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糖”飲料+碳水化合物=Very糟糕的組合

“無糖”飲料+碳水化合物=Very糟糕的組合

眾所周知,含糖飲料會導致我們包括肥胖症、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率上升。為此,越來也多重視健康卻又迷戀甜味的人轉而選擇無熱量或低熱量的“無糖”飲料。那飲用“無糖”飲料就可以避免上述風險嗎?

近日,發表在《Cell Metabolism》上的一項研究中,美國耶魯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將一種人工甜味劑與碳水化合物一同下肚,會降低對甜味的敏感度,而這可能會損害胰島素敏感性

“無糖”飲料+碳水化合物=Very糟糕的組合

味覺在讓我們感受到食物美味的同時,在保持健康方面還起著非常實際且重要的作用。它幫助我們鑑別出那些令人不快的味道,以避免誤食有毒植物和變質食物。它也可以幫助我們的身體在其他方面保持健康健康:健康人對甜味的敏感使其身體在食用甜食時釋放胰島素到血液中。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人工甜味劑和碳水化合物組合食用導致了健康成年人的胰島素敏感性降低

該研究通訊作者、耶魯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系現代飲食與生理學研究中心Dana Small教授說:“當我們開始進行這項研究時,我們迫切地想知道,經常食用人工甜味劑是否會導致對甜味的預感能力下降。”

“無糖”飲料+碳水化合物=Very糟糕的組合

Dana Small

她補充道:“這一點很重要,因為甜味感知下降可能會失去調節代謝反應的能力,而這些反應通常會讓身體為代謝葡萄糖或碳水化合物做好準備。”

然後,該團隊取得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發現。

三氯蔗糖+碳水化合物=糟糕的組合?

三氯蔗糖,俗稱蔗糖素,是唯一以蔗糖為原料的功能性甜味劑,甜度約600倍於蔗糖。美國百事可樂公司在2015年宣佈,使用三氯蔗糖取代阿斯巴甜。

在該研究中,研究團隊招募了45名年齡在20至45歲之間平時不食用低熱量甜味劑的健康成年人。

他們被隨機分配飲用七種飲料:1、含三氯蔗糖增甜的飲料(不含熱量的‘無糖’飲料);2、含蔗糖的飲料(含熱量的有糖飲料);3、含三氯蔗糖的飲料並與麥芽糖糊精組合飲用。日常飲食保持不變。

研究人員使用麥芽糖糊精的目的是控制糖中的熱量,而不會使飲料變得更甜。

參與者在實驗室兩週內飲用指定的七種飲料前後,都進行了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或單次抽血)、感覺測試和神經影像學檢查。

這些測試使研究人員評估參與者的大腦在響應不同味道(包括甜,酸和鹹)時的反應,並測量他們的味覺感知和胰島素敏感性。

然而,當研究人員分析到收集的數據時發現了令人驚訝的結果。本應作為對照組(同時攝入三氯蔗糖和麥芽糖糊精)受試者的大腦對甜味的響應發生了變化,胰島素敏感性和葡萄糖代謝也發生了改變。

“無糖”飲料+碳水化合物=Very糟糕的組合

圖片來源:Cell Metabolism

為了驗證這些發現,研究人員要求另一組受試者在接下來7天時間內飲用僅含三氯蔗糖或麥芽糊精的飲料。結果發現,甜味劑本身或單一碳水化合物都不會干擾對甜味的感知或胰島素敏感性。

“無糖”飲料+碳水化合物=Very糟糕的組合

圖片來源:Cell Metabolism

建議用水來代替“無糖”飲料

所以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甜味劑+碳水化合物的組合會影響受試者感知甜味的能力以胰島素敏感性?

研究人員目前還不能給出確切答案,但是他們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假設。

Small教授說:“這種現象可能是由於第二大腦腸道產生了不準確的信息,它會對三氯蔗糖和麥芽糊精敏感,並向大腦發出信號,表明可用熱量是實際存在熱量的兩倍。隨著時間推移,這些不準確的信息可能通過改變大腦和身體對甜味的響應方式而產生負面影響。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還引用了以前齧齒動物的研究,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給動物食用了添加人工甜味劑的酸奶。這種干預產生了與在本研究中觀察到的相似效果,這使他們認為酸奶中的甜味劑和碳水化合物的結合可能是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

Small教授說:“過去的大鼠研究表明,利用甜味來指導行為的能力發生改變會導致代謝功能障礙和體重增加。我們認為這是由於攝入含有能量的人工甜味劑造成的。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偶爾喝點無糖可樂是可以的,但是不應該在喝無糖可樂的同時食用含大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果正在吃炸薯條,最好就不要喝可樂而是喝點水。

這項研究改變了我和兒子的飲食方式。我已將這兩種食物的相互作用告訴了我家人及所有的朋友。”

研究人員正計劃嘗試確定其他人工甜味劑以及天然甜味劑(如甜菊)與碳水化合物組合食用時是否產生與三氯蔗糖相同的結果。

未參與這項研究的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高級講師Sarah Berry博士對該研究結果評論道:“這項研究具有可靠的方法論,它的結果促使我們進一步研究甜味劑及其對健康的可能影響。這項研究關乎公共健康,因為人們通常將甜味劑與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一起食用。比如,在許多精製的低熱量和低糖食品中發現甜味劑與其他碳水化合物一起存在。”

不過,她補充道:“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結果還不能推廣到所有甜味劑,因為通常加入我們食物和飲料中不同類型的甜味劑(包括三氯蔗糖、阿斯巴甜、醋磺內酯鉀(Ace-K))代謝不同,因此會產生不同的健康影響。

參考文獻:

Short-Term Consumption of Sucralose with, but Not without, Carbohydrate Impairs Neural and Metabolic Sensitivity to Sugar in Humans

DOI: 10.1016/j.cmet.2020.01.014

#清風計劃#匯聚海上名醫,連接人與健康

#超能健康團#

合作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