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醫療」搭建惠民橋樑

“互联网+医疗”搭建惠民桥梁

“互聯網+醫療”搭建惠民橋樑

——兵團各級醫院開展遠程醫療服務職工群眾紀略

近年來,醫療服務領域新形態不斷湧現, “互聯網+醫療”作為其中突出的一種,在掛號結算、遠程診療等方面進行了探索。 “互聯網+醫療”再次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一師退休人員林丹因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疾病經常到一師醫院就診。如今,她可以像年輕人一樣,在手機上掛號,預約醫療專家。 “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樣,天不亮就不得不去醫院排隊掛專家號了。 ‘互聯網+醫療’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9月26日,林丹說。

“採用科技手段,切實解決患者‘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需要我們不斷努力和探索。”一師醫院遠程會診中心負責人王菲說。

幫助醫生出現在最需要的地方

遠程會診能夠實現上級醫院專家資源共享,提高診療準確率,切實解決患者“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9月15日,巡房時,一師醫院主治醫師武春哲面露笑意。幾天前,一位患者從重症加強護理病房轉入武春哲所在的科室。患者住院原因是其遭受重型顱腦損傷合併胸部損傷,雖然已經脫離生命危險,但大部分時間仍處於昏迷狀態。

患者電解質混亂,血鈉水平過低。 “患者的血鈉水平過低將影響其肝腎功能,這與身體損傷有沒有直接關係?現有的診療方案是否是最佳的?”帶著疑問,武春哲與王菲取得聯繫,在相關人員的協助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腦重症專家李珉採用遠程會診的方式,為患者進行了診療。

“我們制訂的診療方案效果明顯,患者血鈉水平明顯提升。查房時,我們發現患者的身體狀況有了較大改善。”武春哲說。會診後,武春哲還與李珉多次通電話進行溝通,進一步完善診療方案。

互聯網診療設備把相隔千里的兩家醫院聯繫在了一起。通過網絡,醫學影像圖片反饋出患者信息,專家及時會診,患者得到迅速而有效的救治,沿海一線城市醫院醫生通過網絡就可以與兵團各級醫院的專家進行“面對面”交流。

近年,一師醫院先後獲得了浙江大學醫學院7家附屬醫院的定點對口幫扶,通過遠程醫療協作架起了一座疆內醫院連接疆外醫院的橋樑。目前,一師醫院醫生已採用遠程會診的方式與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專家會診了 15 名急、危、重患者。

“互聯網+醫療”不僅讓一師的職工群眾享受到了沿海發達地區醫院的醫療資源,許多團場職工群眾也因此受益,享受到了師市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

8月,七師一三七團醫院向七師醫院提出申請,邀請專家通過遠程會診平臺為一位危重心血管患者進行遠程會診,在七師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趙宇新的指導下,患者的診療方案得到進一步優化。

8月中旬的一天,一師醫院普外科二病區主任劉順利用遠程會診中心設備與阿瓦提縣人民醫院醫生共同為患者診療。根據阿瓦提縣人民醫院提供的患者 B 超檢查結果及前期診斷資料,劉順初步診斷患者體內長有甲狀腺佔位性腫瘤,建議進一步為患者做甲功五項檢查。

阿瓦提縣人民醫院醫生認為不能耽擱患者的病情,建議患者儘快轉到一師醫院就診。當患者到達一師醫院時,發現自己可以享受“特殊待遇”:在一師醫院門診大廳的轉診諮詢和收費專窗旁,值班護士早已為他掛好了專家號,並安排專人帶他到就診科室,免去了排隊等待的麻煩。

原來,在患者出發的那一刻,阿瓦提縣人民醫院已將他的電子信息資料通過網絡傳遞給了一師醫院,雙向轉診實現無縫對接,大大方便了患者。

會診正式打通了一師醫院與阿瓦提縣人民醫院醫學交流的渠道,進一步深化了一師醫院對阿瓦提縣人民醫院的幫扶工作,免除了廣大患者長途奔波的勞碌之苦。

“互聯網+醫療”,不僅讓患者享受了便利,更重要的是讓患者不出遠門,在當地就能享受到上級醫療機構的優質醫療資源,給了他們生的希望。

2017年7月,一名52歲的患者因“糖尿病”的症狀來到七師醫院就診,併入住內分泌科。七師醫院醫生為她做常規檢查後,發現她的十二指腸胰頭處有一個李子大小的實性佔位瘤體,診斷為胰腺惡性腫瘤。因為家族成員中有相關病史,該患者得知檢查結果後決定放棄治療。

七師醫院秉承對患者負責的原則,邀請北京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趙贇博對患者進行遠程會診。經診斷,該患者患有胃腸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疾病。該病治療有其獨有的特點,與常見胃腸胰腺惡性腫瘤治療不完全相同,經系統規範治療後,可以有效治癒。

得益於“互聯網+醫療”,明確新的治療方案後,患者重新燃起了活下去的希望,決定接受進一步治療。

進一步拓展延伸服務空間

遠程會診為基層醫療環境改善帶來巨大幫助。因為有了“互聯網+醫療”遠程會診平臺,李珉不僅能為杭州的患者會診,還能為一師的患者會診,劉順不僅能為一師阿克蘇市的患者會診,也能為一師多個團場和阿克蘇地區阿瓦提縣、沙雅縣、拜城縣的患者會診。

“採用遠程會診的方式,與醫院追求的一切從患者出發,積極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把職工群眾健康和利益放在首位,增強職工群眾就醫獲得感的初衷和理念相契合,是一項對患者負責、為患者減輕病痛的現代化醫療方式,應當將此項工作實現常態化。”王菲說。

此次發佈的《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範(試行)》,以指導規範的形式,細化了遠程醫療服務的相關程序,對遠程醫療服務進行了定義,對提供遠程醫療服務的機構、人員、設備設施設立了准入門檻,對簽訂合作協議、遠程會診、保存資料、機構人員管理等程序都進行了規定。 “這對醫院進一步開展遠程醫療工作提供了依據,對醫院發展必將起到促進作用。”王菲說。

此次文件發佈對遠程會診中的責任認定作出了明確規定,會診的受邀請方只提出診療意見,最後診斷和治療的決策權依然在邀請方,相應的法律責任由邀請方承擔。這一點與武春哲的理解相一致。作為主治醫師,他曾多次邀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專家為患者會診,也多次受邀為團場及縣城醫院患者會診。 “責任劃分給患者吃了一顆‘定心丸’,作為醫生,必定全力以赴為患者解除病痛。”武春哲說。

七師醫院與北京醫院醫療技術及遠程會診協作簽訂;浙大邵逸夫醫院·新疆遠程醫療協作平臺在一師醫院遠程會診中心啟動;中日友好醫院與兵團醫院成功開展遠程聯合會診工作;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與十師醫院進行多學科聯合遠程會診……

近年,兵團及各師市醫院大力開展新技術、新項目的臨床應用工作,使醫院的整體醫療水平得到較快提高。通過開展遠程醫療會診工作,兵團醫院及各師市醫院利用圖、文等交流方式,在醫療專家的指導下,為急、危、重患者及時、準確、科學、有效地制訂診療方案,減少了患者轉院的痛苦和經濟負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