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对于是否现在应该买房,你怎么看?

房产顾问小满


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由于一直以来的高房价,使得买房这件事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大事,在疫情期间可能有些楼盘房价会有所下跌,需要买房的人可以根据自己家庭经济条件来确定是否需要买房,即便是买房也要考虑好目前这种情况是否适合投资房产,还是需要刚需自住。


黄山茶人


这个话题这几天刚好我也是比较关注,为什么呢,因为年前刚好买了一套小户型的,今天在群里有人说房子降价了,我突然有点懵,这都还没有开工,怎么就有这种消息了,说是中介发的消息,当时买的价格在一万一,第一批买的好像是八九千。这个小区还有一些房子没有卖掉。后来我看大家的聊天还有问了我一些房产的朋友,说这些都是假消息。房地产不会因为这点时间就大幅降价,这样做不进得罪了前面的业主,对后续自己的买房反而更加不利。

对于是否需要买房,还得看你买的地方和你买的房型有一定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可能有些重灾区的房产或者那些原本库存存量本来就比较大的城市,这个时候确实会产生一些冲击。很多城市都开始推出了“三十天无理由退房”、特价房等政策来吸引购房者。对于那些刚需的朋友来说,这个时候确实会能有一定的划算,当然他们推出的肯定也是那种楼层或者房型不是热门的。但是我们的选择就可以多一些,不用太着急,毕竟现在有大量的时间来挑选,网上很多平台也推出了VR看房。

其实让我们来细致的分析这个情况,恐怕没有人敢拍着胸脯说出肯定的答案,我只能以一个实在的购房者的角度来感受,如果你是一个刚需朋友,你可以在这个时候看看,你之前关注的楼盘跟你之前了解的是否有一些变化,如果有而且户型合适,可以考虑入手,因为房产毕竟是国家的重要产业支撑,这次国家又投入那么多钱到市场,通货膨胀肯定会加大,现在下手也挺不错。

如果是改善型的,可以再看看,因为已经有房子,不要过于纠结现在的一些特价,既然是干改善,那还是得精挑细选,不然也没必要去换房子。

总之,疫情当前的房产,在短期应该会有一个两级分化,大城市肯定依旧是高价,小城市库存大可能有一些浮动。所以我们要耐心,毕竟买房不是一笔小钱。不然你觉得捡到便宜,等实际看了买的房子,各种不满意,那就得不偿失了



生活乐点滴


26岁结婚生子创业,人生三部曲,27岁那年买了自己人生第一套房子,给了老公的父母去住,当时我们结婚时还住一起,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所有贷款买了小套!28岁又买了套小套,后来把二个小套又卖了,买了店面和一套大套,再后来又买了一套工作室!这几年不断的买和卖,没想着炒房,但是运气好,都是高价出,低价进,所以赚了点差价,去年底刚把自己住的房子卖了就碰上疫情了,估计买我的房子是的人都后悔死了[流泪]

现在这几天一直在盯着房子,希望可以买到实惠的房东急卖的!

我觉得如果刚需,可以考虑买,不要急就等等


爱生活的小涵老师


这个看你个人,刚需的话肯定是要买的,涨也好跌也好,感觉自己住的舒服跟那个没太大关系。

就好比我去年买的房子13000一个平方,现在差不多14000了,房子虽然涨价了,但是利率跌了,几乎上跟去年买的价格差不多没涨价,但是你要这样想,去年我想要的楼层,单元,户型。今年那个位置还有吗?

买吧,要买早点住进去。


手机D小吕哥


最近观察了周边朋友和待购房者心里走向,部分人群对疫情之后的房地产行情比较担忧,结合近期市场观察,我总结了一下主要在以下三点预估:1、房地产商迫于资金压力,需要快速回笼资金,线上推出优惠措施,或许会打开房地产价格下行通道,注意这里说的不是房地产行情下行,是价格可能下行;2、部分大型房企推出各种购房政策吸引消费者,类似无理由退房政策,建议谨慎对待,由于部分房企推出的降价补差措施,时间周期较短,而行情下行是一个缓慢滞后的状态,不能保证半年或一年期的行情,所以此政策仍然不能避免客户购房风险;3、针对改善型人群购房,如果有很好的房源选择(具备足够稀缺性、唯一性)可以选择择时入手,因为一旦疫情之后购买会不一定买得到,而且此类房源价格相对稳定,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针对刚需人群购房,此类刚需产品由于产品量大,开发商库存多,为了快速回笼资金,有可能会采取以价换量措施,所以刚需人群持币待购,看行情发展,暂不急着出手。

当然还有很多原因没有分析到,购买因素还跟城市级别很大关系,比如一二线城市抗风险能力较强,三四五线城市可能会略差一点。



EGtalk


大家好,我是勇谈。疫情期间阻碍了很多人的正常活动,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很大影响。包括房地产销售也是如此,对于有购房需求的朋友来说无疑此次疫情延缓了他们购房的步伐。不过此次疫情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显而易见,勇谈也在不少文章中提到一点“疫情期间购房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时机”。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

