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創業的兩三事

創業到底是什麼?

關於創業的兩三事

有的人認為創業是追求自由自在的工作方式,有的人是為了更廣闊的發展機會及空間。這些都對,但我認為創業是貢獻也是責任。貢獻是對社會的貢獻,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對市場發展繁榮的貢獻。責任是對合作者的責任,是對員工的責任,同時也是對自己的責任。

本質來說創業也是工作,只是責任與壓力改變了,打工的時候有領導替你承擔公司壓力,你只承擔的是業績壓力。創業以後不僅要考慮業績,還有考慮市場反饋,員工狀態,公司發展等等問題。傑夫裡·提蒙斯(Jeffry A. Timmons)所著的創業教育領域的經典教科書《創業創造》(New Venture Creation)的定義:創業是一種思考、品行素質,傑出才幹的行為方式,需要在方法上全盤考慮並擁有和諧的領導能力。

什麼時候創業比較合適呢?

創業要明白創和業是兩個字,你創的業是什麼。“業”古印度語稱為竭摩,梵語(Karma),巴利文(Kamma),中文翻譯為“業”。業有三種含義:一者、造作;二者、行動;三者、做事。這裡重點是三,就是做事,做什麼事是創業的起點也是最終目標,怎麼做事是方法。當你有明確的目標及方向,同時掌握了做事的方法你就具備了創業的初始條件。這裡個人建議擁有兩份三年以上工作經驗(中層管理崗位)。對自我有明確的分析、定位。掌握一定的管理學、心理學、經濟學、法律知識。擁有足夠的行動力及自制力。

創業條件:

1、擁有啟動資金;

2、對目標行業比較瞭解;

3、掌握行業對應的技術;

4、有市場渠道資源;

5、企業管理及戰略知識;

6、優質的合夥人;

7、創業的熱情;

8、一定的抗壓能力;

9、一顆不斷對新鮮事物學習的心;

以上條件如果都能滿足,那恭喜你可以開始你的創業之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