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哪些零食是你念念不忘,最有記憶的?

斗笠少年


85後,我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我和我弟是龍鳳胎,對於三個孩子的農村家庭確實也不富裕,所以我媽媽堅持著艱苦樸素的作風,我們三個小時候零食吃得很少,越是吃不到的記憶越深刻。

1.糖精水 記得上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風行一種拿玻璃瓶灌上水,加上一兩顆糖精,插一根玻璃絲,夏天幾乎人人一瓶,上課放在窗臺上,下課抱著瓶喝,沒有了再去水龍頭那直接灌,那時候的水不用過濾,還帶著甜甜兒的味兒。

2.彩條糖 一分錢一條,一毛十條,那時候一天零花錢也頂多一毛,極其費力的撕開一條,擱嘴裡粘牙,但是經得住吃,還可以跟小夥伴兒分享。

3.唐僧肉 不得不說的一種叫唐僧肉的零食,那時候西遊記正火熱,它特別激起小朋友們的好奇,現在想想應該是辣條一類的,一小袋一毛。

4.冰袋兒 四五年級後的夏天就不喝糖精水了,開始喝冰袋兒,窄袋兒的五分,寬袋兒的一毛,凍得硬梆梆的,一個冰袋兒吃一中午,堂妹家比我家富裕點,她手頭兒有零花錢了,我總是哄著她去買冰袋兒。

5.西瓜泡泡糖和口哨糖 再高大上點兒的是西瓜泡泡糖和口哨糖,不常吃,五分一個,不禁吃,所以偶爾買嚐嚐,上了初中我也不會吹泡泡糖可能跟吃得少有關係,哈哈!口哨糖,那時候是神奇的所在,吃在嘴裡嘶嘶得吹著,特得意,現在我還給我閨女買,跟她說這是媽媽小時候的味道……

6.拖肥 至於那個拖肥好像是初中吃過,忘記啥味道啦!那時候叫拖肥,現在是不是叫太妃啊 ,還沒弄明白










火柴劃過的味道


我們小的時候,相對還是比較物資匱缺的年代,基本是油條1毛5一根的物價。答主生於普通人家,家裡也沒有那麼富裕,那會除了日常三餐,幾乎沒有太多的小零食,回想起來,唯一留在記憶中比較難忘的怕就是用廢銅鐵跟走街竄巷收廢品的小販換來的敲糖了。

“廢銅廢鐵雞毛換糖咧”,小時候每次在家裡一聽到這個叫賣聲,感覺就跟過節了一樣,立馬跟表哥兩人興奮地跑出去看,這時,周圍已經擁著好幾個孩子在旁邊,他們伸著腦袋,眼巴巴地看著筐上面的糖,急切地問著多少東西才能換一塊糖吃,得到回答後,各人都匆忙地往家裡問大人去找各種能換糖吃的舊物。待小販從整塊糖上敲了一塊下來後,迫不及待地咬一口放在嘴裡滿足地吃起來。糖無論在什麼年代,對於孩子來說都有著不可抗拒的魔力。

有一次我和表哥兩人到處翻遍了都沒有找到能換的廢銅鐵,很是愁惘了一陣,表哥突然悄悄跑出去,一會兒回來時從懷裡掏出一個秤砣出來,原來他偷偷地跑去曾祖父屋裡,把曾祖用了多年的長秤的秤砣給拿了出來。印象中那個秤砣很重,我們去找小販換了兩個比往常大很多的糖,那會還心想,表哥真是太聰明瞭。等到曾祖回來發現他的秤砣不見了,當知道是被拿去換糖時,把我們狠狠揍了一頓。雖然已經過了二三十年,可是當時那糖的甜味卻始終忘不了。那是兒時一段無法忘卻的美味與記憶。


