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饮食文化很悠久,那么举行宴会时如何排座次呢?

天地人胆


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千百年来,中国都将”知礼”“懂礼”视为世代相传的优良民族传统。餐桌文化对礼仪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从餐桌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也是学识修养和价值的体现。

较为正式的宴会在开始之前都需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准备之一,就是要安排坐席的次序。不同的情况,座次的安排也有所不同。合理的座位安排,不仅可以体现来宾的身份地位,主次尊卑,还可以传递的主人给予对方的礼遇尊敬。因此,安排座次是宴会开始之前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中餐宴请时,我们经常采用圆桌布置菜肴,酒水。排列圆桌的尊卑次序,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由两小两桌组成的小型宴请,而这种情况又可分为两桌横排和两桌竖排。当两桌横排时,桌次是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当两桌竖排时,桌次讲究以远为上,以近为下。这里所讲的左右远近,都是以正门作为参照而言的。

第二种情况,是由三桌或三桌以上所组成的中型或大型宴请。在安排多桌宴请的桌次时,除了注意“面门定位”,“以右为尊”等基本规则外,还应兼顾各桌之间的距离,以及与主桌的距离。通常,离主桌的距离代表着桌次,越近越高,越远再越低。在安排餐桌时,除去主桌可以略大以外,其他所用桌子大小和外型都要基本一致,为了确保在宴请时赴宴者及时、准确的找到自己所在的桌次,可以在请柬上注明对方所在的桌号,并在宴会厅入口悬挂宴会桌次排列示意图,安排引导员指引来宾按桌就坐,或者在每张餐桌上摆放桌次牌。

宴请时,同一餐桌上的排列位次有以下四种,它们往往相辅相成。

1.主人应在主桌就坐,并且要面对正门。

2.在大型宴请中,每桌都需要有一位代表人。他的位置一般与主人同方向,有时也可以面向主人。

3.应由距离该桌主人的远近而定尊卑,以近为上,以远为下。

4.客人与该桌主人之间的位置关系亦可作为尊卑判断,中国讲究右为尊左为卑。

另外,每张餐桌的用餐人数应限在十人以内,否则不仅容易拥挤,更是容易照顾不周而显得失礼,并且人数最好是六人、八人、十人等偶数。

根据上面四个排位的方法,圆桌的位次的具体排列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每桌只有一个主位,即只有一名主人。主宾在右侧就座,每桌只有一个谈话中心。

2.每桌有两个主主位,主人夫妇在同一桌就坐,以男主人为首,女主人其次,主宾和主宾的夫人分别是男女主人的右侧就座。 这样,每桌就从客观上形成了两个不同的谈话中心。

假如遇到主宾身份高于主人的情况,也可以安排其在主人位子上就座以示尊重。

座位的位序中也大有讲究:

中座为尊:三人一同就餐时,居中者地位高于两侧之人。

右高左低:两人并排就座时,以右为上座,以左为下座。这其实是因为中餐上菜的方向多为顺时针,居右者比居左者受到更多的优待。

观景为佳:高档的餐宴中,主人大多会为宾客们准备高雅的演出和优美的风景,此时则以观赏角度最佳处为上座。

临台为宜:宴会厅内若有专用的讲台,则应该以最靠近讲台的餐桌为主桌,若无讲台,则一般以背临主要画幅的餐桌为主桌。

面门为上:用餐时,依照礼仪惯例应以面对正门者为上,背对正门者为下。

各桌同向:如果是宴会场所,各桌主宾都应与主人的方向保持一致。

为了便于来宾正确地在自己的餐桌和座位上就座,除应安排招待人员进行引导外,还应在每位来宾的座位上,事先摆好来宾的姓名座位卡。举行涉外宴请时,座位卡应以中英文书写,按照惯例,中文在上面,英文在下面,必要时座位卡应两面书写。

中国人通常会通过分配座位,暗示谁对自己最重要。邀请人可以指定客人的座位。自己的部下或晚辈也可以被安排在比自己更重要的位置上。

以上是我个人的分享,不周之处请大家多多指点。


文化小小生


中国的饮食礼仪中(坐在那里非常重要(主座一定是买单的人(主座是指距离门口最远的正中央位置(主座的对面坐的是邀请人的助理(主宾和副主宾分别坐在邀请人的右侧和左侧,位居第三位,第四位的客人分别坐在助理的右侧和左侧(让邀请人和客人面对而坐(或让客人坐在主桌上都算失礼,中国的文化是不让客人感到紧张

