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立醫療調研問題精選

問題1:公司對2020年國內超聲市場的看法?

答:2017-2018年國內超聲市場增速8-10%,預計2019年至未來幾年將保持5-6%的增速,行業增速放緩,將帶來國內超聲市場的競爭加劇。


問題2:疫情對超聲市場的影響?

答:近期政府和醫院加大了對防疫的醫療資源投入,而臺式彩超在本次疫情中應用較少,需求偏弱。


問題3:內鏡業務2020年是否仍能保持高增長?

答:公司高清內鏡技術國內領先,2019年建設內鏡銷售團隊,銷售人員大增,國內外營銷網絡已初步搭建完畢,公司有信心2020年保持內鏡業務高增長。


問題4:公司預計2020年彩超S60和內鏡HD-550的銷售情況?

答:彩超S60和HD-550已經歷1年力推廣,產品技術水平突出,臨床評價較高,公司有信心2020年取得較大幅度銷量增長,但還要看疫情發展。


問題5:疫情對醫療器械行業的長期影響?

答:老齡化是長期趨勢,分級診療、加強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鼓勵醫療器械進口替代政策對行業長期利好。本次疫情暴露了醫療體系的短板,醫療衛生投入有望在政府財政支出中得到側重,利好醫療器械行業。


問題6:公司2019年業績回顧?

答:2019年業績不好的原因一是受特殊事件影響國內收入下降;二是內窺鏡銷售團隊擴充、建立海外分支機構、高端彩超S60、內鏡HD-550推廣導致銷售費用增加。


問題7:目前的生產經營情況?

答:從2020年2月10日起,公司供應鏈、研發、銷售、職能體系已復工,除少量人員按政府要求暫時遠程辦公外,其餘員工基本返工,生產經營恢復正常。


問題8:公司2019年下半年營銷體系改革情況?

答:公司自2019年10月以來,開始實施國內營銷體系改革,對銷售隊伍的架構和職權進行了一定調整,由原來的辦事處主任單一角色決策轉變為產品線、民營醫療體系、公立醫療體系、辦事處等多體系人員集體決策,決策更為科學合理,同時對銷售人員的考核也更加全面,重點增加了對銷售人員發展有效代理商的考核,本次營銷體系改革,主要目的是建立以“經銷渠道”為管理重點的營銷服務體系,公司內部銷售人員將主要進行新產品的推廣和經銷商管理。


問題9:公司是如何從超聲切入內鏡產品線的?

答:公司早期做了大量調研,包括專利、技術和市場方面的,一方面需要繞開日系廠家的知識產權限制,另一方面,對公司自身的技術專長進行分析,認為內鏡產品所需的技術和公司的技術力量方向比較吻合;再者,內窺鏡產品技術門檻、研發週期、認證週期、臨床要求等各方面要求比較高,毛利率水平較高,是個有發展潛力的產品領域。公司經過了長達七年的技術磨合與轉變,從初級的標清開始試水,再到高清級別,這個過程是克服很多困難逐步跨越的。


問題10:公司內鏡業務發展規劃?

答:銷售策略上,在日系內鏡佔市場主導地位的背景下,國產內鏡的市場認可仍需時間,公司內鏡業務的前期推廣力求提高市場覆蓋率,擴大公司產品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目前公司HD-550系列軟鏡各方面性能指標已不輸於市場同類產品,基於內鏡產品良好的臨床評價,公司在2019年大力進行內鏡的銷售團隊建設,今後公司將進一步完善渠道,加大內鏡產品的學術推廣,同時瞄準行業頂尖產品,提升產品的臨床使用效果,繼續保持內鏡業務的高速增長。


問題11:子公司威爾遜的業務情況、未來如何整合耗材業務?

答:內鏡耗材領域,威爾遜的基礎產品種類較齊全,產品質量過硬,一直給日系廠家代工。公司目前已在日本設立研發中心,通過項目合作、委託開發等形式加強高端耗材的研發,未來威爾遜的耗材種類將逐漸豐富。目前市場上比較熱門的和諧夾,威爾遜的同類產品已獲得CE證書,性能優於市場同類產品。公司與威爾遜的業績對賭將於2020年到期,公司前期已委派部分人員參與威爾遜國內銷售業務,對賭期結束後,將全面接管威爾遜的生產經營,公司內鏡的銷售體系已搭建完畢,“內鏡設備+鏡下耗材”的協同銷售模式將正式步入正軌。


問題12:疫情對2020年業績的影響?

答:一季度是淡季,收入僅佔全年10~15%,對全年影響和貢獻有限,從歷史數據看,一季度的數據也均不對全年業績構成指引,疫情發生在一季度對公司的影響遠沒有消費類行業那麼明顯。


問題13:公司近期發佈減持公告,是否會大量減持?2020年4月控股股東解禁後是否會大規模拋售?

答:員工持股平臺存在董監高參股,公司嚴格遵守監管機構的減持規定,對董監高間接持股的減持仍按照提前15個交易日發佈預告,因此,為了給員工持股平臺打開減持窗口,公司每年必須發佈減持預告。從過去幾年董監高個人實際減持情況來看,每次最終減持的數量都遠低於公告數量甚至沒有減持。4月份控股股東解禁,控股股東個人前期質押比例非常小,每人質押的股數不到公司股本的2%,目前控股股東沒有明確的減持意向。


問題14:公司超聲產品與同行業產品在三級醫院是否直接競爭?

