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到量入为出?

用户590554166767


尽量只买需要的东西,在需要的东西里尽量买购买力中最好的,慢慢一件件添置也行,这样攒下来的都是好东西了,通常又耐用又令人愉悦。

又想省钱又想什么都有,最终往往都一堆不好用的东西,很不值。好的东西耐用常用单次成本比那些不好用或想不起来用的要低多了。衣服也是,想想缺什么单品,买经典实用不容易过时的,不为了看起来便宜花钱。

钱不是靠省出来的,如果有好的理财习惯最好,但是,真心觉得好好对待自己投资自己,提高赚钱能力和生活品质是值得的,量入为出但也不必过渡节俭,该花的花,让自己更好看更充实更有趣,总之变更好,生活真的就会更美好起来,最不济图个心欢喜,也值〜


一只想出去的猫


拿摄影来说吧,我是2003年迷上摄影的,当时只是爱好,每天想到到藏区摄影,为此买了一台开拓者4.3越野车;以及全套哈苏胶片相机和全套佳能1V胶片机!走遍中国西部的大好河山。2006年,我想如何一味地花销,这个摄影是坚持不下去的;于是在2006年9月开始了我摄影的创业之路;在中国旅行社(四川)的摄影旅游部专门做摄影旅游;当时我想在专业摄影方面要成为一名大师级的摄影家是何等的难;通过买图片来养摄影就难上加难。于是我选择了摄影旅游这条路。

刚开始我带摄影发烧友到川西,西藏摄影,只要是川藏线,稻城亚丁线,新都桥,丹巴,新龙等等;这种国内的线路做的人很多,竞争非常厉害;而且到了10月份后就没有生意做了,冬季封山,冬季进山很危险;怎么办?我不能半年没有生意做呀?于是我想起了出境摄影,当时到外国摄影的很少;而且我在摄影圈又没有名气;这是我看了一套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的一套“摄影之旅”的丛书;当时只出了三本,一本是姜平的尼泊尔摄影之旅,一本王建军的柬埔寨摄影之旅;还有一本是吴常云的肯尼亚摄影之旅;我分别找到三位摄影大师给我带团;在摄影报,摄影之友,大众摄影,中国摄影上打了大量广告;结果效果出来啦,每个团都收满了人;我的名气在摄影圈就大了;以后就是每月跑不完的摄影团,生意好到爆;也开发了100多条出境摄影旅游线路;这样不仅自己有很多机会出国摄影,而且认识了很多摄影大师,在他们那里我学到很多摄影知识;并有机会到世界40多个国家摄影;我先后带了近200个摄影团;不仅满足了我对摄影的爱好;而且生活也过得比较宽裕;所以要做到真正的量入而出地摄影;必须找到与摄影相关的事业;这才是根本。

现在提供内容服务的平台这么多,比如头条,西瓜视频,快手,微视,抖音等等;现在完全可以通过视频创作和摄影创作获得收益;做到边创作,边投入;初期用手上的手机,相机创作;有收益后再去买更好的运动相机,录音设备,微单,灯光设备等等。千万不要在没有创作之前盲目地购置大批器材;一定要量入而出,循序渐进;

比如你要成为VLOG领域的创作者,如果你在成都,你就应该用最小的费用在成都拍摄,在成都周边拍摄;把大成都拍透,拍好!等你有一定粉丝后,在往外走,到藏区拍摄,到西藏拍摄,然后再到国外拍摄;总之,不能盲目投入,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你技术逐步提高的过程;任何大V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七,图九为手机拍摄;图五,图六,图八为5D4拍摄。











赛琳达摄影旅游频道


我分享一个80年代的量入为出吧!在那个时代,低层工人工资60多块钱一个月,又成了家又有孩子,家里生活非常拮据,不可能伸手问父母要,就想出一个办法,准备31个信封,每个信封外壳上注明日期粘贴在门背后,每一个日期里边的信封都放有两块钱,一个月的生活费62元有了,余下的钱就做交通费,每一天的生活也就只能消费两块,到月底清理信封,有些信封里面的钱没有消费出去的就累计起来买一只鸡来吃,那个时候我的艰苦生活就是这样量入为出的。


