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簡述一下伊朗白色革命的過程?

史海釣客


白色革命”是巴列維在1962年發動的。所謂“白色革命”,意即“不流血的革命”,它的發動背景是:50年代末期,伊朗經濟形勢不斷惡化。雖然享有石油開採權的石油公司付的錢比過去多了,但貪汙和無能嚴重消耗著國家收入。失業在增加,社會和政治動亂在增加。

思想來源於德意志19世紀的“白色革命”,當時德意志公民表達的是自由民主與民族統一相結合的意願,並在1848年革命中成功的體現出來。

在這種形勢下,巴列維擬出了“白色革命”的6條原則,於1963年1月26日提交第一屆國民大會通過;後來,隨著形勢的發展,陸續增加到12條。這12條的主要內容是:1.廢除佃農制,凡是大地主佔有的土地,均應重新分配給農民所有。2.全部森林屬於國家所有。3.將所有政府經營的工業企業出售給合作社和個人。4.這些出售的企業所獲利潤,應由勞資雙方分享。5;修改選舉法,準備實行普選,特別是婦女都要參加普選,6.要建立一支知識分子大軍,凡是應服兵役的高級中學畢業生,均可擔任教師。7.要建立一支由各科醫生所組成的衛生工作者大軍,到農村去進行免費醫療工作。8.要建立一支促進農業發展的大軍。9.在所有的農村,都要建立公正的法庭。10.全部水利資源屬國家所有。11.制定全國性城鄉建設的規劃。12.改組所有政府機關,行政權力下放,並全面改進國民教育。

巴列維的這些改良主義措施,是他早就有的一項宏偉計劃,即引導伊朗脫離中世紀的落後狀態,使之成為一個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計劃的頭一步。但“白色革命”在執行過程中並未取得預期的收效,在某些方面還使巴列維遇到了更大的麻煩和不可克服的阻力。

土地改革計劃得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絕大多數人的贊同,它對封建地主和貴族產生了政治影響,多少世紀以來破天荒第一次使他們處於崩潰邊緣。當時,擁有2000個村莊的封建大地主家族就有27個。巴列維在幾年內把佔伊朗可耕地四分之一的125萬英畝土地,分配給了3萬多戶農民。但是,農民們發現,由於國王下令實行“農商”組織形式,他們必須把剛領到的地契換成有名無實的股票,然後在這種新的集約農業企業中成為領薪水的職工。他們的幻想破滅了。對他們來說,土地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而股票僅僅是一張紙片。一下子被拉進政府辦的合作社的農民,同樣灰心喪氣。

他們紛紛離開村莊,流入城市尋找工作。國王的計劃遇到了麻煩,農業產量並沒有如他預期的那樣取得長足進展。

至今

在促進現代化方面,油輪碼頭、大型貯油庫和石油化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1976年伊朗原油產量達1.9億噸,佔中東第一位,世界第四位。1976年石油產量為2.948億噸,出口2.722億噸,當年出口石油收入達234億美元。鉛礦、銅礦、鐵礦和煤礦,都進行了大力開採。鋼鐵廠以及其它金屬冶煉廠,產量也都在不斷增長。從1971年到1973年,伊朗經濟增長速度平均為百分之十四點三;1974年猛增至百分之四十。伊朗一躍而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到1977年人均收入已達2200美元。此外,在交通、電信、電力、社會福利、衛生、教育等領域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960年伊朗小學入學人數為27萬,到1977年超過1000萬人。文盲也從百分之八十五下降到百分之五十五。1977年,有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的人有了自己的住房。

結果

經濟的繁榮使腐化之風迅速蔓延。王室成員靠充當中間人撈取鉅額合同佣金,他們常常是通過他們掌握多數股票的公司進行的。一些政府官員和軍官也利用職權,收受大筆賄賂。賭博機構和娛樂場所到處出現,吸毒者日益增多。由於進口先進技術,外國技術人員隨之大批流入,加速了伊朗都市生活的“西方化”。西方影響幾乎滲透到每一個領域。


徐小楓X


白色革命是一系列由伊朗末代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在1963年發起的意義深遠的改革。

此次改革的最終目標是使伊朗成為一個全球經濟、工業勢力強國。國王引入了新穎的經濟概念,例如針對工業工人的分紅制,開設大批由政府出資的重工業項目以及對森林、牧場資源的國有化。但最重要的改革是土地改革項目,使伊朗傳統的地主失去了影響與權力,近90%的伊朗佃農因此擁有了自己的土地。

