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餃子最初是治病的良藥,其發明者更是大有來頭

作者白柳

俗語常說,好吃不過餃子。此話形容餃子作為一種食材在美食界佔據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一席。餃子既是南北各地聞名遐邇的美食,也是春節年夜飯中的主角兒。餃子皮薄餡嫩,味道鮮美,可葷可素,不拘一格。不管炎炎夏日還是數九隆冬,在百無聊賴的日子裡,吃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溫一壺老酒作陪,無不令人神思往之。

好吃的餃子最初是治病的良藥,其發明者更是大有來頭

美食界大咖餃子


不過人們對餃子的認知基本上是從它形如耳廓的獨特外表開始的,但實際上它的真實身份卻大有來頭。最初的餃子並非只是滿足人們垂涎的味蕾那麼簡單,可以說餃子的問世從某種程度上被賦予了救死扶傷的神聖使命。

據說,東漢末年,天災四起,民不聊生,百姓疾病纏身,苦不堪言。南陽人張機(字仲景,後人尊稱為“醫聖”)自幼博通群書,潛樂醫學。他不僅醫術高明,而且對各種疑難雜症都能藥到病除。任職長沙郡太守時,張機經常在閒暇之時微服下鄉,為當地百姓除疾醫病,有時候還會在衙門口架起燒鍋,熬製藥湯分送百姓,深受人民愛戴。

好吃的餃子最初是治病的良藥,其發明者更是大有來頭

餃子發明者----醫生張仲景


漢獻帝建安年間,已入天命之年的張機准許告老還鄉。回家途中,路過白河岸邊時看見許多窮苦百姓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甚是悽慘。更因為衣不蔽體無法禦寒,很多人的耳朵生了凍瘡,有些嚴重者耳廓邊緣已經出現腐爛。張機看在眼裡,疼在心上,當即決定延緩回家的日程,幫助貧民渡過難關。

為讓大家免去疾苦之痛,他吩咐自己的隨行弟子去當地的集市上買了羊肉和蔥姜大料,選取空曠地段搭起草棚,架起鍋灶,在高溫下把買來的羊肉連同辣椒、生薑等驅寒輔料煮熟,一併切碎後用麵皮包成耳狀,再將其放入滾水中煮沸送給乞藥的病人食用。

好吃的餃子最初是治病的良藥,其發明者更是大有來頭

現代花式餃子


起初病人不知其意,又未曾見過這種嬌如耳狀的食材,紛紛敬畏遠之,不敢嘗試。為了消除病人的疑慮,張機身體力行,一日三餐皆以嬌耳為果腹之物,病人見張機無恙,也遵照張機“兩個嬌耳一碗湯”的療法爭相食之。吃過嬌耳的病患當即感到渾身發熱,雙耳變暖,體內血流通暢,寒意頓消。數日過後,他們發現原本潰爛的耳朵慢慢開始癒合,雖然衣著單薄卻無冰涼之感。

自此,張機做嬌耳救死扶傷的故事很快就被傳播開來,嬌耳逐漸為人們熟知。由於張機做嬌耳治病救人的時節正值年關,各地百姓為歡慶農曆春節的到來,競相效仿製作嬌耳,春節吃餃子驅寒保暖的遺風也自東漢始延續至今。

好吃的餃子最初是治病的良藥,其發明者更是大有來頭

垂涎欲滴的餃子


東漢時人們普遍把餃子喚作“嬌耳”,這源於張機發明的“祛寒嬌耳湯”。但此後千百年間,嬌耳幾易其名,歷朝歷代叫法均有不同。三國至唐時稱為“餛飩”,三國魏人張揖《廣雅》記述的月牙餛飩可視為餃子的前身。南北朝時“餛飩”的叫法已極為普遍。

有宋以來經濟發展空前繁榮,北宋文學家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形容當時的汴梁城“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區之異味,悉在庖廚。”庖廚之內自然是美食加工廠,在這期間唐以前的“餛飩”改稱“角子”。“角”與“餃”諧音,被今人視為餃子的“正式版”。

好吃的餃子最初是治病的良藥,其發明者更是大有來頭

餃子與酒的邂逅


南宋末期,餃子從內地傳至邊塞,由此成為少數民族餐桌上的一道不可或缺的美味,尤其以孛兒只斤氏為代表的蒙古族,時常把隨處可見的羊肉包入餃子,配上馬奶酒,大快朵頤從不厭膩。今天內蒙古的特色美食燒麥就是由“餃子”派生出來的新作。因“餃子”在蒙語中叫做“匾食”,此後人們把餃子呼作“扁食”,且一直沿用至明代。

“扁食”這樣的稱謂在清人看來很不雅觀,紀曉嵐在編纂《四庫全書》的時候將宋代的“角子”錄入其中,“餃子”自此有了學名。

不過從古至今製作餃子的食材基本未變,餃子的形狀也大同小異。清代以前,因物質匱乏,餃子一般只是上等人的近身之物,普通老百姓只有在重要的年節裡才能嚐鮮。東漢時期,人們的文化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加之先天性認識不足,時人把驅寒御暖的餃子作為治病的藥材也就見怪不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