中国人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而在西方,右为尊,左为次。一般的宴会,除自助餐、茶会及酒会外,主人必须安排客人的席次,不能以随便坐的方式,引起主客及其他客人的不满。尤其有外交使团的场合,大使及代表之间,前后有序,绝不相让。兹就桌次的顺序和每桌座位的尊卑,分述如次, 以供读者参考。

一般家庭的宴会,饭厅置圆桌一台,自无桌次顺序的区分,但如果宴会设在饭店或礼堂,圆桌两桌,或两桌以上时,则必须定其大小。其定位的原则,以背对饭厅或礼堂为正位,以右旁为大,左旁为小,如场地排有三桌,则以中间为大, 右旁次之,左旁为小。






春天希望的种子


  • 中国宴会的桌子一般是圆桌,大家喜欢围坐在一起热闹地吃喝。正对门的位置是最上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座。主座旁边是偏座。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主人一般要坐在主座位置。但是很多时候,主人安排年长者或是地位较高的人坐最上坐,而自己则坐在主座的右边(主宾位)。这样既表示主人对客人的谦虚尊重,也方便服务旁坐的人吃菜喝酒。
  • 其他男客人则分别从最上座开始往两边排座,秉承着右为尊,左为卑的原则。如果男女客人都有的时候,女客人则一般从背对门的那个座位开始依次排开而坐,比如家庭聚会,有男女主人共同招呼客人的话,男主人坐在主座(正门对着的位置),而女主人(副主人)则坐在背靠门的位置,男女客人则从男女主人的两边依次排开来坐,并以右手为上,把较为重要的客人安排在男女主人的右边,并且尽量把熟悉的人排的位置靠近一些,可以使宴会轻松愉悦。
  • 中国人上菜也是按顺时针上的,菜会先到主座的右边,这也大概和右尊左卑的传统有关吧。此外中国的宴会大都是男女分开来坐的形式,男女一般不会穿插来坐。当宴会不只一桌宴席的时候,桌子的排列也是有讲究的。如果是两个桌子的宴席,以面对门为方向横排桌子,则右桌为尊;以离门远近来竖排桌子,则远桌为尊。由此我们也不难解释,很多饭店的雅间有两个桌子,为什么靠里的桌子会略大于靠门的桌子的情况了。当宴会有多桌宴席的时候,比如婚礼、酒会,主桌除了可以按上面所说的右为尊或远为尊的要求排列之外,还可以把主桌放置在所有桌子中间,其他桌子与主桌离得越近,代表座次越高。两桌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这样对客人和服务人员都比较方便。主桌和其他桌子的桌布等装饰品最好也能按同样的方向摆放,这样看起来比较协调。
  • 入座的时候,主人最好提前招呼客人,帮客人安排座位。客人也应该听从主人的安排,以免坐错位置,尤其是年龄或辈分较小的人最好等其他客人都就坐之后,自己再入座。一旦入座之后,大家一般不会随意地挪动板凳或离开席位,除非是有电话响或者其他特殊情况时,要跟桌上其他客人礼貌地道声歉,再离席。

茶马古道上的文化


饮食文化随时可见,但中国的饮食文化是特别蕴厚而悠久的。

中国的饮食礼议文化号称始于周公,千百年来的演进,终于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饮食进餐礼仪文化,是古代饮食文化礼制的继承和发展。

其实,古代代的饮食文化礼议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而现代饮食文化礼议简化为:主人(东道主)与客人了。

然而,从古到今,因为卓具的演进,所以,宴席座位的排法也相应的变化了。总的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但家宴首席以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

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若是圆卓,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为宜。

如果为特大宴会,卓与卓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上下级),亲疏分坐为宜。








天地人胆


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座次,因为座次是分别尊卑的重要标志。都有关于座次尊卑的规定。如《仪礼·士昏礼》中的夫妻对席礼,夫坐东面西,妻坐西面东,这一座次就表示夫尊妻卑。

作为现代人你只要记住这个,最年长的坐在正东,他的左边坐平辈稍年轻的,右边再次之,左比右尊贵。


未能与时间和解


你好,我是乡村教师程先生,很高兴能受邀回答你的问题,在下水平有限,回答不周还敬请谅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饮食文化便是期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热情好客的传统,宴会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食礼中最重要的一项。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有变化。小时候家里来了客人,要先让客人入席,然后敬为上座。而懂事的客人一般都会推辞,拉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坐在上首,几人拉拉扯扯其实都心知肚明,最后年长的客人"勉为其难"的坐在上首,座次"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家庭宴请,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请客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都不能动手,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再饮。更讲究的,如果来报有人来,无论尊卑地位,全席之人应出迎。

