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升100℃的水里倒入一升0℃的水,得到的是不是两升50℃的水?为什么?

魏龙水


理论是的,但前提是热学平衡条件没有被破坏。

初中作业可以这么理解,

根据Q=c·m·△t公式,

Q为热量,c为比热容,m为质量,△t为温差,设最后温度为X:

c(m+m)X=cm(100°-X)+cm(X-0°)

最后X=50°

但是,正常大气压下,100度水已经汽化沸腾了,有一部分水蒸气跑掉了,就损失质量了,能量就损失了,

比如倒的过程肯定有蒸发,且热水的蒸发你无法控制,容器也好,手也好都会传递温度,所以操作环境很重要。

所以,正常情况下都会有损失,包括水的质量损失和热量损失,混合后体积小于2L,温度也低于50度,


广州沃泵流体技术


一群杠精!不过我是国家二级抬杠运动员!

0度水的密度0.9998,100度是0.9584。



您的账号已被锁定


不会是50°C 2升水。这里涉及两个物理学概念:水的热膨胀系数和水的比热。水的热膨胀系数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不是一个恒定的值,水从0°升到3.98°C体积是在变小的,继续升高体积又变大,这个变化与温度之间不是同比例。所以一定质量的水,0°,50°,100°,体积不一样。两个不同温度的1升水,加一起温度都发生变化,体积不再是两个1升的和。由于1升0°水和1升100°水热膨胀系数不一样,同样体积水其质量是体积是不一样的,水的比热的常数,同样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是一样的,但0°1升水和100°1升质量不一样,到50°时候吸收的热量和释放的热量是不相等的。所以混合以后水的温度肯定不是50°。这里多说一句,水是自然界最奇妙的物质,它在3.98°的时候密度最大,所以不论多冷的冬天,水深的河底部的水都是3.98°不会结冰,那里是鱼类的庇护所,同样,不论多热的夏天,一定深度的水库底层的水温都是在4°附近,那里是冷水鱼的天堂。千岛湖底部的水夏天可以供应冷气就是这个原因。


跟我学栽一盆桃


看了那么多答案,我觉得我的答案最深入人心!:差不多50℃左右!


歌皮哈特


这个题是问小学生?还中学生,还是大学生?不同的学习深度,答案不一样。小学生不考虑密度,答案正确。初中生要考虑密度,答案不正确。高中生要考虑零度水的热容比,所以答案不定。大学生考虑混合后体积以及上述变化,答案不确定。


简单如一15


老话说的好:冷水难烧,同质量100度的水兑进0度的水中绝对不是50度,应该是30几度而已。


铁树结果


对于日常生活来讲,不需要太精细的计算的话,大致是这样的情况。简单来说,把1升100摄氏度的水,倒入1升零度的水中,得到的接近50摄氏度的水。

有人会问,零度时水不都变成冰了吗? 这里,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一般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因此,存在着零度的水,也存在有零度的冰,但想要把零度的水变成零度的冰,就要继续释放热量才行。


但如果作为中学物理里的计算题,我们就需要考虑一些细节了。首先要考虑成理想的隔热容器中,忽略和外界的热量交换,还要忽略掉过程中的水汽蒸发。假设混合后温度为t0, 计算物体降温释放热量的公式是Q放热=cm (t0 - t), 而低温的水升高温度到t0, 水吸收的热量是Q吸热= cm (t-t0)。在本理想体系中Q吸热=Q放热,其中比热c和m是个变量。

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就可以对混合后的温度t0进行计算,这里零度的水密度为0.9998, 而100摄氏度水的密度为0.9584,当考虑c不变时,可以计算得到混合温度为48.943摄氏度,稍低于50度。

其实较真起来,水的比热容c随着温度也略有变化,例如常压下,0摄氏度水的比热容是4.216,而100度时水的比热容为4.212。考虑到是理想状态的各种忽略,一般就大致如上计算了。


量子实验室


不是,就算不考虑外界因素的理想状态下也不是。

第一,不是两升,因为水和冰的密度不同,一升冰融化后是没有一升水的,所以总体积小于两升。

第二,不是50度,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的同等状态下实际体积不相等,所以他们的能量并不能平均分配。二是状态转换会有能量的变化,冰融化成水需要消耗能量,最所以最后整体的温度会小于50度


太阳爱上月亮


很简单!一只温度计,一升一百度的水,一升0度的水,对一起,用温度计搅匀了看刻度,一个个算的津津有味的,费劲不?


辉光炫彩


一群理论派,题主直接用两杯水混合完测下温度不就知道了,实践出真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