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點大廚教您包子的做法,皮薄餡多,個個鬆軟可口,巧媳婦必學

包子是咱們的傳統美食之一,不同地方的做法略有差異。但是殊途同歸,最後做好的包子,都是要求包子皮鬆軟彈牙,餡兒要鮮嫩多汁。很多人做的包子皮塌坑發硬,餡兒也不好吃。下面大廚教你做包子,把具體發麵的技巧和做餡兒的方法教給你,保證出鍋後包子餡香皮軟,味道超好吃。

麵點大廚教您包子的做法,皮薄餡多,個個鬆軟可口,巧媳婦必學

關於和麵有人喜歡用老面酵,有人喜歡用酵母粉。用老面酵和麵,發麵的時間長,但是容易發酵過度導致口味發酸。所以用老面酵發麵一般要放點鹼面來中和酸味,所以最後面的顏色容易發黃。沒有一定的技術最好不要用這個方法。個人推薦用酵母粉和麵,做法簡單,發麵的速度快,而且顏色白。下面說和麵的具體方法:

麵點大廚教您包子的做法,皮薄餡多,個個鬆軟可口,巧媳婦必學

一般家庭和麵,500克麵粉裡放5克酵母。若是商用和麵,500克麵粉放4克酵母和2克泡打粉。泡打粉能讓面發得更鬆軟,口感更蓬鬆。如果不喜歡泡打粉,可以用白糖代替,效果也差不多。和麵的水溫要在30-40度左右,高溫會讓酵母失去活性。麵粉和水的比例大約是2:1。然後揉到麵糰表面光滑為止。

面和好以後,要開始醒面,醒面的時候也要注意溫度,一般溫度在20-40度之間。若是冬天溫度較低,可以準備一鍋熱水,水溫在60-70度左右,然後放入蒸籠屜,面盆放在籠屜上,蓋上蓋子。營造一個小範圍合適的溫度,讓麵糰快速醒發。

等到面發到兩倍大小以後,拿出來再揉一次,大概揉個3-5分鐘即可。然後就開始做面劑子,開始做包子。包子包好以後,不要著急下鍋,要再次醒發一次。大概15-20分鐘左右即可,讓包好的包子皮再次醒發蓬鬆起來。這就是大家常說的,做包子要經歷兩揉兩醒。

上面是關於包子面的技巧,下面說下餡兒的做法。

素餡兒要保證餡兒的口感鮮嫩程度,但是又不能水分太多,否則容易露湯。這就要求根據不同的食材,做出對應的處理方法。比如說韭菜,要鎖住水分,切好的韭菜要即使加入少許麻油,然後攪拌均勻,讓油鎖住韭菜裡面的水分,吃的時候,口感鮮嫩汁多。

麵點大廚教您包子的做法,皮薄餡多,個個鬆軟可口,巧媳婦必學

如果是西葫蘆,要先脫水。先把西葫蘆切碎以後,用鹽醃一會,捏出來裡面的多餘的水分,然後再放入少許香油攪拌均勻。如果商業的話,用專用蔬菜脫水處理機就可以了。大家可以根據不同蔬菜本身的特點,來靈活運用,做針對性的處理。

在說肉餡兒,肉餡要去腥增鮮,一般的方法是放入蔥姜、五香粉、皮凍之類的。不過有食客吃到薑絲影響口感,所以可以把蔥薑蒜打成汁,然後過濾一下,剩下的蔥薑汁倒入肉餡兒。

然後順著一個方向攪拌,把肉餡兒攪拌上勁兒,讓肉餡充分吸收水分,一直攪拌到呈現膠質感覺就可以了。最後放入冰箱冷藏30分鐘,就可以包了。

麵點大廚教您包子的做法,皮薄餡多,個個鬆軟可口,巧媳婦必學

記住和麵要兩揉兩醒,尤其是第二次醒發。揉麵包以後,面裡的空氣已經排除殆盡,所以要在醒發一次,讓包子皮恢復蓬鬆軟和的感覺。最後包子蒸好以後,不要直接掀開鍋蓋。關火後可以繼續燜了兩三分鐘,讓它自然降溫,防止包子塌坑和回縮變小。

大廚教你做包子,記住發麵技巧和餡的做法,出鍋後餡香皮軟超好吃,上面就是詳細的介紹。喜歡本文,歡迎收藏,有機會可以在家裡試試。若是你也有好用的方法,歡迎留言分享給大家,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