姚晴


我小時候在農村,說實話那時候花錢買零食還真不多,什麼季節就上山上自己摘

毛針,我們這裡種植水稻,會在田埂上把雜草燒掉之後就會有這個長出來,嫩的很好吃,甜甜的


烏鴉果,忘記什麼季節吃了,顏色越深的越好吃,面面的也很甜

酸杆,找不到圖片了,跟甘蔗形狀有點像,紅色的不過裡面是空心的,很脆,有點酸,那時候覺得也好吃。

還有玉米杆,高粱杆,在沒有甘蔗吃的時候,吃的最多的就是這些。

還有山裡特有的八月炸


九月黃

三月發

夢子

野葡萄
這些都是我們這土生土長可以搞到的,其他地方肯定也有,名字不一樣也肯定有的,當地就這麼叫的。


蛋蛋炒飯媽


80後,小時候家裡條件一般,大概就是中秋節,會一家四口分享一個月餅的程度。

那會物資也比較貧乏,能買得起的零食不多,但每一樣都是滿滿的回憶。

1.小辣椒棒棒糖

這個不記得是不是5分錢一個了,小小的,光滑的小紅辣椒樣式的棒棒糖,甜絲絲的。今天特意在網上找,看到的都是上面粘了白糖的,也沒得記憶中那麼好看。是我記憶偏差了嗎?

2.綠豆冰棒

這個絕對是我小學階段最愛的冰棒。

那會是一毛錢一根,買10根的話,老闆會送一根。算貴一點的啦。就是很簡單的紙包裝的冰棒,但綠豆味超濃,解渴解暑。我特別喜歡綠豆多的。

家裡條件稍好的同學,拿出一塊錢,就可以請11個同學吃,成群結隊地,特別開心。

而且夏天暑假在家時,經常會有人揹著白色的泡沫箱,蓋著厚毛巾,叫賣冰棍。那份吸引力真的比電視機大。

3.酸梅粉

這個我真不記得價格了,好像是一毛?那會人民幣的面值,分、角,是我最常用的了。

酸梅粉好小一包,裡面還會附贈一個小勺子。那個小勺還有很多造型,有的特別漂亮,我小時候還收藏過呢。

你可以選擇幹吃,就一勺一勺地吃,酸甜的刺激強烈,是我的最愛啦。

也有同學會拿酸梅粉泡水喝,這個我覺得太寡淡了,但放涼涼的,也很不錯。

4.東寶奶味飲料

這個我真的從沒見人說到過。是不是隻有湖南某地有啊?

我小時候真的喝過,是類似娃哈哈一樣的口感,大人哄孩子時,買得比較貴的就是它了。

不過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完全消失了,好像都變成娃哈哈了。

5.辣片

我們那會吃的辣片,不是現在的辣條,是真正的豆腐皮泡泡幹類型。我固執地認為,它的口感要比現在的辣條辣片好。

老闆是一大袋的,一毛錢一片,這時候物價上漲一點了。

貧窮如我,每次捏著三毛錢,去買兩塊辣片,和酸梅粉。有了它們,看《小龍人》時,樂趣多了很多啊。

其實記憶中的實物和我找的圖片還是有差距。

6.健力寶

小時候第一次喝,驚為天人啊:怎麼會有這麼好喝的飲料?

雖然我不記得價格,但對我來說,肯定太貴了。因為我沒有自己買它的記憶,好像每次都是過節或者大人心情很好時,買來給我喝的。

後來,健力寶再戰江湖時,我特意買了捧場。可惜,現在再喝卻覺得它的味道有點淡,好像不是記憶中的感覺了。又或者是,我的舌頭已經被芬達什麼的馴服了。更真實的原因是,我到了某個年齡,突然不再愛喝碳酸飲料了。

其實,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比如大大泡泡糖。但鑑於我從小到大就沒有徵服過泡泡糖,沒有吹出過一個像樣的泡泡,太挫敗,我就不貼圖說它了。

作為80後,真的是見證了國家發展的歷史,現在再回憶這些童年的零食,既感慨當時的快樂滿足,也唏噓當年的貧窮。

尤記得當時寫作文,幻想未來的世界,還寫著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呢。

但正是因為經歷了這些,讓我更愛這個國家。


汪梓維


說起小時候的零食,勾起大部分小夥伴記憶的還是辣條。在我的記憶中常常想起的就是一種長條形薄荷軟糖,不知道大家吃過沒有。

我家在四川,地震之前學校的小賣部離教室很遠,每次下課去買零食都要小跑一路,一到小賣部的窗口同學們爭先恐後。那個時候大家都只有5毛、一元錢,富不富全看吃的零食。為了多吃些好吃的東西我經常把爺爺給我的早飯錢拿去買零食。

