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頂級人生智慧,都濃縮在這3點,網友:高人一等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用這句話來形容王陽明一點也不為過。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可是作為一個文臣,他卻俘獲了有著“軍神”之稱的東鄉平八郎。東鄉平八郎曾說“一生低首拜陽明”。

王陽明一生的成就,就是“心學”。他的心學,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學以致用的學問。用到政治上,王陽明成了第一流的政客;用到戰爭上,王陽明則成了最可怕的軍事家。如此偉大成就的智慧來源,王陽明將他濃縮在了3句精華里。

王陽明的頂級人生智慧,都濃縮在這3點,網友:高人一等

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是王陽明在貴州省修文縣提出來的。大意就是說心就是理,所以心外沒有理。物和事都與你的心同體,與你而言你能看到的物才是物,你能想到的事才是事。用大白話說,我們的心如何解讀我們的世界,決定了我們所處的世界的顏色。這句話看起來唯心,其實是在告誡我們,要想改變自己的世界,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思維習慣。

半杯水,有人看到的是空著的那一半,有人看到的是有水的那一半。前一種人的世界是灰暗的,後一種人的世界則是充盈的。奧地利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在經歷了集中營的痛苦生活,失去了所有家人的情況下,寫了《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傳遞的理念跟王陽明的這句話不謀而合:無論在任何境地之下,我們都還有最後一種自由,即選擇態度的自由。

王陽明的頂級人生智慧,都濃縮在這3點,網友:高人一等

破山中賊易, 破心中賊難

正德十一年,南、贛、汀、漳等地盜賊四起。王陽明升任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到任後通過剿撫結合、聲東擊西、立十家牌法等等,在短短數月內解決了數十載的盜賊之亂。事後王陽明對他的屬下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區區剪除鼠竊,何足為異。若諸賢掃蕩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誠大丈夫不世之偉績。”。這是這句話的由來。

“山中賊”指的是賊寇,是心外的敵人。“心中賊”指的是內心的思想,是心內的敵人。心外的賊寇看得見、摸的著,很容易擊敗,關鍵是心內這個敵人。攻心,才是破賊之根本這句話告訴我們,要想解決外在問題,最根本就是要解決心中的那個問題。修身養性,就是要我們“破心中賊”。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敗給了別人,而是敗給了自己。

王陽明的頂級人生智慧,都濃縮在這3點,網友:高人一等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王陽明的心學之最,就是“知行合一”了,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完成,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內心的道理都懂,但卻不去行動和實踐,只是“知”,而沒有“行”,無異於紙上談兵;如果行動了,實踐了,但是卻力不從心沒有做好,說明“認知”還不夠,還需要再學習,再思考。“聽了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可見做到知行合一有多難。

如何知行合一呢?王陽明總結了三點:心上修、事上練、致良知。每日三省吾身就是心上修,我們要樂於反思、勤於自檢。實踐出真知,則是事上練。富蘭克林曾為自己制定了十三項道德完美計劃,日常生活中的中,他時時在練習這十三項美德。而致良知,則是迴歸本心。可能你們會覺得奇怪,知行合一跟迴歸本心有啥關係。本心,應該是我們知行合一的方向。

王陽明年前時,對仕途之路無感,一心想當聖賢,於是他到處問道。有一次他碰到一個修行的禪師。發生瞭如下一段對話:王陽明問:“有家嗎?”,禪師答:“有”“家中尚有何人?”“母親尚在。”“你想她嗎?”良久之後,一聲感嘆響起:“怎能不想啊!”禪師很是慚愧自己的回答,王陽明嚴肅地說道:“想念自己的母親,沒有什麼好羞愧的,這是人的本性啊!”當下,禪師還俗,回家看望自己的母親。

這就是歸為本心,但我們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從本心出發時,有點像緣木求魚,知行永遠不可能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