刘姥姥的Vlog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量入为出这个词我们就要先理解的透透的了。量入为出指根据自己的收入从而去支配自己的支出。之前我也看过一个收入的分配黄金比例。首先把所有收入得一半先存起来,然后的剩下的一半的五分之二打给父母做零花,至于剩下的五分之三就是留给自己做日常生活花销。看起来是个很完美的比例。然后到了现实生活中,才发现其实是个坑,你会完全否定这个想法,因为当我们回顾现实,其实我们要做的更多还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每月支出。先不要给自己设限,每个月的五分之一给父母是少不了了,那剩下的五分之四,我们就直接以自己的收入水平来寻找最适合自己而且性价比最高的生活品质。刚开始货比三家肯定是少不了的,不选最贵,只选最对,只选刚需,不必要的东西忍住绝对不买,以三个月为例,所以等把一切的生活花销,你每个月做出一个帐来记着先。三个月后我们做一个平均消费。然后我们再每个月留出500块做应急。那基本以你自己的消费基本。剩下的钱就可以暂时先存进银行做固定资产了。然后如果自己还想要改善生活品质的话。那就需要去增加除工资以外的收入了。


奇奇聊穿搭


你好,做到量入为出,就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

理财并不只意味着用剩余的财富去投资。

它包含着更多一些的东西。

投资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如何消费,如何积攒,什么时候要节约,什么时候又应该“浪费”。

它和吃饭饮水,打扫房间是同样的,之于我都是件需要自然而然,融入到生活里的事。

格物致知”,理财亦是一物,亦可在该物上,去抵达内心的良知。

理财,即量入为出。

说来人人都听过的,却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如何去做,从哪里开始下手。

但大多也都是因为人们误解了“量入为出”的意思,以为它说的是节俭。

可这四个字,哪里是在说什么节俭?

而是一个“入”字,落在了一个“出”字,这是在告诉你:

花钱和赚钱同等的重要,而不是一味节俭。

节俭只是量入为出的结果。

《道德经》中有句很著名的话,叫“反者道之动”,用近代西方哲学家黑格尔的表述来说,就是:

“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本身的否定”。

这句话看似简易,但越是践行,越是能够深感其无穷的哲理。

这用在理财上,是同样的。

也就是说:

如果你想好好积累财富,想要最大程度的省钱,那么你最好的办法不是吝啬, 而是认真考虑吝啬对面的东西——怎么花钱。

每天该怎么花钱,每月该怎么花钱,每年该怎么花钱。

以至于年轻时怎么花,老时又怎么花。

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只是在理财这件事情上,去抵达内心的良知。

认真去规划开销的预算,不抱那种极度节俭的,近乎不可能的希望。然后我会看到,我其实没有自己想象里需要那么多的钱。

我也不需要去做一些我不喜欢做的事——即使那件事能够给我带来更多的收入。

但比起理财的技巧,你需要更在意的是你如何看待理财这件事。

为什么要理财,理财的目的又是什么?

它比技巧要重要得多。

《中庸》里有这样一句话: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居易,即是修身。命,即是中国哲学中常说的“天命”。

“居易”是说一个人,通过修身的方式,让自己处于人生中坦易的位置上。而不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去行险,去放手一搏。

“俟命”则是说,一个人应当通过修身居易,让自己能够从容等待“天命”。

而什么又是“天命”?

这种中国古老的哲学并不是迷信,不是“上天的意志”。而是人性中的至善。

我想好好解释一下“天命”,虽然它并不容易解释。

当你去看天上成群的飞鸟时,它们会在飞行的过程里,排列出不同的形状。如此整齐,像是有一双看不见的手。

而17世纪一位无名的诗人也曾这样写道:

“……成千上万条鱼如一头巨兽游动,破浪前进。它们如同一个整体,似乎受到不可抗拒的共同命运的约束。这种一致从何而来?”

