这个不合理,有点空手套白狼的感觉。

面试其实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企业在选择面试者考察能力,价值观,态度,知识是否符合岗位及企业的要求。而求职者也在选择企业,选择企业的岗位,职业发展,行业地位,企业成熟度,薪资福利等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求职者在求职的过程中一定要慎重避免被欺骗。


兰静玄之


这样的学校,题主还是不要去应聘了。学校的做法,不仅不合理,而且涉嫌违法。

应聘老师,面试需要准备学生信息,我还是第一次听说。题主所说的学校,应该是民办职校或技校吧。如果是的话,那就“合理”了。看完我的分析,自然一切都明白了。

1.学校想要的,不是老师,而是学生信息

学校的这种做法,目的何在?很明显,就是想要学生信息。

民办院校,虽然叫学校,但本质还是企业。企业最大的目的是什么?盈利,直白点说就是挣钱。学校能不能挣钱的关键,就在于招生数量。招生火爆,自然财源滚滚来。招不到学生,学校可能都会倒闭。

招生的路子,无非是两个词:全面撒网,精准出击。

所谓全面撒网,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拿到某个地区的学生信息,然后挨个打电话“推销”。

所谓精准出击,就是联系到初中、高中的老师,特别是毕业班的班主任,请他们提供学生信息。特别是那种成绩不好、升学无望的学生,是民办院校的“最爱”。

无论哪种方式,都要有学生信息。而信息的获得,绝对不是免费的。网上经常有非法买卖学生信息的案例,信息卖给谁了?要么是辅导机构,要么就是这种民办院校。

题主去应聘,等于给学校白送了5条学生信息。作为学校,何乐而不为呢?

2.提供学生信息,属于违法行为

学生的信息,属于个人隐私,受法律的保护。如果未经当事人同意,提供给他人,则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者,则构成犯罪。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刑法》中是怎样规定的。

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如果题主按学校的要求,准备并提供了学生信息,就等于“助纣为虐”。幸亏学校要求的数量不多,不然的话,题主就要被学校推入犯罪的深渊了。

3.题主不要去了,去了也是白跑一趟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凡是投简历的,学校都应该发了面试邀请。所谓的面试,估计也只是走个形式。因为他们首先关注的,是你能否带来学生信息,至于你的个人素质,恐怕他们不会太在意。

面试的结果,无非是两种。一种是告诉你,回去等电话通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一种是录用你,让你跟着他们一起招生。信息收集到了,招生也需要人手啊。

结语只有一句话:想面试,先违法,这样的面试不能去。


三石学堂


要得到任何一个职位,必须经过面试这一关,短短几十分钟的面试也许就决定着你的职业生涯,当你接到企业的面试通知电话后,应该做什么呢?这里,不妨看看以下几点建议。

至于学生信息的事,不能断章取义的觉得是套。也有可能人家看看你是否还清晰的记得自己之前学生。

一、接到面试通知电话时一定要问清楚应聘的公司名称、职位、面试地点(包括乘车或开车的路线)、时间等基本信息,最好顺便问一下公司的网址、通知人的姓名和面试官的职位等信息。最后,别忘了道声谢。这里提醒大家,尽量按要求的时间去面试,因为很多企业都是统一面试,如果错过机会可能就错失了。

二、上网查一下该公司的相关背景和应聘职位的相关情况。

三、公司背景包括企业所属行业、产品、项目、发展沿革、组织结构、企业文化、薪酬水平、员工稳定性、发生的关键事件等,了解越全面、深入,面试的成功率就越高,同时,也有助于对企业的判断(人才和企业是双向选择的关系)。

四、应聘职位情况包括应聘职位的职位名称、工作内容和任职要求等,这一点非常重要,同一个职位名称,各家企业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了解越多,面试的针对性就更强。

五、在亲友和人脉圈(包括猎头)当中搜索一下有没有熟悉、了解这家企业的,他们的感受或了解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如果有熟人关系(无论直接或间接),能说上一两句话起码同等条件优先是可以肯定的。有熟人好办事绝对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六、这里要说明的是,去招聘会或网上投简历时,最好有个记录,包括应聘的企业和职位、哪份简历投的,哪些企业招聘会上做过简单面试,面试官是谁,面试内容是什么,提过多少待遇要求等等。在接到面试通知时,马上查看一下。