那時候還沒和一個小夥伴分開,我們經常一起去買零食,由於我小時候成績不好,很多她的小夥伴都叫她不要和我一起玩,但是小時候畢竟天真可愛,在我們眼裡沒有好壞,只有一起吃零食的快樂。

我們經常吃的就是那種長條薄荷糖,印象中從5毛漲到1元,以後的時間慢慢就吃不起了,甜食也是最容易吃膩,以至於後面地震大家就分開了。

我們那時候多無聊呀,吃完的糖紙還放在操場的積水裡,前天下過雨,一大攤水窪美極了,倒映的藍天照出的景象最可愛,現在想來都很好看。糖紙放上去像小船一樣,雖然有點無聊,可愛倒是事實。

以後學校安排了一些環保和安全小衛士,天天下課巡邏,一點點芝麻官洋氣牛逼完了。我們這種行為肯定是會被記過的。

這是我記憶深處最明白的回憶,現在那個小夥伴也消失在我的整個青春裡,我們沒找回彼此,也不會去找回的,只是最近看見她的QQ空間,知道她出國了,好像去的美國還是日本,記不了。而我這種從小長大都是差生的孩子,也後知後覺明白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潛規則,什麼都是假的,吃在嘴裡才是真的,吃不著的從來不屬於自己。

我在網上找到了這種薄荷軟糖,準備買點自己吃。還有人願意和我分享嗎?

喜歡吃,喜歡耍,做條鹹魚湊傻瓜。喜歡關注,麼麼噠!


韭韭菜耶


小時候零用錢比較少,但是呢又很喜歡吃小吃,似乎每個小朋友都喜歡吃零食吧!

可以記得起名字的小吃其實還相當的多,吃的最貴的,要是一塊錢的乾脆面吧,那個時候小浣熊乾脆面裡面有那種卡,每次都會想辦法湊齊了,去買上一包來吃,面都是其次的,最主要就是想要那個卡,如果能湊齊完整的一套的話,在班裡,可是相當的有名氣了,不過直到上初中那套卡好像都沒有集齊,這應該就是個噱頭吧😂

記憶最深的再就是那個畫糖人, 每次路過畫糖人的那個攤位時都要駐足停留好久,因為覺得畫糖人的那個阿姨手就那麼一抖,畫出來的東西活靈活現,不管動物水果。一塊錢可以轉一次,最想要的就是那條大龍,因為真的很大,但幾乎每一次賺到的,要不桃子,桃子子,小雞都是很小的那種後來才知道,其實是他朋友的那個阿姨在下面放了塊磁鐵她想讓你賺到什麼,就把磁鐵放在那裡,唉,都是套路啊!

當然還有很多的糖果,比如大白兔奶糖,花生糖不過大白兔的奶糖吃的比較少,因為那個時候從上海出來的少花生糖,卻是經常能吃以前花生糖都是按個買的,最近得家旁邊的小賣部好像是一毛錢一個,但是花生真的是很像現在根本吃不到那種花生糖了!除了花生糖,糖果裡記憶最深的就是酒,心糖濃厚的劣質白酒包裹著糖,最外面是巧克力,就是覺得好吃,每次吃多了,就感覺會醉,但一般就只有別人的婚禮上,我們才能吃到。

還有還有就是每一個小朋友都喜歡的辣條,以前的辣條色素真的是很重很重,吃完以後,滿手都是紅的油油的,但是每次吃辣條,吃完以後還會雲址,總覺得吃不夠。





食味青島


對於小時候的小零食,現在想想都回味無窮啊!我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一想到想到小時候的零食,都會流口水,畢竟現在很多小時候的零食都沒有了,現在還會想著那裡可以找到小時候的味道,哈哈!下面我細數下有哪些零食讓我印象深刻的吧!

