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40人|朱新禮 匯源背後的綠色使命

改革开放40年40人|朱新礼 汇源背后的绿色使命

本刊記者 王碧清

從全村有名的萬元戶到榮登富豪榜;從山東一座小山村的黨支部書記、縣委經委副主任,到中國果汁行業的領軍人物;從接手負債1100萬的縣辦罐頭廠,發展成為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的國際化企業……朱新禮和他的匯源之路佈滿荊棘與馨香。

朱新禮2008年當選為“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時,這樣講道:“推動中國傳統農業的工業化、規模化、集約化和科技化,好水果中國產,成為全世界的共識,大中國、大農業,大有作為,這就是我的中國夢!”多年來,他正是懷著這樣的目標與願望,義無反顧,衝鋒向前。

朝向“世界的影子”

20世紀90年代初,一代人從中嗅到了發展機遇,紛紛下海。商海殘酷、大浪淘沙,那些壯志凌雲、懷抱夢想的創業先鋒漸漸浮出時代的浪潮,朱新禮就是其中的一位。

1992年,朱新禮四十歲了。那時作為“沂源縣副縣長熱門人選”的他帶著幾分決然和果斷,要求道:“給我一個全縣最差的企業幹。”

這個企業差到什麼程度呢?這間有著8年曆史的罐頭廠,全廠110個工人,有20多人守著一個小冷庫吃租賃費,其餘的工人則是在另外的水泥廠做裝卸工謀生,還有一些人處於閒置狀態。這個瀕臨破產的廠,還有高達1100萬元的銀行負債。

經過到深圳、北京、煙臺等地的調查瞭解,朱新禮發現,當時的新鮮水果已經可以實現充分供給,因此水果罐頭漸漸失去了吸引力,加之價格高、開裝不易,體制積弊等因素,發展舉步維艱。

隨後,朱新禮以450萬元的評估價格接手了罐頭廠,三年內無息還清。不過,能耗高、效率低的設備已經很難生產出合格的產品,被評估上百萬元的設備最終被當作廢鐵賣了兩萬多元。朱新禮請人在正對著廠大門的牆上寫下了這樣四個大字——走向世界。

1992年6月28日,罐頭廠有了新名字——山東淄博彙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

然而在匯源成立後,在朱新禮準備轉產果肉飲料時,資金成了問題。曾經在外經貿委工作的他想到了“補償貿易”——以產品作抵押在國內生產產品,在一定期限內將產品返銷外方,以部分或全部收入分期或一次抵還合作項目的款項。

經過前期詳細的瞭解,朱新禮決定從德國引進先進的壓縮果汁生產設備,再用生產出來的產品抵償設備投入。接下來,朱新禮一口氣與德國客商簽訂了價值800萬美元的進口合同,而對方也答應分五年返銷產品,部分用來抵押貸款。

生產之初,便可以看到朱新禮的標準與期待。當時,匯源引進了第一條瑞典利樂公司TBA/9型無菌灌裝生產線。1993年10月,工廠正式開始投產,匯源的第一批濃縮果汁誕生了,且全部檢驗合格。接下來,朱新禮以大手筆請來一位自德國食品行業的工程師,專門負責把關工藝、化驗和檢驗。這位工程師一個月的薪水是全廠所有員工一年的薪水。雖然因為薪金成本高昂,這位工程師待了不到兩年就走了,但卻建立起了一種傳統——由於各國食品要求指標不同,每出口一個國家和地區,便會聘請當地食品方面的權威工程師來把關。

朱新禮之後回憶起說:“那時,我們的員工第一次看到了世界的影子。”

為了打開銷路,朱新禮揹著蘋果濃縮果汁,獨自前往德國參加食品博覽會。由於請不起翻譯,朱新禮輾轉了解到女兒的一位老師的孩子在德國,請對方幫忙翻譯。也正是這次展會的機緣,瑞士洛桑公司的副總裁看中了匯源的濃縮蘋果汁,而匯源也因此獲得了一筆3000噸蘋果汁、總金額500萬元的大訂單。

“許多變動是在發展過程中一步步展現出來的”。而朱新禮的雄心是要將匯源打造成為中國果汁行業的“航母”並走向世界。朱新禮清晰地感受到,如果可口可樂總部設在越南,肯定賣不到全世界。於是,經過對眾多城市的研究比較,朱新禮選擇“遷都”北京。