在社會方面,改革給予婦女更多的權利並在教育方面投資,特別是在農村地區。識字軍團被成立,允許年輕男性以做鄉村掃盲教師的方式服完他們的義務役。


白色革命由19個改革計劃組成,分別在15年的時間內被推行。前6個項目在1963年1月26日舉行國家公民投票後推行。


  1. 土地改革計劃與封建制度的“廢除”:政府從封建地主處以合理的價格購得土地並以低於市場價30%的折扣售給佃農,用於購買土地的貸款可以以較低利率在25年內付清。這使150萬的曾經只比奴隸好一點點的佃農家庭可以擁有他們曾耕種一生的土地。考慮到每個佃農家庭的平均人口為5人,土地改革計劃帶給九百萬人自由,佔伊朗人口的40%。

  2. 森林與牧場的國有化:推行了許多法令,不僅是為了保護國有資源並停止森林與牧場的破壞,更是為了進一步地開發與耕種它們。超過九百萬的樹被種植在26個地區,創建了環抱城市和主要高速路的70,000英畝的“綠帶”。

  3. 國有企業的私有化:製造廠與工廠將其股份出售給舊封建地主,從而創建了一個全新的工廠主階層,並能幫助使國家工業化。

  4. 分紅制:針對的是在私有企業工作的的工業工人,給工人與員工他們工作單位的淨利潤20%的股份,並保管其他因高生產力或成本減少所產生的獎金。

  5. 給女性以選舉權:女性原本沒有話語權並受伊斯蘭傳統的壓制。這個政策廣泛地被伊斯蘭教神職人員所批評。

  6. 成立識字軍團:有高中文憑並需要服義務役的人員,可以選擇在山村從事掃盲以代替兵役,類似農村支教。1963年,伊朗約2/3的人口是文盲,其中1/3的文盲位於首都德黑蘭。

  7. 成立健康軍團,使公眾健康服務貫穿伊朗的山村與農業地區。在3年中,約有4500個醫療小組被訓練;近一千萬病例被軍團處理。

  8. 成立復興與建設軍團來教授村民以現代方式耕作與畜牧。1964年到1970年的農業生產由此在噸數上提高了80%,在價值上提高了67%。

  9. 成立公平議事廳:5位年老的村民會被所有村民選舉充當仲裁者以解決小的違法以及衝突行為,任期3年。1977年在伊朗全境分佈著10358個公平議事廳,為超過一千萬的民眾服務。

  10. 國有化所有水資源:引入項目與政策旨在保護並利用伊朗有限的水資源。許多大壩被興建,至1978年,還有5個大壩正在建設中。這些措施使受灌溉的土地面積從1968年的兩百萬英畝增長到1977年的560萬英畝。

  11. 城市及農村地區的現代化與重建:藉助於復興與建設軍團的力量。建設了公共浴場、學校與圖書館;安裝水泵與發電機以運轉水和電力。

  12. 教學改革:通過使課程多樣化以滿足現代生活的必需,提高了教學質量。

  13. 工人在聯合企業擁有股份的權利:成立超過5年的工業單位被轉變成為公共公司,原國有企業的股份的99%或私營企業股份的49%將會被優先出售給原來的工人,然後再面向大眾出售。

  14. 價格穩定化與1975年的反對不合理暴利活動:工廠和大型連鎖店的擁有者被大量罰款,有些甚至被關押或吊銷執照。外國跨國公司被強制制裁,一些被故意囤積以抬高價格的貨物被沒收並以固定價格向消費者出售。

  15. 免費義務教育以及每天免費的一頓飯,覆蓋從幼兒園至14歲的所有兒童。1978年,有25%的伊朗人在公共學校有登記就讀。同年,有 185,000 男女學生在伊朗的大學就讀。除此之外,超過100,000學生在國外就讀,其中50,000位學生在美國的院校登記。

