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就會」七年級上文言文複習指導,一不留心成學霸


「一學就會」七年級上文言文複習指導,一不留心成學霸

一、字詞

(一)實詞

1.一詞多義。古代的詞以單音節為主,一個詞往往有幾個義項。有的義項和基本義項的意思相去甚遠,要把它作為重點並牢牢記住。如《童趣》中:①作青雲白鶴觀。觀:名詞,景觀。②觀之,興正濃。觀:動詞,看。2.古今異義。古今異義有以下幾種情況:①詞義擴大。如《論語十則》:不亦君子乎?“君子”,文中指有道德有修養的人,今則是對人的敬稱。②詞義縮小。如《詠雪》:與兒女講論文義。“兒女”文中指“子侄輩”,今指自己的孩子。③詞義轉移。如《論語十則》 :是知也。“是”句中指“這”“這個”,今表示肯定。3.通假字。古今通假就是兩個字通用,兩字之間只是語音相同或相近。如《論語十則》:不亦說乎?這裡的“說”通“悅”。

(二)虛詞

七上文言文中的虛詞有:之、其、而、於、乎、焉等。常見意義及作用見下:①之:主要作用是助詞、代詞、介詞。②其:主要作用是代詞。③而:主要作用表順承、並列、轉折、修飾。④於:可譯為對、從、在、向、比等。⑤乎:可譯為嗎、於。

二、斷句

文言文斷句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①按詞語斷。例:風聲/鶴唳。②主謂之間斷句。例:士/不可以不弘毅。③發語詞後停頓。例:念/近中無此禪院。

三、翻譯

文言文翻譯,應遵循以下原則:

1.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專有名詞,不必翻譯。例:陳太丘與友期行。“陳太丘”是人名,不必翻譯。

2.補。第一、單音節詞補成複音詞。例:“左將軍王凝之妻也。”中“妻”要翻譯成“妻子”。 第二、按現代漢語習慣補出省略內容。例:“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譯成“太丘的長子陳元方那年七歲,(當時正在)門外玩。”。

3.換。文言文中有不少詞語,現代雖還用,但不是古代意思,翻譯時應用古代意思。例“下車引之。”應翻譯成“下車拉他。”

4.刪。文言中有些詞翻譯後反會造成語句不順暢,這樣的詞可刪去不譯。例:公大笑樂。“笑”和“樂”同義,譯成“太傅笑了起來。”即可。

5.順。文言文翻譯時,為使句子通順,可對語序加以適當的調整。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可譯為“孫禹年公子跟他的同業朋友在樓上喝酒。”

「一學就會」七年級上文言文複習指導,一不留心成學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