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如何成立的?

为和平而唱


要问当今世界哪个国家最容易被国人神化,答案毫无疑问是美国。在大家的印象里,美国不仅经济实力强大,而且科技、文化也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当然这是事实。而大家对其神化的源头,无非是美国建国不仅仅两百多年,却抓住了一个个机会,一跃成为世界老大。

五百多年前,美洲大陆还是不毛之地,北美之地更是原始模样。当地土著居民在宁静祥和中过着平静的生活。

一个名叫哥伦布的人打破了这一宁静,也给当地土著敲开了灾难的大门。哥伦布是意大利的著名航海家,受西班牙女王派遣,怀着对印度和中国的无限憧憬,却意外地到了加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随后又到达古巴岛,哥伦布误以为这就是传说中的印度,于是就“indians”地叫开了,当地土著从此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印第安人”。

此时,一个叫阿美利哥·维斯普西(Americ Vespvck)的意大利学者,对哥伦布产生了怀疑,经过多次考察,证明了哥伦布发现了一个不为欧洲人所知的新大陆。后来,这个大陆就干脆以阿美利哥的名字命名,叫“America美洲”。

至此,美国国名的雏形开始出现。

对于新大陆,醉心殖民扩张的西方国家,兴奋不已,纷纷踏上这片土地。1607年,来自英国的殖民团体率先在乞沙比克海滩建立了詹姆士镇,这成为英国在北美建立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詹姆士镇首开殖民先河,在随后的一百多年里,欧洲殖民者纷至沓来。英国打头阵,法国、德国、荷兰紧随其后。

对于殖民者来说,这片土地是种机遇;而对于印第安人而言,这却是种灾难。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土地被占领,财物被抢夺。文明礼遇野蛮后,留下的只有岑岑鲜血。

经过不断的屠杀和博弈,这片土地后来形成了十三个殖民地,全部在英国的领导下顾自独立运行。这些殖民地虽是英国的小弟,但与英国相隔万里,时间久了,就容易产生裂痕。

果不其然,因为贸易倾销问题,1773年,波士顿发生倾茶事件,矛头直指英国。这件事成为殖民地与英国的导火索。两年后,北美独立战争爆发;三年后,十三州代表集体签署《独立宣言》,这成为美国立国的开端。

美国立国伊始,得到了法国的承认,随后其后的是西班牙、荷兰,后来他们又相继卷入战争。经过一系列战争,美军最终取得胜利。随之,国家机构开始建立,司法体制得以确立。二次独立战争后,美国诸州更加团结了。

这是美国立国的历史。伴随着国家的独立,美国又通过购买、战争等形式,收购和夺取诸多大洲,美国领土一再扩张。

而在美国内部,通过西进运动和南北战争,国家运行步入正轨。对于美国的立家史,大家都很熟悉,同样对于发家史,大家也再清楚不过了。

19世纪初,美国开始工业化,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化的国家。此后,美国卷入战争旋涡,经历资本主义大萧条,参加二次世界大战,最后进入美苏争霸等一系列全球事件,美国最终成为超级大国。

美国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数一数二的大国,其原因让人深思。有人说,这得益于民主共和的政体优势;有人说,这归功于大量的欧洲移民和一批优秀的人才;也有人说,这和美国国土面积广大的地理优势有关;更有人说,美国远离传统的世界中心,少受战争侵袭,从而赢得发展机遇。不容忽视的是,美国建国历史很短,几乎不存在传统势力的干扰和破旧立新的牵绊,这或许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铁杆军迷


美国三大立国经验与体制特点

大陆会议的召开与意义

(1)1774年9月5日召开的第一届“大陆会议”,不仅是北美独立革命的指挥部,也是合众国赖以孕育的直接母体。因为它是由各殖民地民选议会选派的代表组成的,它的召开意味着以往互不相属的殖民地,第一次找到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历史舞台。

随着《权利宣言》的发表,以华盛顿为总司令的大陆军的创建,“大陆会议”日益成为实现民族团结的象征。虽然这一举动并不意味着改变原殖民地的地位和性质,但它的召开意味着原先互不相属的殖民地已变成“联合殖民地”(United Colonies)。

“大陆会议”具有双重意义:第一,作为民意代表机构,它是未来国家立法机构的雏形;第二,作为“联合殖民地”的载体,又为未来的“合众国”提供了组织的形式。

(2)1776年5月10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由理查德•亨利•李提出的决议,建议各殖民地着手组织保护“它们的选民的幸福和安全”的新政府。

决议通过后,其他殖民地先后都制定了新的“宪法”,并依法建立了“主权、自由和独立”的新政府,于是原殖民地便变成为“state”(邦),才得以在《独立宣言》中庄严宣布:“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理应成为自由独立之邦,解除它和英王的一切政治联系,及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

(3)在1777年11月15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约翰•迪金森起草的《邦联和永久联合条例》。该条例第一次将这个国家正式命名为“美利坚合众国”(The United States ofAmerica),建立了中央的行政机构即由各州代表组成“诸州委员会”,并把“大陆会议”改为“邦联国会”,赋予国家宣战、外交等权力,成为合众国“头一部不成熟的宪法”,表明一个新的国家已经诞生。