首先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辣條,應該說是辣片,而且還是一毛錢一大片,比手掌還大片那種辣條,豎條的黃色的,乾的,透明袋裝好多片,上面都是辣椒,但沒有什麼辣椒油,可以撕的著吃,什麼名字就不記得了。輕輕的撕開,吃起來軟軟的,辣辣的;就記得小時候太貪吃,一吃肚子立馬就疼,要躺在地上打滾那種,也不知道是辣片問題還是體質問題,哈哈,反正有零花錢就買來吃,再疼也不怕,可任性了。

第二個就是豬油糖,一毛錢兩顆,一張薄薄的油紙包著,一進嘴軟軟的就化開滿滿的都是炒香的豬油的味道,現在想想都流口水,現在過年回去想再以前小賣部找發現找不到了。

第三個就是五毛錢一包的六丁目泡麵,說是泡麵,但是我從來沒有泡著吃過,都是上手就一掌鐵砂掌拍碎,然後加點裡面的調料包,把袋子用手封著晃幾下就吃,調料包不能加太多,不然會鹹,想想一爵就碎,超級的脆的感覺又爽有香,吃著一邊跟小夥伴說話還噴幾顆到他臉上。哈哈!

第四個就是大白兔糖,一毛錢一顆,俏皮的躺在大白兔紙扭好的紙裡,進口甜到爆,還粘牙,哈哈!

第五個就是散裝的瓜子,一毛錢小杯子一杯,有時候自己拿杯子裝,有時候小賣部老闆裝,他裝的都是平平杯子裝出來的,沒吃過癮呢就沒了,超小氣,自己裝的話用杯裝手整上還儲得滿滿的,一次差不多有兩杯,超賺的感覺,每顆瓜子都是真正的用鍋炒得香香的,脆脆的,顆顆進嘴都咵咵響。

第六個就是星星杯,那時候是不是叫這個名字就不知道了,一毛錢一個小小的,每個都配有小小的勺子,入口濃濃的巧克力和奶味,還有小小顆脆脆的餅乾,吃完還要舔下杯子和勺子。


第七個就是貓兒朵,一毛錢一小包,一圈金褐黃一圈金白,凹進去的橢圓形,超像貓的耳朵,這個真的脆得不得了,小時候因為太熱氣不敢多吃。

第七個就是牛筋,是辣條的一種,五毛錢一包,跟現在的差不多吧!油油辣辣的。

第八個就是跳跳糖,一毛錢小一包,放進嘴裡,小顆粒噼裡啪啦的在你嘴裡跳來跳去,不閉著嘴馬上跳出來幾顆。記得小時候還用這個區逗女生,可好玩了。

第九個就是泡泡糖了,印象中一毛錢兩顆,有個圓圓的跟小西瓜一樣,好像叫西瓜泡泡糖吧!還有的就是用紙包著的跟現在口香糖差不多。軟軟甜甜的,還可以吹泡泡,小時候就是跟小夥伴比賽吹泡泡誰吹得大誰贏,然後請吃冰棍。

第十種就是小冰棍了,一毛錢一條,單純的就是糖水冰成冰棒,那時口味比較單一一點就白砂糖味居多,有的裡面又紅豆或者綠豆的要兩毛錢一根。

第十一個就是五毛錢一包跟小雞腿差不多的,就是用麵粉炸的,香脆香脆的,這個也比較熱氣,也不敢多吃。

第十一個就是椰子糖了,一毛錢兩顆,有六塊一包也有十一二塊一包的,又甜又粘牙,我的牙就是吃椰子糖吃壞的。

好了,在我的印象中小時候好吃又磨人的零食就這些了,有沒有跟我差不多都是這些零食的小夥伴呢,那估計我們是老鄉哦!


阿杰小日常


泡泡糖啊!小時候特別喜歡吃,看到別人在最裡面記嚼來嚼去,然後再吹個大泡泡,別提多羨慕了。可是那時候沒有錢買,有一次竟然把別人吐掉的泡泡糖撿起來吃。我記得品牌有大大卷,是那種像捲尺一樣的。

另外,我念念不忘的是奶糖,那時候吃的最多的就是佳佳奶糖和喔喔奶糖。味道非常濃郁,至今懷戀,可是現在見不到了。市場上的都是阿爾卑斯和大白兔等,但是卻沒有了購買的動力。

如果,我看到喔喔奶糖,佳佳奶糖或者金絲猴奶糖,我一定會買,一定能吃出童年的味道!

