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會診紀實|中醫治新冠:因人.因時.因地的診療參考方案

新冠肺炎會診紀實| 中醫治新冠:因人.因時.因地的診療參考方案

小師妹 華醫世界

華醫世界


新冠肺炎會診紀實|中醫治新冠:因人.因時.因地的診療參考方案

圖*廣州中醫藥大學李賽美教授


截止目前,我國新冠肺炎累計病例達到了8萬之多,目前尚有疑似253人,累計死亡3173人,累計治癒62970人。

目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進入了緩和階段,但是由於該病傳染性極強,我們依然要保持高度警惕。


在與新冠肺炎病毒抗擊的日日夜夜中,一線醫務工作者付出了極大的努力。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

李賽美教授雖然沒有前往武漢一線,但在廣州始終與前線團隊保持密切聯繫,隨時準備為前線進行遠程會診。


今天,小師妹整理了李賽美教授及其團隊遠程會診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案4則,供臨床優秀中醫師參考學習。


新冠肺炎會診紀實|中醫治新冠:因人.因時.因地的診療參考方案


病案一


80歲女性,10天前因“咳嗽1周”入院,有糖尿病史。

病情危重,在使用無創呼吸機情況下,依然喘促不適,痛苦至極甚至想放棄治療,入院西醫診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型糖尿病。

刻下:煩躁、疲憊、面色白、喘促、消瘦、皮膚幹皺、口乾欲飲、便秘、不寐、舌紅苔少、脈細弦數。


會診情況:

吳智兵教授認為:

其病機為溼熱燥化傷陰,兼肺脾氣陰不足,病在氣分為主,恐傷營分,逆傳心包。治療上建議用杏仁湯加補氣陰藥物,考慮肺與大腸相表裡,適當加通腑氣的藥物。


林昌松教授認為:

患者正虛邪實、氣陰津虧,建議使用《金匱要略》的麥門冬湯,並加大劑量西洋參大補元氣,結合使用增液承氣湯,並注意控制血糖,監測酮體,補充能量合劑。


李賽美教授認為:

患者年齡大、基礎病多、病情危重,屬《傷寒論》少陰病,水竭土燥,應“留人治病”。

用生脈散合桂枝甘草湯,佐小量大黃通腑,生地、熟地同用,大劑量填補真陰,增水行舟、釜底抽薪。少量頻服。並調整降糖方案,改胰島素治療。


林培政教授認為:

患者目前溼熱化燥、傷陰入營,治則應益氣潤燥、滋養營陰。組方建議為:西洋參、北芪、生地黃、麥冬、玄參、烏梅、銀花、連翹、枳實、厚朴、大黃等。


林麗珠教授認為:

肺與大腸相表裡,建議使用浙貝母、瓜蔞仁以宣肺通腑,並建議可以考慮青蒿鱉甲湯加減。


冼紹祥教授認為:

患者目前血壓高、心率快,建議要加強控制血壓和心率。


病案二


61歲,男性,因“發熱伴胸悶10余天”入院,已住院20余天。

入院西醫診斷: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高血壓病。

經中西結合治療,目前患者精神可,活動後氣促,但氣促較前減輕,臨床症狀逐漸改善,納可,二便調,但胸部CT吸收緩慢。


會診情況:

吳智兵教授認為:

患者舌質偏暗、舌後根膩,考慮經治療目前惡候皆停,但仍有溼熱餘邪留滯,氣機不暢,建議使用薛氏生脈湯加活血化溼的藥物。


林昌松教授認為:

患者目前屬於恢復期,餘邪未清,治療上主要以化溼、化瘀、抗肝纖維化為主,建議選用千金葦莖湯加浙貝、貓爪草等。


李賽美教授認為:

患者舌體胖大,痰溼重,邪伏膜原,治療上建議使用小柴胡湯合葦莖湯加活血的桂枝茯苓丸。


林培政教授建議:

使用千金葦莖湯加赤芍、葶藶子、太子參、五指毛桃等。


林麗珠教授建議:

加黨參以補氣,桃仁以活血。


病案三


周某,女,69歲,2020年2月16日入院。

患者於2天前出現咳嗽、肝區疼痛。2月4日先生(退休醫務人員)因新冠肺炎在家中去世,患者感染髮病。

刻下查CT示,雙肺網狀模糊陰影,斑片磨玻璃樣改變。核酸檢測陽性。

以西醫診斷新冠肺炎,中醫診斷瘟疫病,溼毒閉肺而收入院。

入院半月餘,經中醫甘露消毒飲合升降散,西醫予抗病毒、止咳處理,患者症狀改善,生命體徵平穩,炎症反應減輕,核酸轉陰。

CT顯示肺部炎症吸收好轉。


視頻查房


患者訴胸悶脅痛、胃脘不適,口乾盜汗,納食少,睡眠極差。大便日2次成形,小便調。舌紅苔黃厚膩偏幹。

患者尋求中醫治療,擬出院帶藥。患者目前服用護肝、護胃西藥。

近日小便量多,日達12次,小便淡黃。心情悲哀,睡眠極差,盜汗怕冷。


會診情況:

李賽美教授:

療效是金標準。患者病情明顯改善,達到出院標準,說明中醫清熱利溼除穢方案是有效的。目前病情進入恢復期,餘邪未盡,氣陰損傷,肝鬱胃滯。

其盜汗是因為陰虛夾溼熱,加之前期清熱苦寒、芳化、清利均可導致陰傷;以及先生病亡心悲,患者外感疫病與內傷肝鬱相兼。

餘邪未盡,氣鬱陰傷。建議小柴胡湯+小陷胸湯+竹葉石膏湯。


林昌松教授:

我同意辨證為氣鬱陰傷,餘熱未清。建議青蒿鱉甲湯+梔子豉湯+百合地黃湯。


林培政教授:

患者女性,69歲,病程半月,咳、熱、輔助指標均好轉,舌象改善明顯。溼熱閉肺,餘邪未清,氣陰兩傷。患者有精神刺激史。目前汗出惡寒。納差,胸脅脹滿,尿頻便爛。

建議處方:竹葉石膏湯+梔子豉湯。太子參15-20克,石膏量宜小15-20克,作為當前方,出院後改用柴胡劑,如柴胡加龍牡湯。

外感熱病,餘邪未清。

邪留在哪裡?正氣傷在何處?後期如何調理?如何處理袪溼、養陰問題?新冠肺炎後期治療值得思考。

《溫病條辨》清絡飲可以借鑑。二花二葉二皮:金銀花、扁豆花;淡竹葉、荷葉;西瓜皮、絲瓜皮。


病案四


陳某某,73歲。間歇性發熱13天,加重伴乏力短氣3天,於2月13日入院。

患者入院前一天發熱,體溫38.5℃,病症緩解慢,病程長,核酸檢測三次,分別呈陽性-陰性-陽性。

入院診斷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診斷為瘟疫病,辨證溼毒閉肺。西醫給予抗病毒、護肝處理。中醫用甘露消毒飲+達原飲,後合用陳夏六君子湯加味,清熱化溼為主。

CT較前吸收,實變不明顯。舌苔黃厚,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脈略滑。

視頻查房


患者訴無明顯不適,活動多些稍有氣喘。


1月23日洗澡受涼感冒,出現發熱,1月27-28日服用三九顆粒,2月10日查核酸呈陽性,無咳嗽,CT診斷符合新冠肺炎而入院。

入院後,一直未出現咳嗽,不發熱,納食轉好,二便正常。

輸液由每日4瓶,逐步減為1瓶,每日服用中藥,睡眠可。舌淡紅苔白膩,邊有齒痕。


會診情況:

林昌松教授:

患者餘邪未清,痰溼較重。建議千金葦莖湯+六君子湯。


李賽美教授:

患者症狀雖然不明顯,但病程長,溼邪偏重。溼熱相合,如油入面,重著粘滯,纏綿不愈。溼盛而陽微,故見舌質轉淡。結合CT報告有肺氣腫,胸膜有滲出。

病位仍在三焦,在脾肺。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建議三仁湯+千金葦莖湯+白芥子化痰散結,促進肺部滲出物吸收。


林培政教授:

贊同大家意見。

患者原用藿樸夏苓湯,後用甘露消毒飲合陳夏六君子湯。結合舌象,餘邪未清,氣虛痰瘀。肺部CT也呈現痰濁溼瘀。

建議用陳夏六君子+千金葦莖湯+三仁湯。補氣之品,如太子參、五指毛桃,扶正祛邪;活血用桃仁、赤芍,化痰去瘀;加用葶藶子10-15克,宣肺、化濁、利溼。

熱病後期,注意溼溫病的特點,如葉天士所言,爐煙雖熄,恐灰中有火,不可驟然溫補,防死灰復燃,病情反彈。


新冠肺炎會診紀實|中醫治新冠:因人.因時.因地的診療參考方案


從重症、危重症、到病癒康復期,李賽美教授及其團隊專家均參與了新冠肺炎的中醫指導,將中醫治療理念與方法貫穿其中。


其中寒溫轉化,外感與內傷相兼,六經辨證與衛氣營血、三焦辨證、臟腑經絡辨證融會貫通。真實再現了中醫經典臨床指導價值。

相比傳統的疫病而言,既有共性,也有個性。在繼承經典理論的基礎上,結合當下具體情況,因人、因地、因時制宜,故能獲得良好的療效。


病毒在不斷的變化,常常一時難以破解。

但病毒作用於人體後出現相應的反應是有規律可循的。因而中醫構建了傷寒學說、溫病學說、寒溫合一學說。

一切都是根於臨床、源於實踐,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和創新,也是此次新冠肺炎帶給我們的啟示和思考。


(ps:目前已知,部分會診醫案已出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