邦联条例所设国家机构,尚有许多不甚完善之处。无论从政府组成还是从权力分配来看,邦联还只是一个有限政府。

但邦联最大的一项永久性成就,是有关西部土地的。它奠定了西部土地国有化的基础。其实行的“领地制”和向移民开放西部公地并采取公开标卖的土地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新的殖民制度,因为它让西部领地最终成为合众国平等之一员。因此,它确定了西部领地逐渐美国化的方向。

联邦派与反联邦派

(1)邦联为国家的发展做了许多工作,但因当时各州拥有“主权”,各自为政的情况十分突出,致使“国会缺乏影响政府的3个基本手段:征收个人税、调节州际关系和对外贸易,强迫服从其决策与要求。”

1787年2月 21日,国会作出相应决议,召开修宪会议以“建立一坚强之全国政府”。 1787年5月14日修宪会议在费城召开。华盛顿被选举为会议主席,威廉·杰克逊被指定为会议秘书,并制定了会议的规则。费城会议原本是要修改邦联条例,但实际上当时大多数代表认为,仅对邦联条例进行修改,并不能达到“建立一坚强之全国政府”之目的。

在讨论过程中,双方争论十分激烈,逐渐形成了联邦派与反联邦派两大阵营。最后还是以“康涅狄格妥协案”为基础达成协议,于9月17 日通过了被称为联邦宪法的《合众国宪法》。这部宪法所确立的根本制度即联邦制。

(2)1787年9月28日,根据联邦宪法的规定,邦联国会决定将宪法交由各州去批准,在各州批准宪法的过程中也充满了斗争。为了反击反联邦派言论,汉密尔顿与詹姆斯·麦迪逊、约翰·杰伊等一起,或以“联邦党人”或以“普布利乌斯”为署名发表了共85篇论文。这些论文系统阐述了将要建立的联邦制既不是单一联邦制而是联邦共和制,美利坚合众国也不是单一共和国而是复合共和国,对人们所说的“民主”提供了双重的保障的思想,有力地推动了宪法的批准过程。

中央收回了由各州保留的“主权”,并在中央政府内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权力结构,又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权都置于共和原则基础上,从而最终完成了缔造“美利坚合众国”的任务,它反映了当时美国朝野建立一个坚强有力的全国政府的要求。应该说,无论是联邦派还是反联邦派,都是合众国的缔造者,他们的思想都融入了美利坚合众国的立国精神。

(3)根据新宪法的规定,邦联国会安排了合众国总统的选举,1789年2月4日,乔治·华盛顿当选为合众国第一任总统,纽约市被宣布为合众国临时首都。第一届联邦政府组成是非常精干的,副总统是革命的重要领导人约翰·亚当斯,众议院议长是弗雷德里克·A·米伦伯格。《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杰斐逊被挑选担任国务卿,雄心勃勃的汉密尔顿主持了财政部的工作,独立战争时期的炮兵司令亨利·诺克斯担任陆军部长,埃德蒙·伦道夫是总检察长。

美国的立国经验与体制特点

(1)美国的立国经验是很独特的:

首先,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府而后才有国家,这就使立国者在作出某种重大决策时, 不得不把地方利益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

其次,“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因此“州权”的处理成为美国立国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再次,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因此这种联合的程度和方式作为一种标志,不仅划分了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组织和结构的形成,而与其他任何国家不同。

(2)在独立后如何使这个国家的“权力结构”配置合理与运转正常的问题,是整个立国问题的中心。它又包括3个层次:

第一, 国家与国民的关系,其实质是关于国家权力的来源问题,它在国家权力结构中涉及的层面最广,因而是立国的根本。

第二,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实质是如何处理“州权”问题,它在国家权力结构中涉及的层面比前一个小,因州是承上启下的主要环节,是整个立国问题中的关键

第三, 中央内部行政、司法和立法部门的关系,由于它有关国家最高权力的配置与运作,应该说是立国问题的核心

(3)美国国家体制的特点是:

第一,它赋予总统以很大的权力。其表现有3点:一是由于联邦宪法中未设置总理这一职位,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实际的行政首脑;二是由于总统不是由立法机关而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以总统为首的内阁得以独立于立法机关之外;三是迟迟才形成的内阁也不是一个集体决策机构,只是总统的一个集体顾问班子。

第二,它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又给各州保留了很大的自主权。

第三,实行行政、司法与立法互相分立又互相制衡的原则。

美国议会民主制的最大特点,不在于“三权分立”,而在于地方分权,并且在其分权的幌子下又隐藏着集权的本质,即通过相互制衡把权力集中在最高权力机关中的大多数人手中。但联邦宪法中关于“修正”条款的制定,又赋予宪法必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美国立国所面临的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得以在体制内解决。


十四阿哥郎春涛


美国大部分是英国人,1775年爆发了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者的独立战争,1776年美国正式独立。


燕飞1132


是靠推翻英国殖民产生的美国。


慈悲喜舍随缘自在


他的成立就是印第安人的一部血泪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