七、如果是应聘高管职位,最好能了解一下老板的相关背景和个性风格等(一般事情下,老板肯定是面试高管的最后一关)。笔者在面试猎头职位候选人时,就有很多候选人询问老板的年龄、性别、籍贯、风格,甚至成长背景等情况。

八、学习一些实用的面试技巧。关键要在3-5分钟内如何做自我介绍、如何尽可能展现自己的优势和实力,给面试官一个选择你的理由。对一些常见的面试问题要有应对的准备。最好能做个模拟面试演练,在亲友中找个在企业做经理或hr的做个现场评判,提提建议,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这里要说明的是,一个简要而优势突出的自我介绍非常重要。

九、除了专业、经验和敬业等通用要求外,不同的职位类型有不同的侧重要求。比如,营销类职位侧重沟通力、客户拓展力、机敏性;财会类侧重严谨度、原则性;技术研发类侧重逻辑性、专业性;企划、创意类职位侧重策划力、思维的发散性;工程类侧重执行力、实操性;人力资源类侧重亲和力、沟通力、推动力;行政服务类侧重服务性、热情度和细致度;而中高层管理类职位则侧重认知的高度、领导力、协调整合力等。


张犍槌李木鱼


接到应聘老师的邀请,面试必须准备5个学生信息?!

很显然这是企业方的一个非常不合理的要求,有很大的可能性是通过大规模撒网面试的方式来变相获取生源信息。作为企业,招聘老师,审核的重心应该是看应聘者本身的资质,而不是含沙射影对应聘者带来的生源信息有要求。

如果企业把生源信息当然是面试的一个必要条件的话,可能企业知只是吧应聘者当成了一个招生的工具,他们缺乏的可能并不是老师,而是生源,这样的企业也是没有必要去浪费时间的了,相信真正有实力的教育企业也是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招生的。

企业质量参差不齐,还希望大家擦亮眼睛,不要在没有价值的企业身上浪费自己的时间。



乡下妹青青在韩


谢谢提问。看到这样的要求,确实感觉挺奇葩的。首先,一个正规的全日制学校,教学和招生应该是分开的。招生会有专门的招生办公室和招生专员去做。若是你应聘招生专员的话,把搜集信息当做能力去考察也可以理解。但我相信,既然你提出这个问题,那么你应聘的职位一定是教学岗。

提出这种要求的学校,首先,会给人一种不正规的感觉。优秀的人才听到这种要求,估计也不会去了(优秀的人不是找工作,而是选工作)。所以,即使你在里面工作也不会和优秀的人才交流提升,渐渐地会让自己变得平庸。其次,既然提出让你搜集学生信息,相信这个学校平时的管理也是极其混乱的,招生、后勤和教学等不会有明显的界限。虽然你应聘的是教学岗,相信在里面啥都要干。这会分散你大部分的精力,让你不能专心教学,管理班级。最糟糕的可能是这个学校制度建设很差,大部分都是人治,而不是用制度在管理学校。这种管理环境下,你在里面工作不知道该听谁的,任何比你大的领导都有可能去指挥你,最后把你搞的身心俱疲。

所以,这样的学校,建议跟他说拜拜!





润物细无声


显然不合理,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小型辅导机构,私立学校。迫于招生的压力,靠前来应聘的老师来扩大招生。建议遇到这种情况慎重考虑。正规的机构或学校招生都是有一套完善的流程和渠道。不会通过这种挖墙脚的方式来做。一旦进入这种机构,恐怕以后老师也会担任起招生专员的角色。


在路上不停的奔跑


这是企业的一种面试连带招生行为,没有什么合理不合理,只要你觉得学校靠谱,对自己对大家没什么影响,不妨去试试。

不知道复试是不是要的学生信息名额会更多。

如果觉得学校不靠谱,最好就不要去了,免得浪费时间。



文墨绘学


这是很多企业的套路

企业发布招聘信息,不一定是要招聘,而是为了解决问题,面试的时候让面试者解答

你遇到的问题一样,这个机构就是想要学生,又不想花钱做宣传,让人资到处发招聘广告,到最后,他们去联系学生了,一切跟你没关系了。


尕护林


这种应聘肯定是假的,假借招聘收集学生信息,你不会被聘,但他们从你那里得到的学生信息就成了这些人的后续推送信息的精准客户,有很多在电视台播出的创业和选秀等也是一样。


仁人有责1


虽然说这不合理,但这的确是现实中为谋求利益的一种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