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发现6000年国宝,骑车2小时赶去捐献,获赠5双线手套

大叔发现6000年国宝,骑车2小时赶去捐献,获赠5双线手套

中华华夏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如繁星般难以尽数的文物更是中国历史的见证者,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可以更近的了解他们的第一手资料。文物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在时间的长河中,更是默默的诉说,带领我们接近最生动真实的过去。

有些文物已经被国家找回并收藏在博物馆里,国人随时都可以去观赏,而有些却遗落在民间,但是时间终将让他们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在国家博物馆中,有一件6000年前的历史文物--鹤鱼石斧图彩陶缸,这口陶缸,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是原始社会仰韶文化时期的产物,现在是我国国家级藏品,被列为禁止出国展览的历史文物。但是鹤鱼石斧图彩陶缸又是如何被发现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件文物的发现过程,感受他的魅力。

大叔发现6000年国宝,骑车2小时赶去捐献,获赠5双线手套

无意听闻,文物重现

1979年春天的一个平凡的早上,河南省临汝县杨村大队的村民李建安像往常一样在市场上买菜,无意间听到了这样一个消息,据说在纸坊乡纸北村的苹果地里,出现了一些红色的陶片,像是很久远的东西,李建安曾做过民办教师,还是个业余的考古爱好者。

又在文化站担任文化干事,因工作需要,也曾对于《文物法》有过一定程度的学习,所以他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会不会出现了历史文物。于是李建安回家匆匆吃过早点,携带好挖掘要用的工具,急忙赶往村民说的那块苹果地里,果真看到了没挖好的苹果坑中有许多红陶片。

他先是对红陶品进行了20多分钟的拼凑后,一个不是很完整的尖底陶缸呈现在眼前,他知道这些陶缸肯定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是因为挖出来的陶片还有残缺,他决定继续进行挖掘。在经过两天的细致精心挖掘之后,在出现陶片的土地周围,他挖出了一个长5.6米,宽0.8米,深0.85米的土坑,同时挖出了

13个大小不等、高低不同的陶缸和尖底瓶,12个都没有任何图案。

但是这其中有一个陶缸的外侧却印有鸟、鱼、石斧等图案,李建安仔细研究了下这些图案和这些陶缸,他知道,这绝对是一个重大的发现,这些历史文物一定要好好保管。

大叔发现6000年国宝,骑车2小时赶去捐献,获赠5双线手套

历经曲折,捐献文物

李建安将这些挖出来的陶制品分3次小心翼翼的搬回家,放置在了自己的院子里。

休息过后,他开始进行这些陶器的清理工作,在清理过程中,他还发现在最大的陶缸里面竟然还有人骨,但是家里人觉得这十分晦气,反对他把这些陶器继续放在家里,并坚决要求他把这些全都扔掉,无奈之下,他用车将这13件器物运送放在了自己的办公室里。

然后办公室的同事看到这些,直言这些陶缸并不值钱,他们更不理解他为什么费尽心力去清理这些,同时由于有人骨,这些器物再次遭到了嫌弃。

家人和同事的反对和不理解,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文物的保护意识非常欠缺,似乎李建安的保护意识有些“不合群”。后来的人事调整,李建安搬到了公社大院的另一件办公室,于是这些陶缸再次和他一起搬到了这里。

在此期间,出于对这些珍贵文物的保护,李建安曾多次和文化馆联系,希望可以将这些辛苦挖掘出来的文物,送到当地的文化馆上交,让他们可以

早日得到妥善安置,但由于他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很小的县城,当地对于考古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大叔发现6000年国宝,骑车2小时赶去捐献,获赠5双线手套

工作人员对陶器的相关知识更是知之甚少,文化馆觉得这些东西没有什么价值,所以他想要上交这些文物的手续一直拖着没能办理。直到1980年春节前的一天,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当地的文化馆终于给李建安寄来了信件,信中表示接受了他的请求。

并承诺为他专门腾出了一个展馆来放置一些陶制品,这对于他来说,简直是不能再开心的事情了,想着这些文物终于可以展出,自己也算是卸下了一副重担,他兴高采烈的将这些陶缸放在架子车上,用自行车拖着,经过两个多小时路程,终于到达原临汝县文化馆

当时馆长热情的招待了李建安,对他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这种无私爱国之情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并赠送了他5双线手套以资鼓励。

三 价值鉴定,无价之宝

此后这些陶缸经过专业的专家鉴定,确定为原始社会仰韶文化时期的产物,距今已有6000年的历史。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白鹳是黄帝部落的图腾,大鱼是炎帝部落的图腾,石斧则是炎黄部落的族徽标志。于是专家将这个大缸根据图案信息命名为“鹳鱼石斧图彩陶缸”。之后,由于其历史价值深厚,陶缸被送到了国家博物馆进行收藏并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而他的价值,在绘画史上,鹤鱼石斧图彩陶缸上的绘画是罕见的原始绘画,画面真实生动、色彩和谐、古朴优美,极富意境,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陶画。鹤鱼石斧图彩陶缸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史前彩陶画艺术的最高成就,自此之后名声大振,受到国家的重点保护。

大叔发现6000年国宝,骑车2小时赶去捐献,获赠5双线手套

从民族艺术方面来说,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证明了中国先民很早就成功掌握了点、线、面的艺术表现方法和绘画法则,展示出了一定程度的

民族时代精神与艺术魅力。从科学角度来说,中国古代人民已经掌握了整个制造工艺流程,并且熟练技艺精湛,这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开发大自然,利用化学变化创造发明的科技水平之高。

《国宝大观》一书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鹳鱼石斧彩陶缸”可以与印第安人的图腾柱相媲美。2003年“鹳鱼石斧彩陶缸”被国务院确定为不可出国展览展出的珍贵历史文物。

四 强化意识,保护文物

文物自身拥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是近些年,文物保护工作却面临严峻挑战。文物保护不仅仅要依靠法律,更是要深入人心,这才是治本之策。保护文物就是要让文物的故事能够传扬,其精神内涵能滋润人心、丰富思想、凝聚力量。

这位河南大叔李建安40年前发现并捐赠6000年国宝,骑车两小时,获赠5双线手套,如今已成为了中国的国宝文物并禁止出国展览,是这位朴实的河南大叔保护了中国6000年历史的国宝文物,要不然我们也不能欣赏到这人类智慧的结晶,大家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