答:三級醫院的超聲設備採購一般採用招標的方式,至少2-3家廠家入圍,設備採購需求在行業內也比較公開,一直以來在三級醫院領域,公司都是與同行業的國內、國外廠家直接競爭。

問題15:內鏡業務今後幾年展望?

答:公司內鏡的主要任務是擴大市場佔有率、提升品牌知名度,公司希望內鏡業務收入在最近一兩年仍能保持50%左右水平的增長。

問題16:2020年公司經營的風險點?

答:公司認為2020年的風險點在於超聲,如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地方財政緊張,各級醫院採購不如預期,將影響整體市場規模。

問題17:2020年業績展望?

答:2020年工作重點是增收和控費,業務發展規劃:2020年公司的首要目標是收入端達到股權激勵的業績指標,增速較高,壓力較大。分產品線看,2020年內窺鏡(不計併購)收入希望能保持在50%左右,超聲力求通過豐富產品型號、逐漸發力高端產品,實現超越行業平均水平的增長。費用控制:希望銷售費用和研發費用的整體費用率控制在2018年度的水平或者總的費用額控制在2019年的水平,2019年公司已完成內鏡銷售團隊的搭建和海外辦事處的初步佈局,2020年不會有大的人員增加,費用增速會得到控制。總體而言,2020年的關鍵在於公司高端產品S60、HD-550的銷售,經過2019年一年時間的鋪墊,按照過去的經驗,2020年將迎來放量期,高端產品毛利高,在收入規模上升、費用得到控制的情況下,最終的利潤水平從概率上看將優於2019年。

問題18:公司一直以來保持較高水平的研發投入,現有超聲產品與同行相比還有哪些不足?未來新一代超聲產品將會有哪些技術進步?

答:在超聲產品的技術和質量方面,與其他國產產品相比,公司產品基本不存在差距,只是在個別功能或性能指標上互有優劣。未來新一代超聲平臺,將增加剪切波彈性成像等功能,同時可能增加通道數,優化血流靈敏度、信噪比和圖像質量,提升軟件流和探頭技術,增強AI功能,在臨床的使用效果上也將持續進步,整體提升產品的競爭力。

問題19:公司內鏡目前的技術水平、市場排名及未來規劃?

答:公司推出的HD-500、HD-550系列內鏡目前已滿足大部分的診斷臨床需求和部分手術要求,多次在國內、國外的消化道學術會議上作為現場學術示範設備。目前公司高清內鏡在市場上的保有量已超過一千臺,每年新增三十幾家三級重點窗口醫院。與進口內鏡對比,公司內鏡產品各方面的指標和性能已經比肩或超過個別日系廠家,近期公司在鏡體的操控方面又有較大進展,將體現在後續的新產品批次中,鏡體整體操控性與日系日益接近。軟鏡的廠家較為集中,國內和國外市場均被日系三大廠家壟斷,近年來公司軟鏡業務增長迅速,大概排名全球第四。未來兩年在軟鏡方面,橫向上公司將不斷擴充鏡體的種類,如支氣管鏡、十二指腸鏡、耳鼻咽喉鏡、小腸鏡等,更好的滿足醫院需求,有利於參與國內招標;縱向上,公司將積極提升現有產品的技術水平,如導入2k4k、多光源等,同時不斷提高產品的穩定性與臨床使用效果,並積極推動產品銷售,總體實現內鏡業務的持續高速增長。

問題20:公司未來產品的佈局?

答:公司未來將主要圍繞超聲和內鏡兩條產品線進行延伸,具體包括IVUS(血管內超聲)、超聲內鏡、硬鏡、鏡下耗材、IVD等。IVUS已經進入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目前正在臨床階段,因該產品臨床試驗時間較長,預計距離拿證仍需2年左右的時間;環陣的超聲內鏡已於2019年9月取得CE的證書,預計在2021年獲得國內的註冊證。公司的2K硬鏡已於2019年發佈,後續將推出4K硬鏡,硬鏡是公司從臨床內科介入到外科的一個重要契機。鏡下耗材方面,子公司威爾遜也正在註冊市場上比較熱門的止血夾,已獲得CE證書,國內註冊將於2020年正式啟動。總體來看,開立多年來重視研發,推出了超聲、超聲探頭、軟鏡、硬鏡、血管內超聲、超聲內鏡等一批代表國內領先水平或國際醫一流水平的產品,未來產品線的豐富將更好的滿足國內三級醫院的需求,前景可期。

問題21:公司內鏡產品與進口產品對比的優劣勢?

答:整體來看,公司認為目前公司內鏡產品的技術水平已經略微超過個別進口廠家,與行業頂尖尚存在差距,主要表現在:1、最新的最高端應用如光學放大還沒有導入;2、十二指腸鏡等橫向鏡體種類不夠豐富;3、產品的穩定性與使用壽命方面需要持續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