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歷史,標普500指數本週第二次一級市場熔斷,這意味著什麼?

美國股市自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之後推出的股指熔斷機制之後,三十多年來的美股市場,此前真正觸發熔斷僅有一次是在1997年10月27日,那一天道瓊斯工業指數暴跌7.18%,創下自1915年以來最大跌幅。而在本週2020年3月9日21點34分觸發這麼多年來的第二次熔斷,而在2020年3月12日21點36分,僅僅3天之後,標普500指數跌幅再次擴大至7%,觸發美股歷史上的第三次熔斷,也是本週第二次一級市場熔斷。同時歐洲斯托克600指數跌幅擴大至10%,為紀錄最大單日跌幅,德國DAX指數、法國CAC40指數跌超10%,英國富時100指數跌近10%,黃金跌破1590美元關口,原油跌8%,道指秒跌1700點,標普500指數大跌7%觸發本週第二次熔斷。流動性告急,全球美元短缺達到警戒水平。在紐交所上市的所有股票中,超過72%的個股跌至52周低點,上一次出現這種情形是在2008年10月10日。而CNN恐懼與貪婪指數今日美盤初的讀數報2,為2008年12月以來再一次刷新歷史新低。這一指數表明市場目前處在極度恐懼狀態,甚至恐懼程度與2008年程度相當。全球經濟,到底怎麼了?

什麼是美股期貨熔斷機制

市場下跌熔斷,是指標普500指數在常規交易時段(美東時間9:30-16:00),指數點位相對於前一日收盤點位的下跌。與個股交易暫停機制不同,市場熔斷只針對市場下跌,而個股暫停交易包括上漲和下跌的異動。

熔斷機制,分為7%,13%,20%的三檔下跌熔斷,其中,7%為一級市場熔斷,13%是二級市場熔斷,20%是三級市場熔斷。熔斷機制的設立旨在避免發生非常規或者踩踏性暴跌事件。非常規暴跌比如,高頻交易。大型投資機構主要利用高速計算機按照交易模型在極短時間內自動做出投資決策,以期先於市場其他投資者進行交易,但高速指令產生的錯誤可能給股市帶來災難。

股指暴跌因素分析

  • 新冠疫情

這次疫情全球擴散的重要節點就是意大利的淪陷,從意大利開始到歐洲各國的擴散,和隨後帶來的經濟的衝擊,對於這些本已深陷債務的國家更是雪上加霜。歐洲很可能將會是此次疫情最主要經濟體中最大的受害者,疫情將透過經濟產生連鎖反應,把歐洲一直存在的“失衡”問題再次揭開

歐元區債務國(比如意大利)不能依靠自己的貨幣政策來對沖債務和刺激經濟。沒有獨立的經濟調控,也沒有獨立的生產要素控制手段,同時又要維持高福利,寅吃卯糧,只能繼續借債度日,導致債臺高築,歐洲內部分工失衡,經濟的比重開始依賴於服務業,一旦外需衝擊,將直接導致整個財政鏈條的收支斷裂,支出是剛性的,而收入卻斷崖,引起債務危機的爆發。

  • 油價下跌

原油供應端的美國,俄羅斯和沙特三方的囚徒困境加上原油需求端長期利空,導致的油價暴跌。也是此次油價暴跌促進股市暴跌的因素之一。

從供應端的問題來說,沙特這一次之所以直接選擇增產和降價來倒逼俄羅斯減產,主要由於美國頁岩油的產量不斷增加,使得歐佩克不得不經常減產來維持油價,使得歐佩克市場份額不斷被壓榨。這個時候歐佩克要提振油價,不得使俄羅斯減產。而俄羅斯不再像之前一樣假意配合,開始玩火的原因是俄羅斯開始有底氣抵抗低油價帶來的影響,其底氣來自於俄羅斯的儲備金比沙特好;其次俄羅斯央行宣部放棄匯率管制,盧布自由浮動(在油價下跌時,通過貶值盧布就可以保證俄羅斯出口石油獲得的盧布收益基本不變,因為國際原油市場用美元結算,而俄羅斯統計財政收入卻採用盧布結算);最後俄羅斯產油成本非常低,俄羅斯渴望增產擴大產量。而美國頁岩油的最大底牌來自於美國經濟韌性不錯,低油價只能給美國的產量增速降降溫,而對於實際出口的產量不一定有降低風險,其次美國也擁有NOPEC議案這種壓軸武器。

而從需求端來看,歷史上數次的油價大跌都有與之相應的全球金融危機引發的原油需求減少密切相關。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減速。布倫特原油價格區間最大跌幅61%。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全球經濟減速,美、歐、日三大經濟體同時減速,布倫特原油價格區間最大跌幅40%。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經濟增速斷崖式下滑,全球原油需求出現連續兩年負增長,布倫特原油價格區間最大跌幅75%。

  • 股市技術性下跌
  • 安聯首席經濟學家埃裡安:美股開盤十分殘酷,投資者資金加速外流,市場面臨拋售和進一步拋售的預期,考慮到技術因素,買家正處於觀望狀態。

  • 美國信貸泡沫和通縮
  • 利率長期處於超低水平導致企業和國家積累的巨大債務泡沫破滅的風險。按照高盛的預測,如果油價過度下跌或者跌到20美元區間,將給美國頁岩行業帶來災難,並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導致數百萬頁岩工人失業,垃圾債券將遭到災難性拋售,而信貸面臨的極端壓力將動搖整個金融體系的基礎。

    • 恐慌拋售

    爭搶現金雖然不足以給多年來一直持有超額儲備的銀行體系帶來壓力,但卻突顯出當新冠疫情波及全球從而導致供應鏈中斷、消費者需求受到抑制時,投資者信心正快速惡化。投資者可能考慮到未來將會發生的極端不確定性,投資者自身的不安全感引發的恐慌拋售可能會導致這種黑天鵝情景自我實現。並且隨著投資者繼續拋售風險較高的資產,可能會出現進一步的下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