抵住了各方壓力,1994年,匯源移師北京順義一處工廠——當時四周還是荒草叢生之地。《經濟參考報》的一位知名經濟學家曾分析,這是朱新禮創辦匯源後走出的最為關鍵的一步。

改革开放40年40人|朱新礼 汇源背后的绿色使命

2014年4月20日,朱新禮(左一)在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電視論壇上對話(新華社記者 周華攝)

激盪中前進

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果汁市場如同一片貧瘠的處女地。朱新禮敏銳地意識到,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漸提高,中國必將迎來果汁消費時代。因此,在品牌建立初期,朱新禮便注重走專業化路線。

朱新禮也深知打造品牌的重要性,他把匯源的目標定位在三個方面:百姓的匯源、健康的匯源、世界的匯源。

1995年,為了加快發展步伐,朱新禮提出“兩條腿走路”戰略。“第一條腿”就是生產的濃縮果汁百分之百出口;“第二條腿”著重開拓國內市場。

雖然朱新禮平常生活節省,但在品牌經營方面毫不吝嗇。1996年,匯源以7000萬的價格,中標1997年央視新聞聯播5秒標板廣告權,成為第一個躋身“黃金波段”的北京企業,而那時,匯源的全年總收入還不夠支付這筆廣告費,但正是這支廣告,匯源的名字開始在全國叫響。在匯源的不懈努力下,“健康”內涵深入人心,人們的消費習慣隨之改變,果汁成為餐桌上常出現的飲料,而匯源也走進了千家萬戶。

從匯源鎖定果汁行業之後,一直勢如破竹,但進入新世紀後,看似風平浪靜的果汁藍海,迅速漲潮成為紅海。而也正是在這時,匯源和資本的聯繫也愈加緊密。

2001年,統一推出鮮橙多,康師傅、娃哈哈、可口可樂、健力寶等企業緊隨其後,各類果汁品牌如雨後春筍。此刻的匯源有點準備不足,“真鮮橙”的迎戰並沒有取得預期效果。隨著飲料行業商戰的激烈和深入,市場越來越細分化,雖然匯源推出了一系列子品牌,但由於市場定位的模糊以及銷售渠道的把控粗放,匯源之路走得並不平坦。此後,朱新禮開始頻繁在資本市場上有所行動,吸納資金來推動匯源的發展。

朱新禮在2005年4月接受採訪時曾談到自己的融資思路“接受產業投資人而拒絕財務投資人,先合作而後談上市”,而一年後,朱新禮的思路發生了很大變化,在與財務投資人大量的接觸後,“慢慢認同了他們的價值”,“他們的專業性令我吃驚”。匯源2005年初開始展開了股權開放,也因此形成了更加多元化、國際化的董事會。

許多民營企業都面臨著相似的發展瓶頸——資金,而如何快速融資,使企業將目光投向了上市。經過幾輪融資和整合,朱新禮決定去香港上市。他說:“做品牌企業,即使不缺錢也要上市。這個過程是非常大的考驗,對此我很有成就感。”

2007年2月10日,香港媒體紛紛報道,匯源果汁公開招股後,國際投資機構和香港散戶認購踴躍,香港《明報》報道,認購情況熱烈可以用“極度誇張”來形容。作為中國果汁行業的旗艦企業,匯源此次招股共發行4億股,招股價為6港元,籌資規模達24億港元,成為2007年以來香港聯交所最大規模的IPO。2月23日,匯源果汁在香港聯交所正式掛牌。當天匯源以9港元開盤後即不斷攀升,最高達到10.06港元,全日成交3.19億股,成為當天成交金額最大的股票。對於匯源上市取得的巨大成功,眾多國際知名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人士紛紛讚歎“堪稱完美”。

隨後的幾年,匯源不斷嘗試變革突圍,在拓寬產品線,推出細分產品的同時,堅持鎖定源頭優勢,強化其在產業鏈方面的核心競爭力。在默默耕耘中,匯源通過產品創新與營銷創新,經歷了經營利潤的低潮之後依然居於市場份額第一。而朱新禮“走向世界”的夢想也早已實現,匯源濃縮果漿、濃縮果汁和部分果汁飲品出口五大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世界人民通過匯源認識了質量過硬的“中國製造”。