排座次在官场中更是举足轻重,弄好了领导欢喜,下属高兴。甚至可以借机上位,升官加薪。弄不好领导生气,你就等着穿小鞋吧。如果真要举行宴会,最好请懂行的给你进行安排,以免出现不愉快的场面。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农民程先生


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两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若为八仙桌,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主人应该提前到达,然后在靠门位置等待,并为来宾引座;被邀请者则听从东道主安排入座。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老板出席,应该将老板引至主座,然后请客户最高级别的坐在主座左侧位置,除非这次招待对象的领导级别非常高。

具体的可以按照以下桌次顺序:

同时,也可以这样:

也可以这样按照中餐宴席的座次排列:

附:西餐宴席座次排列


金发财113


煎炒烹炸、色香味是饮食文化,长幼尊卑、排座次不是饮食文化,而是礼文化。

要说悠久,代表着等级制度的礼文化远比饮食文化悠久,不要说宴会,即使吃个瓜的姿势都有细则规定。

《礼记》中的某条某款:为天子切瓜,削皮后要切成四瓣,再从中间横断,用细葛布盖着呈上去;为诸侯国的国君切瓜,削皮后把瓜切成两半,再从中间横断,用粗葛布盖着呈上去;给大夫只削皮就够了。士和庶人自己削瓜,削皮后把瓜蒂去掉直接咬着吃。

吃瓜算不上什么饮食文化,猪也是直接咬着吃的。但切成几瓣、用什么布料盖着,这绝对是人类特有的文化。

文化归文化,但这与后厨的刀功和葛布编织工艺无关,只与谁享受哪个规格的待遇有关,因此这不是饮食文化而是礼文化。

认识到这一点,如何排座次的指导思想就会很明确:屁股的位置比嘴的位置重要。剔除诸如离最贵的菜最近、离厨房近、上厕所方便、逃离灾难快捷等一切与饮食文化和实用价值相关因素,一切从等级、地位、身份、身价出发,综合并精准的计算权重值降次排列。

至于一号的位置由当地习俗或酒店服务员指定。


欧比旺罗克


据小布所知,中式宴会多使用圆桌,每张餐桌上的具体位次都有主次尊卑之分。

如果是多桌中餐,宴会的主人应该坐在主桌上、面对正门就座;同一张桌上距离主人相同的位次,排列顺序讲究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同一张桌上位次的尊卑,根据距离主人的远近而定,以近为上,以远为下。

在举行多桌宴会时,则每张桌上都有一位主桌主人的代表,作为各桌的主人,负责照应客人,其位置一般应以主桌主人同向就座,而其两侧的座位是留给本桌上宾的。除非受到邀请,赴宴者也不宜去坐。安排就餐人数一般应限制在10人之内,并且以双数为好。



布依绣娘


举办中餐宴会一般用圆桌,每张餐桌上的具体位次有主次尊卑之分。宴会的主人应坐在主桌上,面对正门就座;同一张桌上位次的尊卑,根据距离主人的远近 而定,以近为上,以远为下;同一张桌上距离主人相同的位次,排列顺序讲究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在举行多桌宴会时,各桌之上均应有一位主桌主人的代表,作为 各桌的主人,其位置一般应以主桌主人同向就座,有时也可以面向主桌主人就座。每张餐桌上,安排就餐人数一般应限制在10个人之内,并且为双数,人数过多, 过于拥挤,也会照顾不过来。

在每张餐桌位次的具体安排上,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①每张桌上一个主位的排列方法。每张餐桌上只有一个主人,主宾在其右首就座,形成一个谈话中心。如图:

②每张桌上有两个主位的排列方法。如主人夫妇就座于同一桌,以男主人为第一主人,女主人为第二主人,主宾和主宾夫人分别坐在男女主人右侧,桌上形成了两个谈话中心。如图:

如遇主宾的身份高于主人时,为表示对他的尊重,可安排主宾在主人位次上就座,而主人则坐在主宾的位置上,第二主人坐在主宾的左侧。

如果本单位出席人员中有身份高于主人者 ,可请其在主位就座,主人坐在身分高者的左侧。

以上两种情况也可以不作变动,按常规予以安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