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要正着读 ,文士要反着读的“回文”宋代神奇诗!

才女要顺着读, 文士要反着读的宋代“回文奇诗”。宋代无名诗人的诗太神奇:正念是妻思夫,倒念秒变夫思妻。这正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精深构思的体现。

顺读《思夫诗》

才女要正着读 ,文士要反着读的“回文”宋代神奇诗!

儿忆父兮妻忆夫,

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

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

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

水隔山遥望眼枯。

才女要正着读 ,文士要反着读的“回文”宋代神奇诗!

倒念《思妻诗》

枯眼望遥山隔水,

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

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

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

夫忆妻兮父忆儿。

中国是诗歌大国,从《诗三百》起,古今诗人的诗歌作品可以说是浩如烟海。能经得起历史考验,并最终能流传后世的诗作可谓是凤毛麟角。比如著名的诗歌爱好皇帝乾隆一生就创作了四万多首诗,但是,能让人记住的还真少有。

宋朝有位小诗人,虽然在历史上籍籍无名,偶尔的一首小诗,机缘巧合下,竟也能成为后世文人诗者所喜爱的佳作。

才女要正着读 ,文士要反着读的“回文”宋代神奇诗!

今天介绍的这位诗人,是个真正的无名小诗人,许多史籍中都寻不见他的踪迹,人们只知道他姓李,名叫李禺,宋朝人,籍贯不详,生平不详,学历不详,创作经历不详……他留给后人的,只有一首名为《两相思》的奇诗。说它奇,是因为《两相思》是首回文诗,而又与其他回文诗不同,它的内容表达,更优于他人。这首诗的奇特之处在于,正念与倒念竟然呈现了相辅相成又相对的情感,正念是妻思夫,倒念秒变夫思妻。

回文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体裁。唐代吴兢在《乐府古题要解》中对回文诗的定义是:“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有人曾把回文诗当成一种文字游戏,实际上,回文诗也能也大作品。所以有人才说,“回文诗反复成章,钩心斗角,不得以小道而轻之”。

才女要正着读 ,文士要反着读的“回文”宋代神奇诗!

正因为回文诗有着如此品格,历来都有不少大诗人对回文诗衷爱有加。比如宋代文豪苏东坡,就十分喜作回文。苏东坡的《题金山寺》就是一首意境辽阔的回文诗。其诗曰:

顺读 《题金山寺》

潮随暗浪雪山倾,

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

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

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

碧峰千点数鸿轻。

才女要正着读 ,文士要反着读的“回文”宋代神奇诗!

倒念 《题金山寺》

轻鸿数点千峰碧,

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

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

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

倾山雪浪暗随潮。

这首诗是苏轼外放为杭州通判期间逗留镇江时所作。那一天,路过金山寺时,苏轼被那里的美景所吸引,提笔写下了这首正反都是表达金山寺美景的巧诗,借景抒情,表露了自己的心志。

才女要正着读 ,文士要反着读的“回文”宋代神奇诗!

回文诗最早是描写闺密怨的,多是表达女子对离家远游者的思念之情的,所以,回文诗又被称为“爱情诗”。

才女要正着读 ,文士要反着读的“回文”宋代神奇诗!

有的回文诗,正念反读,表达的都是同一个内容,所以,有时就显得过于“平淡”。而李禺的这首回文诗,顺读倒念,空间和人物角色亦随之转换,乾坤相对相融,表达的也是截然不同的男女主题,又都是“爱情”的内容。这正是它与其他回文诗的不同之处。正读是《思夫诗》,倒读是《思妻诗》,合起来就是《两相思》。这是一首千古奇诗,无论正读反读,都是古今传诵的名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