  16. 提供貧窮母親免費食物,同樣也提供給所有兩歲及以下的新生兒。

  17. 引入社會保障和國家保險制度:該政策針對所有伊朗人。國家保險制度在退休時期提供最高100%的工資。

  18. 租/購住宅產權的穩定合理的價格 (1977)。控制地價以及各種形式的土地投機行為。

  19. 引入控制腐敗的措施,在官僚體系內。成立了帝國檢查委員會,由行政機構的代表與被證明誠實的民眾組成。


雖然白色革命為伊朗經濟與技術上的發展做出貢獻,但一些土地改革計劃的失敗,民主改革的缺失以及來自地主及教會的劇烈反對最終導致了1979年導致國王下臺的伊朗革命。

儘管引入了眾多的經濟政策,白色革命沒有包括有足夠的措施以提高伊朗行政機構的民主代表性,但一些其他的民主改革被執行,例如擴展婦女的選舉權。許多改革以拙劣的方式進行或成為政治腐敗的犧牲品。例如,土地改革計劃沒有給大多數佃農以足夠生存所需的土地,招致廣泛的不滿;土地從沒有知識的佃農流失到放高利貸者的手中,對耕種至關重要的坎井(伊朗等國使用暗渠將水從高山引入平原)由於少了由地主組織的維護而毀壞,“當坎井失效,數千個有生產力的村莊也將隨之衰退”

土地改革計劃被批評使地主和農工都失去了“工作”,也就是將他們的舊工作帶走卻沒有以一個新工作代替;一些仿效發達國家的改革政策過於死板,沒有考慮到伊朗自身獨特的情況(一些地方缺水,另一些地方有太多的水,等等),某些勞工與地主間家族式的工作契約被切斷;一些工人對分配的土地沒有興趣因而將它們轉賣給跨國企業,而跨國企業利用這些土地種植像洋薊一類的植物供出口,而不是國內銷售,這就導致了土地的流失。


改革也激怒了在當地勢力強大的什葉派伊斯蘭教會,因為改革削弱了教會原本在教育和婚姻家庭法領域的慣例的權利以及其原本在農村地區的強大影響力。大部分來自地主家庭的教會高階層人員因改革而受了很大的影響,許多以前直接流向教會及其附屬機構被用以資助教士的土地租金,因改革而免除後被政府分發。譬如,1979年伊斯蘭革命的領導人魯霍拉·穆薩維·霍梅尼在反抗白色革命的活動中開始成為一名政治領導人和活動組織者。


鄜延路節度使李


伊朗的“白色革命”走的路線是經濟增長、政治高壓和經濟腐敗的“三結合”路線。伊朗是企圖在不變更政治體制的前提下實現經濟現代化的“變革”,但這種變革不僅沒有給廣大人民帶來和平、穩定和繁榮幸福,反而加劇了社會矛盾、貧富差別。最終導致人民起義,來推翻這個腐敗專權的君王政權。

巴列維國王及其家人

1941年巴列維繼承王位。經過漫長的努力,巴列維才取得了一個國王所能有的絕對權力。只是到了60年代初,在最高權力圈內,消除了各種政治反對勢力,沒有人膽敢再向王位挑戰。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國王就覺得有必要再搞一場旨在從根本上改變伊朗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結構,以便使伊朗儘快向現代資本主義國家轉化的革命,即“白色革命”。所謂“白色革命”,意即“不流血的革命”。1963年,巴列維開始“白色革命”,美國立即發表聲明予以支持。

年輕時的巴列維國王與夫人及女兒

巴列維的“白色革命”包括六項內容, 巴列維的“白色革命”包括六項內容:

(1)、農業和土地制度的改革;

   (2)、行政權力下放,全面改進國民教育;

   (3)、出售國有企業以籌措土改基金;

   (4)、工人入股分紅;

   (5)、修改選舉法,實行普選,特別是婦女有選舉權;

   (6)、組織“衛軍”、掃盲“大軍” 到農村。

後來又擴大到了十二條,但基本內容相差不大。這其中最有影響的是“農業和土地制度的改革”。這是一個十分激進的改革運動,巴列維在《白色革命》一書中對他的“白色革命” 作了詳細的說明:“導致這場革命的根本思想是:權利應歸全民,而不得為少數人所壟斷。…我們需要進行一場深刻的、根本性的革命,一舉結束一切社會對立和導致不公正、壓迫和剝削的因素,消除一切妨礙前進,助長落後的反動勢力”…總之,我們這場真正的革命,全部都遵循我指出的兩個神聖的總原則,即:考慮精神和宗教的因素並維護個人與社會的自由,消滅一切剝削痕跡,消滅只對少數人有利而對大多數人不利的現象。”等。

