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请挺过来!让我再帮你剃一次胡子……

口述 | 程才


老同学,请挺过来!让我再帮你剃一次胡子……

“她发现,两位曾经英俊、潇洒、强壮的老同学,在病魔摧残下已经非常虚弱憔悴。她要了剃须刀想帮他们把胡子剃一下,可是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带着几层防护手套,泪水已经模糊了双眼,没有办法剃干净。她的眼泪,又一次止不住地落下。”

老同学,答应我,等你好了,让我再给你剃一次胡子,到时候一定不会这么狼狈了…… 

老同学倒在了一线

到我们这个年龄,很多人都已经成长为各个医院的技术骨干、中坚力量,这次疫情,我们一个班很多人都上了一线。

很不幸有几位同学倒在了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其中两位同学不幸进展成了危重症,上呼吸机、ecmo,治疗了二十多天还没有好转,最后辗转去了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每一天都让人无比揪心。

从那天开始,平时由于工作繁忙而比较冷清的大学班级群顿时炸开了锅,有的关心同学病情,有的积极出谋划策,但大多数却只能默默祈祷。自从两位老同学转到中法院区后,工作在同济的我和另一位同学郑萍,承接下了全部的关注。刚转过来时,经过积极治疗,病情有所稳定,大家心里都稍微舒缓,松了一口气。

然而,就在昨夜,风云突变。正在家里查阅资料的我,突然接到领导电话:“你同学胸腔大量出血,可能需要急诊手术,速来!”

挂了电话,我懵了,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我陷入深深的纠结,要不要在同学群里说一下,几秒钟的冷静思考,决定还是作罢。情况还不清楚,除了着急什么也做不了。于是我披上衣服,匆匆出门了,至于给新冠肺炎的病人做手术有多大感染风险,当时未曾考虑

在路上等红绿灯的时候,发现班级群里大家已经从其他渠道知道了消息,都已经开始讨论了,我只能说两句,我在去医院的路上,大家等消息。

去中法的这条夜路非常熟悉,因为以往急诊手术,无数个夜晚都飞驰在这条路上,但是今晚的心情异常复杂。

肺炎病人不是电视上的统计数字,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危重症新冠肺炎”、“胸腔出血”、“急诊开胸”,当这些字眼和我亲爱的老同学联系在一起,更能体会病魔的可怕。

紧急抢救,千万要挺住啊

到了中法院区,一路小跑奔向重症隔离病房,我心里很清楚,胸腔出血是异常危急的情况,时间就是生命。

老同学,请挺过来!让我再帮你剃一次胡子……

赶到病房,才知道我们科室的魏翔教授和郑萍教授已经先赶到了,正在紧急处理和评估。

魏翔教授是我们科室主任,非常低调、务实的一位领导,这次疫情期间一直奋战在第一线,多次去最危险的金银潭医院会诊、半夜里亲自去光谷院区给肺炎病人装ecmo、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给疑似病人做主动脉夹层手术。

为了名吗?没有慷慨激昂的话语,没有闪亮的聚光灯;为了利吗?全部都是不计报酬,还要担着巨大的风险;有的只是作为医生的职责和担当。

这就是战“疫”中千千万万医护人员的一个缩影,他们是这次斗争的中坚力量,虽然人们不知道他们是谁


老同学,请挺过来!让我再帮你剃一次胡子……

郑萍教授也是我们大学同班同学,刚好跟我一个科室工作,负责重症监护室,晚上刚好在另一个病区值夜班,所以第一个赶到。

看到他们两个已经进去了,我稍微放心了一点。接到里面电话,让我赶紧联系手术室、麻醉科的准备工作。几通电话一打,发现麻醉科的迟晓惠医生和旷婉护士长已经全部准备就绪。

给这样危险的肺炎病人行开胸手术,技术难度和风险都不是一般的大,但是所有准备工作都在半个小时完成,深深的为同济这个集体感到自豪

跟我一起联系协调的是医务处的王留明主任,他告诉我,从疫情开始到现在已经五十多天没有回家了,医护人员可以休息轮岗,他们没有,也没有正常的上下班时间,哪里有险情哪里都要第一时间出现。

这次疫情,包括医院的院长书记等全部奋战在疫情一线,正是有这样坚强的领导集体,才能保障战“疫”顺利进行,才能让医护人员没有后顾之忧。


老同学,请挺过来!让我再帮你剃一次胡子……

从左至右分别为医务处王留明主任、心脏外科魏翔主任、郑萍、程才、王海灏医生

经过紧急讨论,形成三套方案:1、紧急去手术室开胸探查,这是最彻底的方法,但是带着ecmo、呼吸机和透析仪,转运过程非常困难和危险;2、紧急床边开胸止血,这在我们心脏外科经常发生,但是无菌环境很难保证;3、保守治疗观察。

随着输液、药物、调整凝血功能等积极处理,同学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引流管里的出血也慢慢在减少,大家开始逐渐倾向第三种保守方案,但是需要拍床边胸片验证。

趁着这个间隙我把情况给同学们汇报了一下,出血是发生在更换ecmo管道时,推测原因是因为长时间crrt、ecmo和炎症反应导致血管条件异常糟糕,再加上凝血功能异常,任何一点轻微的操作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大出血。这个属于非常常见的并发症,并不是医务人员的过错。

相反,负责同学治疗的团队我们非常信任,转过来后治疗非常积极,更换ecmo、气管切开、吸痰,经过相应处理同学明显病情稳定了。并发症谁也不愿意发生,但是只要做医生就避免不了并发症,只有两种医生手里从来不发生并发症,神仙或是骗子。


老同学,请挺过来!让我再帮你剃一次胡子……

穿着防护服给老同学剃胡子

正当我们为了病情紧急分析的时候,郑萍的几句话瞬间让大家泪奔。女同学毕竟是细心和感性一些,在治疗间隙,她发现两位以前英俊、潇洒、强壮的老同学,在病魔的摧残下已经非常虚弱和憔悴。她要了剃须刀想给他们把胡子剃一下,可是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带着几层防护手套,再加上泪水已经模糊了双眼,没有办法剃干净。

大家都有同学,你有机会给老同学剃胡子吗?

老同学,请挺过来!让我再帮你剃一次胡子……

最终经过多个团队紧密合作,出血止住了,血压稳定了,大家全部松了一口气,眼下的危险过去了,但康复的路还无比艰难。在治疗过程中,同学所在医院的主要领导都连夜赶了过来,这样的关心和打气对一线医务人员还是非常重要的

老同学,请挺过来!让我再帮你剃一次胡子……

老胡读大学时的外号是“渣渣”,其实他成绩不渣,人品更不渣,深受同事们和同学们喜爱,至于当年为什么叫这个外号已经不可考了。外号肯定都不好听,因为他们叫我叫得更难听,当然只允许老同学这么叫。

现在他都已经是副主任医师了,大家还叫他“渣渣”,比较亲热吧。郑萍把同学们想跟他说的话都说了一遍,虽然由于长期麻醉镇静,反应肯定不行,但我知道他应该都听到了。

今年是我们95级2大班毕业20周年,疫情前大家一直在商量今年回母校聚会的事情,困难会克服的,疫情会过去的,班上两百多个同学,答应我,聚会时一个都不能少!


老同学,请挺过来!让我再帮你剃一次胡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