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史话:隋朝的建立 其实隋杨是不是弘农杨氏都不重要。

弘农杨氏


隋唐史话:隋朝的建立  其实隋杨是不是弘农杨氏都不重要。

弘农杨氏

“杨”出自一个名门,即弘农杨氏,弘农就是今天的华阴。

自魏以来,中国政坛形成了一种门阀政治,形成了许多个的大家族,这些大家族又在主导着中国的政治的走向。

在这些主导家族里面,有几十个家族,在隋唐历史上不断的出现宰相,尚书等部长级的官员,从这里不难看出,门阀是中国政治发展的舵手。

杨家的起家,太远的不说,大概是从杨喜开始的,杨喜是弘农人,本来是刘邦手中的郎中骑都尉,又执掌宫中更值宿卫,后来垓下之战中杨喜杀项羽,因此加官进爵,被封为赤泉侯。

杨家真正出名,应该是在东汉时期


隋唐史话:隋朝的建立  其实隋杨是不是弘农杨氏都不重要。

杨震

杨家在东汉时期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杨震。这是弘农杨氏真正出名的人物,杨震官至太尉,是一个大官,还是一个清流官员。他对东汉腐败的政治进行严厉地抨击,希望能够进行政治的改革,让东汉的政治恢复清明,但是,杨震的主张不但没有得到支持,反而遭到了朝廷的镇压,杨震被解职,遣返回乡。

杨震从洛阳回到弘农去,很多百姓出来送他,因此,杨震得了一个“关西孔子”的称号。这与杨家以后成为天下名门很有关系。

西晋先后两个皇后都出自杨家,因此杨家政治背景深厚。有了权力,杨家就想专权,后来杨太后搞政变,对杨家进行灭门。杨家的延续因此被打断了,这就造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杨家的历史存在一个断层。这就为后来“杨”姓人自称是杨氏名门创造了一个条件。

到了北朝,出现了一些自称弘农杨氏的人,史书都给加上两个字——“自云”。而这“自云”里面,就有杨坚和杨素,他们都自称是弘农杨氏。

隋杨基业的萌芽


隋唐史话:隋朝的建立  其实隋杨是不是弘农杨氏都不重要。

杨坚的父亲叫杨忠,杨忠在北周是一个很重要的官员。北周统一了华北,被杨坚篡权建立隋,隋灭亡后,同样出自北周这个集团的李家取代杨家变成唐。而北周的这一批人起自蒙古,具体位置在今天的内蒙古武川镇。武川镇是北魏在北方建立的几个军镇之一,在北魏,这个“镇”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大军区。从武川镇走出了一批青壮年的军官,北魏后期,六镇起兵南下,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在这一批人中走出了一批年青的军官,而这批年青军官里面,就有一个人叫杨忠,最后成为了北周创建者之一。

杨忠自称弘农杨氏,杨忠的妻子是胡人,杨忠的家族是民族混血的。这一点在后来是有作用的。五胡十六国时期,汉族与胡族人不和睦的,汉人是奴隶,胡人是统治者,民族间的矛盾不可忽视,而同时拥有汉族名门和胡人血统的杨家,则得到了胡汉两族的认同。

北魏后期,六镇之乱,尔朱荣平定了叛乱,并且得到了大部分的鲜卑军队。尔朱荣被除掉后,高欢崛起,这一支强大的鲜卑军队落到了高欢的手里。

高欢想要除掉宇文泰,于是发动了战争,几场仗打下来,兵力减少了,宇文泰为了解决兵源问题,不得不实行可以一个新政策,即府兵制。府兵制规定,汉人可以当兵,夏人半为兵,关中的汉人一半都去当兵了,汉人军队做为主力使用。胡汉混编,很好的解决了民族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北周能够平定强大的山东。

宇文泰也吸取了草原人作以部落为旗的习惯。宇文泰的府兵设了八柱国、十二大将军,这二十家里面,就有身为宇文家、北魏皇室元家和李家,而杨家就在十二大将军里面。

“初置府不满百,每府有郎将主之,而分属二十四军,每军以开府一人将焉,每二开府属一大将军,二大将军属一柱国,大将军仍加号持节大都督以统之”——《邺侯家传》

北周站稳脚跟后,指挥军队作战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就交到了十二大将军里面,杨家因而积累了许多的功劳。

隋杨篡位——人和不可少

杨忠是大将军,因此杨坚从小就接受高等教育,长大后,杨坚当了禁军的宿卫,创业初期就认识皇帝。而且杨坚的是皇亲国戚,自己的女儿就是宣帝的皇后。

北周武帝死后,宣帝即位,但宣帝是个极顽劣的人,整天和几个皇后疯疯癫癫,唯独杨皇后不与之为伍,杨皇后是杨坚的女儿,宣帝想教训杨坚,而总找不到理由,因此宣帝心中是不喜杨家的。

隋唐史话:隋朝的建立  其实隋杨是不是弘农杨氏都不重要。

杨皇后


一日宣帝出游,策马百里,结果病倒了,住在外面的行宫,因此就让随身的大臣刘昉等人商讨谁出来辅政。而那几位正是杨坚的同学,刘昉进宫的时候,皇帝已经神志不清。刘昉安慰了皇帝几句,便出宫回府,找内史郑译商量。商量的结果是:必须请隋国公杨坚出来辅政,两人才能分享权力。

当时,北周诸王被分封到各地,统率军队。杨坚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决定将诸王控制起来。他传下一道诏书,宣赵王招、陈王纯、越王盛、代王达、膝王逌入京奔葬,然后将他们留在京城。

周静帝宇文阐8岁称帝,杨坚在汉族大官僚郑译、李德林、刘昉、高颎,韦孝宽等人的支持下入宫辅政,总揽军政大权,从此便开始为夺取帝位创造条件。

正当杨坚准备夺取帝位的时候,亲近北周皇族的势力纷纷起兵,反对杨坚。首先发难的是相州(今河南安阳)总管尉迟迥。与此同时,郧州(今湖北安乐)总管司马消难、益州(今成都)总管王谦,也相应起兵。杨坚针锋相对,派韦孝宽等反击尉迟迥,梁睿反击王谦,王谊等攻打司马消难,消灭了这三股反杨势力。然后,杨坚大杀北周皇族。赵王招、陈王纯、秦王贽、曹王久、越王盛、代王达、滕王逌、毕王贤、汉王赞等,相继被斩首。北周宗室子孙死亡殆尽,周静帝彻底孤立。大象二年(580),杨坚自称隋王。第二年二月,杨坚迫使宇文阐让位。杨坚即位,这就是隋文帝。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

笔者:也许杨忠真的很在乎弘农杨氏的名誉,但那时在创业初期,后来的杨忠是十二大将军,地位已经很高了,而杨忠所代表的杨家最后建立了隋朝,虽然来得不光彩,但终究成了帝王家,所谓名门都是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