七十年代非常世俗化的伊朗

改革之初,成果是非常顯現的。伊朗農業收入曾經是其國民經濟的主要收入來源。國民收入的85%來自農業,農業人口占了其總人口的80%。伊朗的土地分配極其不合理,地主、清真寺和王室佔有83%的土地,實行封建地租。但白色革命的開始揭開了土地改革的序幕。1962年伊朗政府公佈的土地改革法涉中規定個人佔有的土地不得超過規定數量,多餘的土地必須出售給土地改革局。地主階層雖然不滿,卻無法對抗政府和廣大農民的壓力。到1975年土改結束為止,全國有近200萬戶農民獲益,既92%的農民有了自己的耕地。應該說,“白色革命”初期,國王在處理農民與地主土地佔有關係的過程中採取的政策比較得當,也因此受到了農民們的堅決支持和擁護。

七十年代非常世俗化的伊朗

從1963年開始,他又著手從神職人員手中奪回了教育和司法權,創建了從小學到大學的現代學校體系,用世俗的科學知識取代神學教育,建立了以法國法制為藍本的現代司法體系,以民法取代伊斯蘭法,尤其不準伊斯蘭教會干政。為了移風易俗,他提倡穿西裝,並要婦女摘去遮蓋了千百年的黑色面紗。這些自然遭到宗教勢力的強烈反對,王室同教會發生激烈衝突。為鎮壓伊斯蘭教會,國王曾率兵前往什葉派領袖的的居住地庫姆,公然無視伊斯蘭最基本的戒律,穿著馬靴踏入神聖的清真寺,用手杖抽打一名德高望重的阿亞圖拉。可是,殘酷的打壓終於使教權屈服於了王權。

巴列維的改革沒有幾年,伊朗的經濟就得到了迅猛發展。改革之初的60年代經濟較之50年代增長了3倍多。僅石油收入,就從1964年的不足40億美元增至1974年的200多億美元。由於經濟實力的增加,伊朗開始同美、英、法等工業國家簽訂一系列協議,用以購買了大量基礎建設項目所需設備,其中僅1975 年同美國的技術合作協議一項,開支就高達150億美元,其中包括八個核電廠,十萬套公寓住宅,一個港口、二十座預製構件廠等。

七十年代非常世俗化的伊朗

從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巴列維的現代化似乎取得了很穩固的成就:十多年間,國民經濟得到高速增長,1965-1978年間國民生產總值的平均增長率為16-17%,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由1960年的160美元,增至1978年的2250美元。此期間,伊朗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不僅發展了原有的石油,紡織、菸草水泥等部門,還建立了石化、機器製造、冶金等新興工業部門。1975年1月伊朗《世界報》發表社論說:“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再過10年或12年,伊朗將趕上歐洲主要國家的現有生活水平,25年內,在工業基礎和繁榮方面達到相當於世界上最先進國家的水平。”國力的迅速增強,人民的總體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

孰料,好景不長,伊朗一促而就的現代化夢想隨著人民不滿情緒的積聚和王室政府的極度腐敗而迅即破滅。

雖然“白色革命”短短十幾年裡是伊朗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但與此同時,在政治上巴列維國王卻一直不思進取繼續實行獨裁專制統治,經濟上王室和政府腐敗不堪。一般來說,只有民主和法治才能遏止腐敗,但巴列維卻不這樣認為,他認為只有牢牢地抓住權力,即使腐敗,任何勢力也撼動不了他。經濟上改革的成功使巴列維忘乎所以,忘記了自己是個獨裁者,所以他在政治上無所作為,經濟改革的火箭已經跑到月球上去了,政治改革還停留在設計圖紙之中。他不相信兩者互為依存的關係,他相信人民吃飽了飯、過上了好日子就應該感謝他。為了有效地控制權力,1975年3月,他宣佈取締一切政D,組成御用的“伊朗民族復興黨 ”,實行一D專制。

七十年代非常世俗化的伊朗

專制和日益加深的腐敗則激起了群眾的不滿,霍梅尼運用宗教力量組織反國王的群眾運動,於1978年初,在德黑蘭、庫姆、大不里士等大城市開展大規模 的反國王、反美運動,要求廢除君主制。這就是霍梅尼領導的“伊斯蘭革命”。國王先是實行武力鎮壓,繼之妥協讓步,但都無濟於事。1979年1月中旬,巴列維國王終被推翻逃往美國,這等於了巴列維王朝宣佈覆滅。同年2月,霍梅尼由法國回伊朗。2月11 日,伊朗宣佈成立伊斯蘭革命委員會,廢除君主制,建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從此霍梅尼以宗教為依託的封建勢力全面復辟,從而在短短几年內把繁榮世俗的伊朗,轉回到神權禁錮政治統治下至破敗不堪的伊朗。

1979年伊朗革命中,高舉霍梅尼畫像的抗議群眾

為什麼很多威權主義國家後來都實現了民主化,從而走上了現代化的道路,而巴列維為復興國家的“白色革命”會徹底失敗?

