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太极点——测来意

 关于测来意,古人只留下一篇《何知章》,比如“何知人家父母疾,白虎临爻兼刑克。

”意思是卦中的父母爻临白虎,又遭刑冲克害,可知他父母有病;

“何知人家父母殃,财爻发动杀神伤。

”意思是财爻发动父母就要倒霉。

令人遗憾地是,有不少预测高手都说:

“凭《何知章》测来意不好使”,我在实践中也有同感,因为它所注重的是神煞,太偏狭了。


   测来意,是断卦全过程的其中一部分,其道理同判断卦之吉凶一样,要注重对卦(卦象、爻象、卦意、外应等)的整体把握,《黄金策》云:

是故吉凶神煞之多端,何如生克制化之一理。

就是说,不但在断卦中要注重生克制化,在测来意时也应如此,从中搜寻外露最明显的信息,捕捉一卦整体的太极点,不能舍本求末,以偏盖全。

捕捉太极点——测来意

  一、凭卦意测来意。


  卦成之后,来意已含在其中,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神示”吧。

  93年8月,在大街上遇到一位很热衷易道的中学老师,问我干什么去了,我说去长春录制易经预测录像带才回来。

他说:

“那你看看我最近怎么样?

”我说:

“你正在跟领导闹别扭。

”“哎呀,你真神了,这几天正和单位的一个领导闹掰了。

”“从你这个人看,一辈子老老实实地,不能跟领导闹纠纷,但卦反映的确是这么回事。


  卦起得非常简单,他是我的老师,年近六十,上卦为《乾》,他问卦时站在我的北方,下卦为《坎》,得《天水讼》卦。

“讼”,争讼的意思,“天道西往,水脉东流,天水相违之象,从鹰逐鹿之意。

”又乾为领导,故断他同领导闹矛盾。

  二、凭卦象(爻象)测来意。


  学习易占,如果不能把卦象烂熟于心,就无法进行断卦,更谈不上凭卦象测来意了。


  凭借卦象、卦爻辞测来意,是古今预测大师经常运用的。

邵康节先生在测来意时,也非常注重卦象的分析运用,如著名的“邻夜扣门借物占”,父子俩同时根据乾属金、巽属木的卦象,得出的皆是金短木长之物。

笔者在实践中运用卦象测来意的成功卦例很多,这里单举两个因忽视卦象而失败的例子,从反方面说明卦象分析在测来意方面的重要作用。


  1、某部团长是我一位文友,一天他带有考验的意味让我测一下最近部队里发生了什么事,摇得《山水蒙》变《山地剥》(己巳月丙申日)。


  成卦后,我认真地按“纳甲筮法”及《何知章》进行推断:戌土子孙持世,月生又长生于日,事无忧;虽有寅木父母暗动克之,因有间爻辰土子孙发动阻之无妨;又卦中父母两现,加之勾陈朱雀明暗动,主田土与文章之事。于是我说:“因土地与文书之事发生了口舌之争。”他说:“不对,前几天发生了车祸。”我当时的脸就红了,事后反思:假如我不死抠六亲及神煞,卦成后直接按卦象断,肯定能言中,因为卦中艮为山为车,坎为水为车,变出的坤为地也为车,加之坎卦阳爻变阴爻,就会很容易看出“车翻土里”之象。


  2、戊辰月甲戌日,我的一位学生手持摇过的《水山蹇》卦,让我断断他最近发生了什么事?


  根据兄弟临腾蛇持世,又妻财不现伏在官鬼之下,推断“因妻财之事而闹纠纷”。

他说:

“不对,我午月巳日坐出租车去办事发生车祸,小腿被撞伤。

”若按卦象分析:

外卦坎为水为车,内卦艮为山也为车(带篷的车),又艮为倒震,震为动,翻车之象。

官鬼爻主病灾,二爻为腿,正是翻车而腿部受伤之兆。

  三、凭感应(外应)测来意。


  凭感应测来意,是测来意中层次最高、最灵活也最难掌握的一种方法,它不但要求把八种卦象的象征内涵烂熟于心,还要把六十四卦的卦意、卦辞内蕴记在脑海里,从而达到“感而遂通”的境地。另外,在占断过程中,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捕捉当时占测者及其周围的每一个特殊信息。


如:求测者面呈土色,可断他求问官讼或疾病之类的事;如求测者无意中掉了东西,可断他问失物之类的事;如求测者左额(位于面上巽位)上有明显的痦子,可断他胆有病;等等。总之,求测者此时的一举一动都在向你传送信息,你抓住其最独特的一点,凭瞬间感应信口说来,就能言中。这最关键、最具代表意义的一点,就是所谓的“太极点”,他不但是我们要寻找的“来意”之窗口,也是一个吉凶的度量衡,这一点务必引起我们的注意。


  1、一天我去某单位办事,一熟人问我:“你看我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我说:“你丢东西了。”他笑着说:“真成仙了,你看着我丢钱了是咋的?”这个卦是受《梅花易数》“交臂必有失”的启发而断的。他问卦时双手交*在胸前抱着膀,故断他丢东西了。


  2、一次我在大街看一算命先生算卦,一位四十多岁的男人领着两个女儿来求占,成卦后算命先生问其求问何事,他回答:“先生从卦上说吧。”我插嘴说:“你求问行人的事,出走的是你的大女儿。”这下不但他惊讶,连围观的人都吃惊不小。等他走后算卦先生问我凭何而断,我说:“他领两个女儿来占,我就感觉到是找姑娘,又起得《天泽履》卦,他长得挺老相我就按乾卦起,姑娘为少女起兑卦,“履”为鞋,有走路之象,乾为天为大,故断是他的大女儿。


  以上所谈,只是笔者在测来意实践中的点滴感悟,仅供诸位易友参考。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没有否定《何知章》之意,那是古人留下的经验之谈,有时候还是很灵验的;同时笔者也在寻求这方面的名师,比如圆真先生有关“测来意”的见解,对笔者的实践就很有启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