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劑量,現代轉換

所謂“漢方不傳之秘,在於藥量”,究竟應該如何理解呢?張仲景經方一錢,究竟相當於多少g?我們臨床上又應該如何把握張仲景經方劑量?

這個問題,應該說歷代醫家存在很大爭議。自李時珍以後,一般把張仲景方一兩作一錢用,現代多換算為3g。但許多學者對李時珍這種換算法持有異議。

上海中醫藥大學柯雪帆教授用文獻與東漢神農秤實測,認為《傷寒論》方一兩,相當於現代劑量15.625g,應該說是有理有據。所以,有人據此提出現代臨床中藥用量太小,甚至認為中醫臨床療效降低,主要是因為用量不夠,主張修改藥典劑量限制,在臨床上恢復到張仲景時代實際用量。只有重劑才能起沉痾。況且,現代中藥材多家種,不如野生藥材品質呢?

此說,聽似有理,實際上還是有很多問題需要思考。


首先,張仲景時代煎藥,一般是煎一次,而現在一般煎兩次,而第二煎藥物成分有時甚至高於頭煎。所以,按現代煎法,一兩15.625g,就應該為7.812g了。

其次,張仲景時代的服法,一般是每日分三次服藥,甚至有像黃連湯這樣“晝二夜三”分五次服藥者。所以,如果按一次服藥劑量換算,一兩基本上就應該是5g左右比較合適。

況且,張仲景時代一般就診一次僅開一劑藥,一劑有效,甚至服藥一次,中病即止,直至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還是就診一次,僅開一劑藥,最多不能超過三五劑,而今就診一次,動則七劑、十四劑,甚至三十劑、九十劑!劑量怎麼能完全恢復到張仲景時代呢?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張仲景處方一般就是四五味藥,最多八九味,而今天臨床處方平均最十六七味,二十味以上的大方子,也不少見。除非用張仲景原方,恢復到張仲景時代原劑量顯然不合適。

其實,就中藥材質量而言,並不是品質都在降低,如半夏切片,肯定比古時用原藥材好,如金銀花、丹參等,家種的有效成分就高於野生藥材。所以,綜合考慮,常規把張仲景經典方一兩,理解為現代劑量3g左右,應該是是基本合適的。經方家如胡希恕、劉渡舟先生等,應用一般劑量,臨床也一樣可取得良好療效。而嶽美中、蒲輔周等著名中醫臨床大家,應用的也是一般劑量。更不要說溫病學家趙紹琴以及江南名醫了!

“漢方不傳之秘,在於藥量”,誠然。但這個藥量,並不等於一味追求大劑量。臨床上既可見到重劑起沉痾,也有所謂“四兩撥千斤”者。

山西名醫李翰卿老先生曾會診一例心衰患者,心悸,尿少,浮腫,四肢厥冷,學生投用真武湯加味,附子已用10g劑量,仍沒有效,李翰卿先生囑其原方不動,減少一半劑量,結果一夜後病歸安穩。為什麼?殘燈將盡,不能急挑故也。劑量小,認證準,一樣有療效。這就是“四兩撥千斤”的高超技藝!

薛伯壽先生曾談經驗,中醫用藥不能單純強調大劑量,應該重視藥物之間的配伍比例。我們也認為:所謂“漢方不傳之秘,在於藥量”,就是這個藥物劑量的配伍比例。餘早年曾見一麻疹後肺炎高熱不退,口苦咽乾,咳嗽患者,投用小柴胡湯、麻杏石甘湯無效。把柴胡10g,黃芩10g,改成北柴胡12g、銀柴胡12g、黃芩9g,以成就小柴胡湯柴胡、黃芩8:3劑量配伍比例,結果服藥熱退。可為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