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功和力量真的有很大关系吗?

鸳鸯蝴蝶去


Hello everybody.我是最爱你们的西米

轻功是轻身功夫的简称。关于轻功,史料中不乏记载,是一个至今在习武者中间有影响的传统武术功夫内容。从各类资料所描述的情况和一些书中所记述的功法内容看,轻功的形式大致有三类:一类是异乎寻常的纵跳能力,一类是“飞檐走壁”,还有一类是几乎可以脚不沾地的“踏雪无痕”。尽管上述三类表现形式不一,但都体现出一种“克服”地球引力能力的本质特点。至于目前有些论述将人体平衡控制能力和跑跳能力称为轻功,这符合科学的理性真实,但并不符合传统武术的文化真实。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待轻功,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轻功进行科学的分析。

一、对纵跳式轻功的分析

纵跳式轻功前人又称为“纵跳术”,这是轻功的典型体现。对于传统武术轻功不能理解成一般意义上的“弹跳”,而像一本《秘传武林轻功》中所说的是“一种超常的奇特功夫”,超常奇特之处在于飞檐上房的纵跳高度。《少林拳术秘诀》中说是“可以飞腾二丈以上,再久练不辍,更能逐渐增高”。对于这些功夫常见的训练方法是负重后的直膝跳坑。这一方法自清人至民国以来的一些有关书中多有介绍。大致过程是先掘一浅坑,立足其中,直腰直腿跳,并要求负重练习,练习时感觉重,然后去掉重量,使自身感到轻。民国也有“直膝跳一尺,屈膝跳一丈”之说。这种训练法至今还被人们称为“最妥善的(轻功)练习法”,或“无害的轻功练法”。

从解剖学原理看,直膝跳主要是小腿肌群参与工作,而屈膝跳除此之外还有大腿肌群和臀大肌参与工作,显然,直膝跳训练发展小腿肌群的弹跳能力,难以提高参与屈膝跳的肌群能力。通过负重练习,增加腿部肌肉的力量,而关键是爆发力,特别是小腿肌群的爆发力,从而提高弹跳力,但这种弹跳力是有限的。据测,以前我国优秀运动员原地纵跳最高成绩为1.65米(原地双腿越过横杆)。再例如第26、27届奥运会男子跳高前三名的成绩分别是2.35米、2.32米、2.32米,一般跳高运动员的身高较高,而背越过杆的高度才两米三几,也就是说重心升高的高度才1米多。而传说中的高度比现在跳高世界纪录的高度还要高出很多;纵跳超过人体生理极限以外的高度,这是不可能的。

二、对踏壁式轻功的分析

踏壁俗称“走壁”,是传统轻功的另一种类型。如少林正宗七十二艺——壁虎游墙术说,“在应急时,可以上楼房高墙,高来高去,无阻挡之处,也可以用于侦探等”。有这样的功夫就会有训练这样的方法,他们的训练方法是,先在有一定倾斜的板或墙上慢慢游行,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不断增加板或墙的倾斜角度,直至板或墙与地面垂直,并能任意上下即大功告成。

显然这又是一种“引而伸之”的类比推理产物,对此我们不妨用物理的力学原理来进行分析。如图所示,G为重力,N为支持力,F为重力的分力,N’=N,N’为重力的分力,f为摩擦力。

人体能在一定倾斜角度的板上或墙上游行,必须有一个摩擦力,而摩擦力系数与板和墙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摩擦力系数是一定的,根据公式f=uN(u是摩擦系数),当板或墙倾斜角度不大时,即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