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你最關心的10大問題!

2020年第8篇文章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

我們立刻推送了

提醒各位家長萬萬不要掉以輕心

文章一經發出

便收到熱烈反饋

許多家長在後臺不停發問

疫情当前,你最关心的10大问题!

小編特地整理了大家最關心的10大問題

請專家答疑解惑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希望各位老父親老母親做好防禦

保護好自身的同時

也成為孩子有力的保護傘

疫情当前,你最关心的10大问题!

1 兒童應該怎樣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方式有經呼吸道飛沫傳播及接觸傳播,其中飛沫傳播是主要途徑,近距離吸入患者或無症狀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所形成的帶病毒飛沫極易感染,或通過攜帶病毒的氣溶膠顆粒造成中距離傳播。其次接觸傳播指的是如通過被汙染的手接觸口鼻部或眼結膜,或可能經糞-口途徑而被傳染。

家長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做好防護:

①不要接觸高危人群;

②勤洗手,不要用不清潔的手觸碰口、鼻、眼睛;飯前、便後,外出回家後均需要洗手;

③做好室內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④個人用品嚴格清潔、消毒;

⑤減少外出,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人多的公眾場所;必須外出時,儘量不坐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儘量使用私家車出行,建議戴好口罩。

⑥規律作息,加強營養。

2 兒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有什麼症狀?

流行病學史非常重要,這也是我們識別兒童感染以及診斷的重要依據。

①發病前兩週內有武漢地區或其他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旅行史或居住史;

②發病前2周內曾經接觸過來自武漢或其他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

③發病前14天內曾密切接觸過疑似或確診的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

④居住地有新冠病毒肺炎聚集性發病。

如果您的孩子具備以上4條中的任一條,目前有發熱,乏力、咳嗽,腹瀉、嘔吐等症狀。建議馬上就醫。

3 冬天小孩感冒普遍,

怎樣區分是普通感冒還是新型肺炎?

①首先從症狀區分:感冒主要表現為鼻塞、流涕、打噴嚏。無發熱或僅有低中熱,發熱一般1-2天,病程在3天以內,不伴有肌肉痠痛、乏力等全身症狀。新型肺炎患者輕重不一,輕者可不發病或僅有低熱、乾咳、畏寒等不適,少數病例可有鼻塞、流涕、腹瀉等症狀,部分患者是通過病原學檢測被發現的,因此要求有流行病學史。重症病例多在一週後逐漸加重,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進展至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性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等情況,甚至死亡。

②其次從致病原區分:感冒常見致病病原體為鼻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新型肺炎是由2019新型冠狀病毒引起。

③可以從發病時間來區分:感冒全年可以發病,沒有明顯季節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為2019年底冬季新發病。

4 目前不能預約掛號,

孩子生病該怎樣正確就醫?

如果您的孩子只是輕微的感冒,無發熱,進食、精神狀態良好的情況下不建議去醫院就診;如果碰到急症必須就醫時,建議您先到醫院的發熱篩查處測量體溫,再按照分診醫務人員的安排進行就診。

疫情当前,你最关心的10大问题!

5 病毒來襲,打疫苗時間推遲怎麼辦?

如果是已經接種過第一劑次的疫苗,因為以前接種疫苗後疫苗抗原在刺激機體產生免疫應答的同時,有一部分記憶細胞產生,在遇到同樣疫苗抗原再次刺激時有回憶反應,可使抗體上升,推遲接種或補種疫苗不會影響疫苗的效果。

如果是以前從未接種的疫苗,比如寶寶剛滿八個月,本該接種麻疹疫苗了,結果因為疫情未能接種,此時寶寶體內從母親胎傳過來的麻疹抗體基本消失,如果接觸了麻疹病毒就存在比較高的感染風險,應當等此次疫情平穩後儘早接種。

即使沒有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流行,寶寶們平常也可能因為腹瀉、發熱等原因未能按時接種,各位家長不用過度緊張,等疫情過去後再及時補種即可。

首先,我們應正確界定發燒的標準,兒童口測正常值為36.2~37.3℃;腋溫正常值為35.9~37.2℃;肛溫正常值為36.5~37.5℃。對於3個月以下的寶寶(尤其是28天內的寶寶)出現發熱(腋溫37.5℃以上)就應立即就醫;3月以上嬰幼兒或兒童,精神狀態較好,體溫未超過38.5℃,可以先居家物理退熱,如溫水浴、降低室內溫度等。體溫在38.5℃-40℃,精神反應如常的寶寶,可以使用布洛芬或者對乙酰氨基酚退熱+物理降溫處理;若體溫>40℃以上,或精神差,或出現抽搐者應立即就醫。

再次強調,新型冠狀病毒期間,如果您孩子有發熱,且具備以下任何一項情況時,請直接前往發熱門診就醫。

7 兒童如何正確佩戴口罩?

1歲以下的孩子:

主要以被動防護為主,家長應自覺戴好口罩,儘量減少外出;

1歲以上的孩子:

①口罩大小要適宜,一定要根據孩子年齡大小和臉型選擇適合的口罩。

②口罩顏色深為外側,淺色面為內側,有鼻夾的在上方,切記不可戴反。口罩必須完全罩住鼻、口及下巴,保持口罩與面部緊密貼合,佩戴好後用雙手食指壓緊鼻樑兩側鼻夾,確保貼合皮膚,不漏氣。

③隨時觀察兒童狀態,兒童佩戴口罩會影響呼吸,所以要一定要注意觀察隨時調整。

④注意更換口罩,外科醫用口罩建議4小時更換,醫用防護口罩6-8小時更換。

⑤口罩內外不能交替使用,戴過的口罩,外層會積聚很多灰塵、細菌,而裡層阻攔著呼出的細菌、唾液,因此口罩兩面不宜交替使用。

疫情当前,你最关心的10大问题!

8 口罩才戴一會兒就取下,

是否還能接著用?

原則上不建議重複使用,必要時,用一隻手捏著口罩內側(清潔面)將口罩向內對摺兩次,注意不要接觸汙染面(外側),然後再以口罩中間對摺一次,用口罩的繫帶纏繞在口罩上兩至三圈,再裝入

清潔密封袋中可以繼續使用。外科醫用口罩建議使用時間為4小時更換,醫用防護口罩建議使用時間為6-8小時更換。

9 口罩用後可以直接丟入垃圾桶嗎?

在醫療場所,所有使用過後的口罩均應丟入感染性垃圾桶內。

在家裡,對於普通健康市民(含嬰幼兒)來說,可以直接將口罩丟入垃圾桶內;如果您有咳嗽、打噴嚏等呼吸道症狀,可將口罩取下後用1:99的84消毒液,撒至口罩上進行處理,再丟入垃圾桶內。也可使用密封袋/保鮮袋密封後,再丟棄。

疫情当前,你最关心的10大问题!

10 即將進入開學季,

孩子們該注意些什麼?

①按照國家規定時間返校復課

②應服從學校總體安排

③統一佩戴好口罩

④注意保持手衛生

⑤不共用他人餐具

⑥多喝水

⑦注意咳嗽、打噴嚏的禮儀,咳嗽時用紙巾捂住口鼻,及時洗手;如沒有紙巾可用手肘遮擋,回家後及時更換衣物。

如有不適,及時向老師及家長反映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