疫情期间到底要不要买房?关键还是看房价走势情况来做判断

第一、虽然1-2月份房价销量受到疫情影响,但是房价却仍然保持了量跌价涨的趋势。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1—2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847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9%;商品房销售额8203亿元,下降35.9%。简单计算后发现,全国房价均价仍然保持9679元的高位;而2019年同样计算后我国商品房均价为9310元/平米;也就是说过去的2个月虽然说房企的销售额大降,但是并没有刺激房企做出真实的降价促销举动。

第二、70个大中城市虽然说房价环比上涨都回落,整体上涨趋势不变,但是部分城市确实是到了购房时机。这里面不乏包括天津、济南、郑州、青岛、长沙等热门二线城市,这些城市的房价在过去1-2年内控制的都不错。基本维持了新房低增长,二手房稳定不涨(或微跌)的局面。尤其是疫情期间因为成交量下滑的原因,这些城市的二手房下跌明显,对于有需求的购房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购房机会。

一直在劝大家“无需求不购房”,因为购买期房的风险越来越高

图上所示是过去1年中商品房销售额、现房销售额和商品房期房销售额变化图。可以清晰的看到,过去的一年现房销售环比一直维持在6-10%的负增长,期房销售额却在相对应的在维持稳定增长。如果把这个数据线拉长后,大家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现房销售额环比一直在持续下降”。这个说明了什么?房企基本已经放弃了现房销售的目标,我们期待的现房销售很有可能是无期的。

看过这么多数据后,越来越感觉到房企的风险在积累式的增加,而购房者就是风险的最终承受者

过去的2019年经常看到不少维权事件,原本还以为是媒体推送的结果。看到数据后才发现,烂尾、延期等房产交付问题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尤其是在三四城市延期交房3-5年基本成为常态,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当你周边就有这样事情发生的时候,说明事情已经很严峻了”。几点忠告:
第一句忠告:能够按时交付比房价要重要。哪怕每平米多花费点钱也要保证能够按时交付,这个时候大品牌,一线房企的优势就会体现出来了。

第二句忠告:如果是真的刚需选择二手房或现房要比期房划算的多。房产风险最高的时期其实是购买二手房最佳时期,因为2016年前后大量投资房的出现,2020年左右已经进入密集出售期,二手房市场整体供过于求且价格相对比新房便宜的多是必然。我身边的刚需朋友要买房,一般我都推荐购买二手房,毕竟能够直接解决住房和子女教育等其他问题。

综上,疫情当前影响的各行各业,对于房地产市场也是如此。在市场相对于购房者有利的情况下,选择购房应该是最佳期。各位觉得呢?原创不易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喜欢房产问题的朋友可以订购勇谈的专栏,更多优质内容继续贡献中。


勇谈房产壹贰叁


不管是刚需还是投资,疫情拐点出现,稳定复工开始,我认为是买房比较好的时刻。

一、现金流压力导致降价:疫情时期的经营停滞,会导致房企及二手房东库存压力大,急于将房产变现释放流动资金,房子确定一定肯定会有降价,只是降价幅度和买入时机的问题。整体来说在疫情拐点出现的3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应该是降价幅度最大的时候,后期资金周转正常以后,会逐步修复。

二、银行不良资产释放:很多地区的贷款机构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不良资产,这些资产在房产价格下行的情况下,可能出现房子变现的价值已经不足以还清债务的情况,这时候贷款人就干脆不要房子啦,你银行爱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在2019年房产下行以来已经积累的风险,很可能在2020-2021年房产进一步下行的阶段集中释放,我们应该把这看做购入房产的机遇,在这个过程中是有一些漏可以捡的。

三、房子的投资偏好被疫情改变:城郊面积较大,单价较便宜的房产有可能会吸引一部分人购买,我有个朋友在武汉,现在住在郊区自己买的独栋里,远离人口集中区域,再加上做的行业可以线上办公,疫情对他的影响就不是很大。未来在家办公和自由职业的兴起,城郊低密度社区可能会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当然,交通、医疗和教育等资源也是决定房屋使用价值的标准。

四、商业地产审慎介入:疫情会导致人们投资理念的转变,大量中小微经营困难将导致写字楼商铺等空置,房东收租还贷困难,且二手商业地产过户税率高达30%-50%,不好脱手,次级地段上的二手商业地产可能会出现抛售现象(包括写字楼、酒店式公寓等),如果不是足够便宜(三折左右+税费)或者有使用刚需,或者现金比较多,需要以此作为资产配置手段的人,不建议购入。

五、小房开的期房审慎介入:在2019年,相信大家都了解到一些小房开暴雷的信息,本次疫情将加快这一过程。有的朋友会说没关系,国家会出台救市政策,但是我想说国家实际上救的是优质的大部分,不可能所有都救,本来就要倒闭的转业的,大概率是救不了的。所以买小房开的期房,一定要谨慎,能选现房尽量不要选期房,你想想买现房的话还要多得几年租赁收益,提前拿了房产证,万一要用钱,抵押转卖都好处理。