不忘來時路

朱新禮曾說過這樣的話,他事業上如此的成功,最讓他感到欣慰的事,不是財富的積累,也不是各種榮譽的獲得,而是看到農民們來到匯源,賣了水果,數著錢回家的情景。“土地、水果、農民成為匯源不缺少的重要‘基因成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個受國家培養這麼多年的幹部,我有責任去消化這些水果。”

從1997年開始,朱新禮先後在上海、重慶、成都、河南、湖北、江西、山西、黑龍江等地建立了近30家企業。在辦廠的過程中,朱新禮非常注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結合,相繼在山西右玉、吉林延邊等經濟欠發達地區投資建廠。

2006年起,朱新禮把建設上游水果基地提升到戰略高度,在全國鏈接了300多萬畝優質水果基地。匯源還有一個更高的目標——促進中國水果品種改良,提高中國水果產業的附加值,推動我國水果種植業由產品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以提升整個行業發展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在重慶萬州、河北保定、北京密雲等地,匯源投資建設的大型果蔬研究種植示範基地相繼啟動;“果樹銀行”致富計劃生根發芽,鏈接全國大型水果原料基地,引進先進的果蔬品種,改良升級當地果樹苗木品質,同時免費培訓當地果農,並按照統一的價格全部收購其產品;此外,與商務部正式簽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合作諒解備忘錄,大力開發適合中國農村需要的商品和服務……

邁入新時代,在“大中國,大農業,大有作為”的思想指導下,匯源在全國10餘個省落地20多個農業產業園區,逐步建設形成三生(生態、生產、生活)三養(養生、養身、養神)的田園綜合體模式,及一二三產業相互支撐、高度融合的現代新型農業體系,助力中國農業產業朝現代化的方向進一步升級。

朱新禮說,自己來自孔孟之鄉,從小就深受儒家仁愛理念的影響,而匯源集團更是基於儒家愛眾、濟眾、博施於民的思想基礎發展起來的。

由於對事業的痴迷,朱新禮幾乎放棄了所有的業餘愛好,他說自己最大的兩個愛好就是學習和工作。“我們所處的是一個信息時代,社會飛速發展,如不努力學習,如不時時求新,日日求進,就會被時代無情地淘汰。”

近年來,隨著“90後”“00後”消費群體的崛起,飲料市場的需求不斷轉變。而匯源也在從產品、營銷上更迅速向年輕人靠攏。“企業通過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品質化等方面的飲用需求,培育消費者的飲用習慣,將是尋求新利潤增長點及長遠發展的重要途徑。”據匯源市場部負責人介紹,不斷上線的新產品都是基於大量用戶數據及消費者調研進行研發、創新而推出的。

進入互聯網時期,匯源也在不斷革新求變。比如2016年在推出更符合年輕人審美和喜好的同時,還參與Papi醬廣告競拍,引起了業內的高度關注;2017年,匯源打造“春節整合營銷”,以及推出以“陪伴”為主題的25週年品牌成長微電影,等等;2018年,匯源又以“國家TOP品牌及2018年CCTV春晚指定飲品”的雙重身份佔據春節營銷“制高點”……品牌年輕化、新媒體營銷方式多樣化、高度覆蓋互聯網及移動端等從形式到內容的持續創新,為匯源贏得了市場口碑。一個全新卻又熟悉的匯源,始終陪伴在身邊。

朱新禮創業時正是四十不惑的年紀,自決心下海之日起,他心間之火跳動著的更多是一份責任和使命。他曾數次站在風口浪尖,然而,即使前方是沙漠,他依然選擇義無反顧向前衝,帶著那個年代巨大的“創富”熱忱和為民情懷,奔向了與其前半生截然不同的另一種可能性。而匯源的成功,無疑是我國綠色高效環保型生態農業發展進程中的耀眼例證,也讓更多人看到新時代中國品牌的發展自信與使命擔當。

改革开放40年40人|朱新礼 汇源背后的绿色使命
改革开放40年40人|朱新礼 汇源背后的绿色使命

中華兒女

家國天下,民族脊樑

長按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