類似的童年零食還很多很多,那時候只要幾毛錢就能買到,我記得的還有唐僧肉,話梅肉等。

黃鶴一去不復返!







淮左拍攝VLOG


直接說!

1.喔喔奶糖,金絲猴,小龍人奶糖。小時候吃糖最喜歡這三種啦~~最喜歡不是太軟也不是太硬的那種質地,能比較輕鬆就咬開但又不會太軟太粘。口味就是單純的,單一的,正到爆的甜牛奶的味道。甜膩濃醇,不喜歡喝牛奶的我卻意外喜歡這幾款奶糖。

2.麥麗素也叫朱古力。同樣是甜蜜濃醇的味道,有甜牛奶味的同時也有淡淡的巧克力味。口感很驚豔,外面巧克力是滑滑的,裡面的芯香香甜甜入口即化,每次最愛吃裡面的芯啦!

3.石頭糖。小時候記得每個大一點的超市都有賣的。每次買其實主要原因是它的外表啦~口味方面現在的我覺得過於甜膩啦,不過小時候我也是必買的。

4.金幣巧克力。說實話小時候也沒有覺得它特別好吃,巧克力有點劣質巧克力的味道。但是就是喜歡,因為感覺每次能吃到那麼一大塊很滿足很踏實啊。

5.星球杯。這個東西我在大學期間還在吃😂也不算特別好吃吧,但勝在儀式感,一小口一小口地吃就會覺得每一口變得更好吃了。

6.無花果。很便宜,一兩毛一袋。學校門口小賣鋪必備的單品。酸酸甜甜的,現在給我我也喜歡。

7.小浣熊乾脆面。這個是管餓神器。餓了就吃一袋,很餓就吃兩袋。我記得有蕃茄味的,燒烤味的,牛排,雞肉口味的,名字聽著很誘人。口味也不差,方便麵永遠都不會太難吃。

8.健力寶。這個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品牌了吧。小時候能喝一罐健力寶那感覺倍兒時尚,倍兒有面。妥妥的時尚單品啊!現在罐裝不知道能否買到了,不過瓶裝的我前一段期間還買了呢。喝的是一種情懷吧!

9.香菇肥牛。哈哈,設計出這款零食的人應該是很喜歡吃香菇和牛肉吧!這東西應該就是麵粉類的,但是吃著有肉味,小時候吃不到好的它就是解饞利器。唯一缺點是口感有點幹,有點硬,有點難咬。

還有其他的,比如大白兔,酒心巧克力,卡迪那豌豆脆,各種辣條,都是童年經典。有的今天仍然能買到,有的就慢慢在市面上消失了。懷念小時候的時光,致我們再也回不去的歲月。🥺🥺











簡單小菜飯


我印象中最深刻的童年零食是『辣條』和『香蔥雞汁餅乾』

👧好懷念小時候啊,左手一包辣條,右手一根兒冰棍兒,就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相信每一個八零九零後的中國人小時候都有專屬於自己地域的特色辣條,我是山東姑娘,我小學時期小賣鋪賣的辣條各種各樣,那時候辣條還是拆開一條一條撕著賣的,一毛錢一張(貌似暴露年齡了)…

記憶最深刻的叫『龍捲風辣條』,大概是因為當時周杰倫剛🔥,用他新歌命名的吧。(周杰倫鐵粉兒的,我猜的)。。。有沒有同樣是周杰倫鐵粉兒的,舉起手來~🙋

『雞汁香蔥餅乾』真的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餅乾了。長大後我尋找過類似的餅乾,卻再也吃不到小時候的味道。

小時候是一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零食也遠沒有現在豐富多樣。

車水馬龍掩蓋了人間溫柔,歸鄉似箭的感覺難再來。

可是我們總要長大,總要去更遠的地方。

唯願餘生初心不變,簡單純粹,不虛此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