未来学家凯文凯利在他那本很有名的作品《失控》中,写过蜂群如何寻找新的蜂房,以及它们如何选择自己的蜂后:

“蜂群的灵魂在哪里……它在何处驻留?这里由谁统治,由谁发布命令,由谁预见未来……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确定,统治者并不是蜂后。

当蜂群从蜂巢前面的狭小出口涌出时,蜂后只能跟着。

蜂后的女儿负责选择蜂群应该何时何地安顿下来。五六只无名工蜂在前方侦查……

‘去那儿,那儿是个好地方’。它们去看过之后便回来舞蹈说。

能过这种重复的强调,大家中意的地点,便会吸引更多的探访者。按照收益递增的法则,得票越多,反对越少。

渐渐地,一个大的群舞会以滚雪球的方式形成。并成为舞曲终章的主宰。最大的蜂群获胜。

……

曲幕终闭,蜂群挟带着蜂后和雷鸣般的嗡嗡声,向着通过群选确定的目标前进。

蜂后非常谦恭地跟随着。

如果她能思考,她可能会记得自己只不过是个村姑,与受命(谁的命令?)选择她的保姆是血亲姐妹。

最初她只不过是个普通幼体,然后由其保姆以蜂王浆作为食物来喂养,从灰姑娘变成了蜂后。

是什么样的因缘选择这个幼体作为女王呢?又是谁选择了负责挑选者呢?

‘是由蜂群选择的。’威廉.莫顿.惠勒的回答解答了人们的疑惑……”

这种整体的,似乎被一双“看不见的手”做出的选择,让凯文凯利提出了“涌现”这一概念。

它与天命格外相似。

你可以将天命理解为,人性至善的涌现。

通过量入为出的理财,让自己的资产不至于拮据,是修身的一部分。

然后去等待自己被人们的至善所赋予的天命。

那常常是一份事业。无论那份事业的大小,目的都是同样的,就是可以造福更多的人。

你要明白,那不只是你的选择,也是人们的期待。

你要做的,是给更多的人提供方便。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这就是“天命”。

但有的时候,人们的期待并不会选中你,这不是你不够好,只是所谓的“运气”。仍然去做修身的事就好,做个普普通通的人,也是你的天命。

然而,行险是不可取的。

尤其是当你做一件事只为逐利的时候。

小利有小险,大利则是大险。

所谓“天命”与“行险”,其实很容易分辨。

一样事业,即使是你从未接触过的,但机会来临的时候,你心中仍旧和乐坦易,笃定去做,那就是“天命”。

而一样事业,即使是你熟悉的领域,可直觉总在不停地告诉你那很危险,你就要好好问自己,是不是在“行险以徼幸”。

要记得,贪婪,就是最大的险。

而贪婪,大多只不过来自于,你并不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

要了解这一点,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量入为出”。




摆渡人的各种故事


这个大家怎么解释



用户5049412114996


这到标题答案应该有三个方面,第一个他会勤俭节约,精打细算,从不乱花一分钱,他的这一生过得平平淡淡,不愁吃,不愁穿,发不了,穷人和他无缘分。

第二个方面,挣一分,花两分,家里存款无半份,一生好吃懒做,逍遥自在过一生

第三个方面,挣一分,存两份,分分都是高利润,迟早都会成为李嘉诚


法能265


首先量入为出还不是个完善的方法。必须要科学规划,再量入为出才是唯一正确的办法。在这里美国布尔公司通过调查给过一个模型,分四个部分:一,30%的半年以内的日常短期消费;20%的家庭和个人健康保险保障;30%的投资升值资金投入;20%的养老,子女教育包括创业资金储备。这样计划了,你才能谈得上量入为出。


郭权


我认为量入为出,是根据你的收入多少来定你的开支限度,花钱的时候要精打细算,不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考虑你收入了多少,不能超出你的收入,如果你花费经常高于你的收入,你将会积累趆来越多的债务,要做到量入为出,根据你消费的情况,努力去赚钱,需要消费多少钱就想办法赚多少钱,这样才能做到量入为出!谢谢,记得点赞转发哟!





杨贵华


1制作小账本!每次减去钱💰,心痛啊😣!短时间肯定不会再剁手了!
2分配计划,统筹安排!吃饭的钱,买化妆品的钱,都要安排好!不可胡乱花。
3养成节俭的好习惯!相信你们都可以做到量入为出!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16,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676ea7fd8104e25acace2c1869dcce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