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多读书?内驱力超强的人告诉你答案

01

通过我的观察,我就发现,生活中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一直都有打不完的鸡血,从头到脚都武装着满满的正能量。

他们给人的感觉就是活力满满,整天做事都开心得不要不要的,你会感觉他有使不完的劲,消耗不完的能量。

这样的人就像一束小火苗,靠近他你也会嗨得不要不要的。

这种人总是容光焕发、激情四射,连走路都带风。

为什么要多读书?内驱力超强的人告诉你答案

与之相反的是那些沮丧消沉,瘫软如泥的人,比如说人们常说的佛系青年。

前者拼命向上生长,后者赖在地上,都有各自的人生追求,但背后所反应的,是来自一个人内部的推动力量:内驱力!

02

内驱力是一种来自内心的渴望,由内而发,让人不断去成长向上的坚实力量。

正如人们常说的,一个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很多真正的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成就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靠的就是超强的内驱力。

至此,有人可能会说:我也很渴望成功,成为成功人士,然后赚大钱,开豪车,住大房子,天天剁手不心疼,一秒清空购物车!

如果这么想,那你可能就是误解了内驱力。

内驱力所产生的,是你内心的热爱,你的人生兴趣所在;而花天酒地,挥霍无度其实只是你外部的欲望。

欲望和内驱力是不同的,外部的欲望只会不断膨胀,当被满足后就会枯竭;而来自内心深处的内驱力,只会像源头活水一般,涓涓流淌。

之前上了微博热搜的新东方年会的吐槽歌曲《释放自我》里面有一句话:牛逼的人到哪里都不会彷徨!


为什么要多读书?内驱力超强的人告诉你答案

这就是牛人都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当找到自己生命热爱的东西时,就能激发出强大的心灵力量,自然遇山开山、遇水架桥,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

03

我的朋友圈里有很多大佬,他们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其中刘媛媛就是一个内驱力很强的人。

在第二季的《超级演说家》演讲中,她说“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就是希望你用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为什么要多读书?内驱力超强的人告诉你答案

媛媛姐说自己是全宇宙最正能量的人,这背后其实就是内心深处散发的强大内驱力。

因为她这种强大的力量,最终她获得了《超级演说家》第二季的冠军。

那她是怎样获得这种内驱力的呢?

她说自己曾是差等生,是班级的吊车尾,全年级二百多人,她排名到一百八十后。

知道自己要努力,改变自己的贫困家庭,可是经常会误入努力的怪圈——就是付出努力后得不到好的反馈,因此她也常常感到很颓废。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了一本书后,主人公的故事感动并激发着她去做出改变。

04

路遥曾说: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高一某个下午,刘媛媛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书叫《一个叩开牛津大门的高二女生》,讲述了四川绵阳某中学一个年仅16岁的高二女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英国牛津大学。看了主人公的故事,她非常好奇:假如我做出了与她相同的努力,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于是在那一秒之内,她有了一个疯狂的想法:我要考北大!


为什么要多读书?内驱力超强的人告诉你答案

很多时候人就是那么微妙,在一个瞬间,看到一个扣动心弦的故事,你就觉得自己也应该那样去活。当时当刻,你就不再满足于现状,不再安逸于现在的处境,内心逐渐燃烧起一团小火苗,越烧越旺,让你热血沸腾,也让你走出舒适区,去破局,去战斗。

昔日刘邦还是泗水的一个小亭长时,遇到秦始皇的豪华车队出巡,于是感慨:大丈夫当如是也!

从此,刘邦走上了人生的漫长逆袭之路!


为什么要多读书?内驱力超强的人告诉你答案

刘媛媛看到一个逆袭名校的故事,也就那样去做了;刘邦看到前呼后拥的皇帝,开始了艰辛的征战天下。

见识决定了你最终能走出多远,正所谓见大而行远,迎刃方通简!

很多时候,人都呆在一个狭窄的小环境里,看到别人那样,你也就那样活了。只到某一天,你见到了最好的,你才会知道,我也要那样给自己活一次。

05

刘媛媛的书《我不惧怕成为这样强硬的姑娘》,里面讲到她备战高考时的故事。

寒冷的冬天,宿舍外面大学纷飞,天寒地冻;而被窝里很暖和,舍友都在呼呼大睡,人到了冬天都会有这种惰性。但为了战胜自己,她在床边准备了一碰冷水,不想起床就用毛巾蘸着敷在脸上,于是就不再想睡觉了。

她起床,踏着没过膝盖的大雪,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到教学楼前面的树林里去背书。

她所有的努力与逼迫,成了后来与人分享时的一个谈资,但那种想要改变的力量,驱使着她也影响了无数的人。

一个人可以强大无匹、战天斗地,也可以瘫软如泥、混吃等死,就在于你想要激发出自己的那一面。

而内驱力能让你激发内心深处的渴望,驱赶着你朝着目标勇猛精进,不给自己找借口,也从来没有丝毫的懈怠。

06

拥有内驱力的人,他们是全然自发的去努力,不需要讨好谁,也不需要任何外在的鼓励。他们勤奋且自律,不需要额外的补贴,不需要意志力的调动,不需要去晒朋友圈,不需要自我感动,更不需要自我说服和强迫。

内驱力产生的自律,完全是一种巡航状态,持续、稳定、没有磕绊,自然而然......

由外部的欲望驱动,整个人都会显得浮躁,他们关注的不是执行,还是来自外来的反馈赞美,和相应的即刻满足。

历史上很多名人志士的故事都表明: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因为太多人缺乏内在的驱动力量而无法坚持!


为什么要多读书?内驱力超强的人告诉你答案

毛泽东16岁时,父亲毛贻昌认为儿子已经具备了外出谋生的能力,边让毛泽东去米店当学徒,借以养家糊口,发家致富。

当时的毛泽东,已经看了大量的书。对于已经初具救国壮志的毛泽东,继续求学的愿望更为迫切。于是,他决心不顾父亲反对,外出求学。并与母亲商定,邀了舅舅、表兄文运昌,教员和其他亲戚来家中相劝,终于说服了父亲改变了主意。

读了一些书后,他心里已经憧憬了一个更大的世界,不再满足于现状,敢于反抗父亲的安排,他只想去追寻自己早已播种下的挂在天上的梦想。

我们可以看出,生命里的某一个偶然的时刻,读了一本偶然翻开的书,被其中的故事触动,心里播种下了一个渴望,从哪时起,你就已经不一样了。

星星之火,足以燎原;理想之光,照亮四方。或许一个人最后取得的极大的成功,就是从哪一个细微的内心触动开始。

07

很多人不知道怎样读书,又或者不知道读书的真切作用,总是急功近利,想立马得到利益,从而忽视了那些潜移默化的流进生命里的能量。

那种能量最好的体现就是:你觉得人是可以改变的,人的可塑性极强,就在于你想去实现怎么样的目标,激发出自己的那一面,是强大无匹,气势如虹亦或卑微懦弱,愁苦黯淡,一切都取决于你内心驱动的力量。


为什么要多读书?内驱力超强的人告诉你答案

再普通的人,都有着非凡的一面,只要找到自己非凡的一面,并将其体现出来,就会立刻成为显赫的大明星,这一切都来源于你内心的驱动。

现如今,读书已经成了一个很平常的话题,谁还没翻过几本书呢?但是读书更重要的是去读出一种叫生命力的东西,也就是能够逼迫你去做出改变,获得成长,并实现梦想的自我内驱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