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之者尚精

我才情也淺薄,不能保證日日更新,更不能保證文章的質量。只希望略有心得,跟大家分享。

孫過庭《書譜》中有這麼一句話:“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這是講書法臨摹的,學書者要細心觀察每個字每個筆畫的位置、方向、長度、形狀、質感等等,先讀好帖,再臨寫,爭取跟原帖一個模子一樣,形神酷似才好。

在文化學習當中,我往往強調讀書和思考。我觀察那些學習困難者,基本上都是不會讀書的人。不會讀書,更不會思考。通常我們說,不轉軸是也。

怎麼辦?

我的意見還是家長和老師一起努力,教孩子讀書,教孩子思考,要隨著孩子的節奏,陪伴孩子成長。

讀書,學校的教材要研讀,自己在書店買的閒書要瀏覽。這是兩個不同的讀書狀況,要區分開。對於教材,要研讀,這是關鍵。讀書不細緻,就沒有思考,也沒有意義。

如何研讀?最起碼要學會咬文嚼字,真正弄懂知識的基本內涵和作用。如果理解不來,死記硬背是不可缺少的環節。捨不得下功夫背教材,那就不叫研讀。背下來的好處太多了。腦子裡裝了不少知識,儘管一時沒有消化,不知哪天機緣成熟,觸類旁通,豁然中開,山河大地,盡為我用。捨不得下功夫背點知識,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永遠等不到機緣成熟的那一天。

老師按照教學大綱的進度走。跟不上的學生,要詳細自己,只是一時跟不上,所以堅定信心,永不放棄。按照自己的節奏來,知識學到哪裡就到哪裡。要把自己掌握的知識,按照自己理解的邏輯,組織出來一個知識的網絡。一點一點向新的知識方向延伸,擴展你的網絡世界。就好比牛有四個胃,不停地反芻。孔子說了,“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這離不開勤奮。最可恨的某些學生,到處尋找學習的秘籍,好像有什麼捷徑似的,拿過來就可以用上了。其實所謂捷徑,都是一條最艱難的路。知識的速成,都是騙人的。所有的知識,經過自己的思考,變成自己的血肉和精神,那才是每個人終身受用的財富。

迴歸教材,仔細研讀,認真思考,及時複習。不要管考試的分數,只管學習中的快樂。如果把一本教材讀薄了,讀出筋骨脈絡來,恭喜你,已經入門了。一通百通,我相信,會讀書的人,可以學好任何課程。無論是數理化還是語史地,學好這些學科,都落實在讀書上。“察之者尚精”,讀書不細緻,別說會讀書;“擬之者貴似”,做題跟例題邏輯對不上,別說會做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