一、伊朗的現代化不僅沒有給人民帶來和平、穩定和幸福,反而加劇了社會矛盾、貧富差別。

“白色革命”初期應當說的確給人民帶來了經濟實惠。頭幾年人民還是堅決支持 “白色革命”的,最有說服力的就是巴列維對伊斯蘭宗教勢力的打壓並沒有引起篤信伊斯蘭教的伊朗人民的抵制。一方面巴列維積極倡導經濟改革,一方面卻極力維護傳統的封建勢力,拒絕旨在社會民主化的任何政治改革。

現代化的本質趨向於新的社會力量,而舊的社會力量不可能順應現代性,他們往往是社會變革的絆腳石。由於伊朗的封建專制政體是以小農經濟社會為基礎的,而伊朗“白色革命”的實施和大工業的發展卻無情地摧毀了這一社會基礎,為了換取傳統勢力對改革的支持,只能任由他們肆意吞噬現代化過程中開闢的新的財富和權力。這樣就不可避免助長了嚴重腐化行為。

1979年伊朗革命中,抬著霍梅尼畫像的抗議群眾

伊朗一方面經濟高速增長,一方面王室、大臣、官員普遍貪汙腐敗。國王的親屬不僅壟斷了伊朗的商業,一些壟斷性的大公司、大企業總少不了王室家眷們的身影,而且王室成員和當權者在同外國簽訂合同時,充當中間人、擔保人,收取鉅額佣金、回扣。王室成員和當權者利用特權經營各種企業,大發橫財。首相胡韋達因貪汙了鉅額金錢,而遭免職,但並未予以嚴辦。儘管國王也口口聲聲說要反腐敗,可是沒有制度上的改革,雖然“定向反腐”抓捕了一些腐敗分子,卻沒有一點果效也沒有。頻繁地尋找和懲罰替罪羊,倒了一批腐敗分子,新的腐敗分子馬上又接替而上。王族成員總共63人,卻在瑞士銀行有數十億美元存款;國王本人也揮金如土、窮奢極欲,甚至用黃金建造廁所,花費10多億美元為自己預修墳墓;首相和各部部長也照此辦理,想方設法為自己撈錢,除公開的合法收入外,紛紛在各大公司和政府機關設立秘密預算,日常生活甚至“從荷蘭買花,從法國買礦泉水,從東地中海購買野味,從非洲購買水果”。曾經擔任 14年首相的胡韋達說,反腐敗必須“從國王的家庭和隨從開始, 否則毫無意義。向腐敗開戰是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國王本人在這方面也不是兩袖清風。”

1979年街頭抗議巴列維統治的群眾

農民支持土地改革,城市工人階級從經濟繁榮中獲益,但他們經濟地位脆弱,對國王的官僚現代化造成的腐敗和貧富懸殊十分不滿。伊朗經濟的迅速增長雖使人民生活有了總體提高,但由於種種原因卻造成了驚人的兩極分化。大量思想保守的農民一部分淪落為城市貧民在貧困線上掙扎,而少數有錢人卻揮金如土。伊朗的經濟是發展了,佔有多數人口的下層老百姓的生活卻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斷電、缺糧、高昂的房租、嚴重的通貨膨脹,造成了人民的極度不滿。相反,貧富懸殊卻更加明顯了。首都德黑蘭明顯分成兩個部分,北部是富人的天下,那裡建的是豪華的酒店、舞廳和夜總會、西式別墅,而南部則充斥著貧民窟、小巷子和汙染的空氣。在人口眾多、文盲大量存在的伊斯蘭世界,下層穆斯林老百姓只得從古蘭經中尋找答案。他們期待真主重臨人間,來幫助他們擺脫苦難,重建公平、正義的天國。這一切為以霍梅尼為首的激進派教士集團在伊朗政治舞臺上的迅速崛起創造了有利條件。

而今神權統治下的伊朗

二、改革觸動了宗教界的利益;社會不公與官員的腐敗造成了百姓心理上的對抗

“白色革命“觸動了宗教界的利益。由於不尊重宗教,巴列維與教會的關係就一直非常緊張。當巴列維國王把原先屬於寺廟的土地分給了無地的農民時,就撼動了教會的生存根基。此後,他們將不得不將就著依靠信徒的佈施度日。對此,他們無法忍受。此外,教會在霍梅尼領導下出於本能堅決反對世俗化和現代化。政治上的專制,國王、政府官員的生活腐敗,社會風氣的敗壞,也觸動了教會的神經。婦女怎能摘下面紗?又怎能走出廳房?這是違背真主旨意。教會還認為“白色革命”不僅侵犯了教產,而且還敗壞了道德。德黑蘭街頭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電影院、酒吧間、賭場、豪華酒店和日益氾濫的色情業是道德嚴格的伊斯蘭教無論如何無法容忍的。

1963年,當國王宣佈了他的雄心勃勃的計劃後,毛拉們首先就起來反抗了,大批穆斯林走上街頭,沿路看到商店就砸,見到沒帶面紗的婦女就打。政府出動了軍警,發生了流血衝突。德黑蘭上空槍聲陣陣,坦克和裝甲車肆意橫行,一場反政府暴亂終於被壓下去了。霍梅尼被迫流亡伊拉克。雖然絕大多數伊朗人都是虔誠的信徒,然而他們在國王的改革中卻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因此,95%以上的伊朗人在國王與霍梅尼的衝突中站到了國王一邊,堅決支持國王的現代化目標,使巴列維國王在與教會的爭鬥中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但是,此一時彼一時,經過只有經濟改革而無政治改革的“白色革命”的伊朗已經矛盾重重。不滿情緒不斷在積聚,人民早已經對巴列維王朝的經濟成就不屑一顧了,“我們認為這個國王是撒旦,就算他做得好事,我們也認為是邪惡的”。這就是百姓對巴列維的看法!老鼠多了自然就想到貓。人們開始懷念過去雖不富有,但可能略微公平一點的禁錮一切的社會。喜歡干政的宗教領袖霍梅尼適時把握時機利用了這一點。

霍梅尼從青年起,就有著把伊朗變成伊斯蘭天國的理想,所以他花費了大量筆墨宣揚其建立神權至上、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政府的主張。

這裡應當交代一下,根據伊斯蘭教義,國家政權只被理解為監督實現神意的工具,國家的任務是將伊斯蘭教旨原則具體化,也就是說宗教可以干預國家政治。在中東地區,無論是誰控制了國家權力,神職人員都有著強烈參與分享權力的慾望和傾向。

霍梅尼雖長期流亡國外,在國內影響卻極大。70年代後期,他充分利用日益嚴重的社會危機,鼓惑民眾堅決反對 國王的現代化變革。而腐敗不堪的社會為霍梅尼鼓吹完美理想社會的原教旨主義提供了深厚的民眾基礎。霍梅尼成了反對國王的象徵。教會成了反對國王獨裁統治的場所,霍梅尼在國外宣傳伊斯蘭教民族主義情緒的錄音經常成為人民反對壓迫,迴歸伊斯蘭天國的福音。於是反君主專制的群眾革命,導致了“原教旨主義”的迅速崛起。

神權統治下的伊朗街頭

三、巴列維國王的獨裁統治,象癌細胞一樣吞噬著整個國家和社會制度

“白色革命”和迅速現代化增強了中產階級的力量,他們一方面支持國王的經濟政 策,一方面強烈要求擴大政治參與,實行民主xian政。國王雖致力於伊朗的民族復興和現代化,但xian政徒有虛名。社會力量因國王實行民族主義和反G主義而容忍了他對憲政的踐踏。但巴列維王朝卻面臨巨大的合法性危機。巴列維國王為了維持專制王權不得不強化國家對社會的控制。一方面神話自己,讓百姓像崇拜阿拉一樣來崇拜他巴列維,一方面加強特務統治,加緊控制輿論,任何被視為對國王和政府有不滿的言論都將遭到嚴厲處置。國家的司法機器越來越充當著執行獨裁意志、鎮壓民間異見、剝奪自由和迫害人權的工具。在國家安全的名義下,制定了“顛覆罪”、“煽動罪”、“洩密罪”等等,用來來打壓媒體、拘捕異見者和製造文字獄。巴列維統治的伊朗人權記錄卻極糟糕,經常成為美國人權外交攻擊的對象。美國一再向巴列維施壓,要求Q其改善政治環境,但巴列維置若罔聞,不予理睬。

早在49年巴列維國王就向眾議院提出了一個限制新聞報道自由的法令,這個法令規定,今後凡是有關國王或王室其他成員的侮辱性的言論,都將認為是犯罪行為,警察當局如發現哪家報紙有這樣的言論,就將立即查抄這家報社,並逮捕它的發行人和有關記者。這樣一來,輿論自由全部被扼殺了。即使是面對當初堅決支持他變革的一些知識分子們的批評也在所不惜。人們不能在議會里發洩不滿情緒,清真寺成了反對政府活動的中心。霍梅尼在國外反對國王的講話錄音被帶回伊朗,並通過清真寺在國內四處傳播。隨著國王的日益驕橫,知識分子對他也漸離漸遠。當危機來臨時,社會各界同教會一起結成了反對君主獨裁作為共同目標的廣泛聯盟。

1977年,伊朗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在國際社會的壓力下,巴列維國王不得已著手推行“民主自由化”,實行新聞自由、放鬆對反對派的壓制等。但為時已晚,反國王的鬥爭如火如荼,巴列維王朝行將就木了。1978年9月8日,伊朗國王巴列維命令軍隊向示威人群開槍,造成四千人死亡,史稱“黑色星期五事件”,巴列維政權也在幾個月後,隨著這次罪惡的屠殺而坍塌,被政教合一的霍梅尼政權所取









王洪民1989


伊朗的白色革命是巴列維在1962年發動的,所謂白色革命就是不流血的革命。初登寶座的巴列維國王躊躇滿志,野心勃勃,夢想把伊朗改造成“亞洲西部的日本”。他希望“在本世紀末,伊朗將成為世界上第五非核強國”,想在海灣建立一個“海灣地區的歐洲共同體”,盼望有朝一日擔當“波斯灣的警察”,在這個地區充當領袖,掌握領導權,使自己成為一個盟主。

二戰後,世界形勢給伊朗敲響了警鐘。伊朗鄰近國家接二連三地發生反封建的革命,特別伊拉克的費薩爾王朝被推翻,巴列維國王開始憂心忡忡,寢食不安,深感孔雀寶座的不穩,隨時有掉下來的可能。這時美國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為伊朗出謀劃策,同時也想乘機把美國的“民主”、“人權”等意識形態推向世界,包括自己的盟國。肯尼迪總統以人權為藉口,要求伊朗巴列維王朝實行西方化的社會改革,以籠絡人心。為了給伊朗施壓,美國支持阿米尼當上伊朗的首相,在他的內閣中有3位在美國受過教育的改革家:教育大臣德拉赫歇什負責改革教育體制,改善教師待遇;司法大臣阿拉木提負責肅清軍界和政界的貪汙腐化現象;農業大臣阿爾桑賈尼著手製訂土地改革法。

1963年1月,在美國的倡導和支持下,全面西化的“白色革命”轟轟烈烈地全面鋪開,巴列維國王解釋為“和平的不流血的革命”,是他本人領導下的革命,也叫“國王與人民革命”。主要六點綱領是:實行“土地改革法”,先由政府分階段向地主贖買其多餘的土地,然後以現款或分期付款的形式出售給農民;森林、牧場、水資源國有化;允許一些企業的職工購買所在企業的20%的股票;興辦教育,建立農村掃盲隊,掃除文盲;婦女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伊朗的“白色革命”可以說是美國的傑作,不時閃現美國的身影。據說,“土地改革法”是美國駐伊朗的顧問團起草的,目的之一就是想擴大美國在伊朗的商品市場和投資場所。讓工人購買企業的少量股票,無疑都有美國的身影!




訫為妳陑碎


所謂“白色革命”,意即“不流血的革命”

1963

1

月,在美國的倡導和支持下,全面西化的“白色革命”轟

轟烈烈地全面鋪開,巴列維國王解釋為“和平的不流血的革命”

,是

他本人領導下的革命,也叫“國王與人民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