最后,建议普通老百姓还是以购买具有比较优势地段的住宅为主。因为每个城市,每个区域具体的情况不同,所以以上答案仅供参考。


吃不完的菜


对于疫情期间是否应该买房我也来说说自己的拙见可分两点:

1.在这次疫情期间刚需买房的就不用说了,该不该买都得买,但是反观可以选择的条件不仅仅只是以前的地段、户型、楼层,而是多了些房屋通风状况、小区人口密度、小区物业是否值得信赖。

2.投资购房,相信大家都了解,现在绝大部分房产企业属于停滞状态,但是企业需要回笼资金怎么办,就是加大优惠力度,主要就是刺激投资购房者,使其资金快速回笼。但是这种力度优惠是“真心”还是“套路”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其实历史就怕惊人的相似,回看非典时期,房价在03年并没有太大浮动,房价在04年疫情过去开始上涨!(以上纯属个人见解)



小胡子说历史


虽然受到疫情影响,楼市或出现短期压抑,但在后期的一定阶段,需求爆发,买房的人将大幅涌现。

实际上,2020年的楼市总体发展仍旧向好,严控房价仍是主流,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仍是大趋势,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不变。国家对楼市调控态度明确,将房产税、租购并举、共有产权等长效机制贯穿于监管过程之中,因城施策以及双向监管。

不管你是想买房子住还是想买房投资,想必在这个时节都会踌躇不定,那么下面小编盘点那些年“错过的五次购房时机”。

第一次错过的购房时机:2003年非典时期

"非典"时期,发展本就不充分的中国楼市被按下了暂停键,后来非典结束后限制土地供应、降低首付比例等国家管控措施出台,楼市狂飙突进,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正式拉开帷幕,以北京为例,非典期间,商品房成交微跌0.6%,非典过后即大幅上涨6.7%。

第二次错过的购房时机:2008年3月

由于金融危机,这个房地产市场进入低潮时期,正当人们犹豫要不要买房的时候,2009年宏观调控转向,在短期内房价出现爆发式的增长。2010的时候错过买房时机,后悔没有在楼市低谷抓住最后的机会。

第三次错过的购房时机:2011年11月

这次楼市的调整大概有8个月的时间,楼市进入低迷的状态,但到了2013年国五条出台了,楼市又开始反弹了,房价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第四次错过的购房时机:2014年8月

2014年,房地产进入寒冬,很多觉得房价终于要大跌了,但是到了2015年,国家政策出台,降息降准等,一系列政策使得房价暴涨,等到再买房子的时候发现当初房子的价格已经翻倍。

第五次错过的购房时机:2016年1月

2016年前三个季度是以去库存政策为主的,相对来说楼市的环境还是比较宽松的,到年末的时候,发现房价已经翻倍,第四个季度开始,密集的调控政策开始出台,限购、限价、限售随后陆续出台,称得上“史上最严调控”。

纵观前五次的买房最佳时机,基本上都是在楼市低迷,成交量下跌,买房者观望情绪浓烈的时候,都是买房抄底的好时机。

所以要抓住“第六次时机”!

就是现在!

为什么这么说?

受疫情影响,短期内楼市表现低迷,必然无法避免,但从长远看,疫情只是暂时延缓了购房需求,最终决定房价涨跌的仍然是供需关系和调控政策,目前全国各地都已陆续出台政策救市,同时刺激购房需求,过去的事实告诉我们,此时就是很好的入手机会,继续指望房价大跌再买房的估计只能面对房价越来越高的残酷现实。

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2月3日,国家又开会了,记住会议的这句话:“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努力”。政策思路很清晰,困难考虑大一些、足一些,各行业马上开展疫后“重建”。

在2020年“2收官、1决胜、1准备”(“十三五”和脱贫攻坚“收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十四五”开局准备)的特殊年份。地产这个“庞然大物”,扮演着“稳定但不添乱、助力但不放肆”的角色。可以说,寄予厚望!

所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这个“三稳”,成了房地产长效机制的目标,这是首次提出。而且,对地方来说,中央要求,要把“房住不炒”与“三稳”协同(而非对立)起来。就是说既要稳楼市(一定程度的量价上升,可接受,比如5%的房价涨幅),又不能让投机再起。

地产重建开启了

2月3日,3000多股跌停,但没有想到,仅仅第二个交易日,失地尽复,主板、创业板全线报涨,机构、个人无一“做空”,纷纷买入“爱国股”“爱国基金”。说明但凡国家面临困难时,爱国热情便激发出来。

房地产和股市都一样,都是关系到宏观经济预期和增长、关系到金融体系稳定、关系到老百姓腰包和福利的资产市场。

所以各路人马纷纷行动,央行连续两天逆回购,大手笔投放低成本资金,呵护实体经济资金面;银保监会让受疫人群可延后还贷;公积金可用于防控疫情支出,这段时间公积金贷款逾期要酌情处理;房企、公寓协会倡议减租或跟着减;地产疫后重建也正在筹备中。

来自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正在酝酿。媒体普遍预期,限购限贷松绑、限售退出、地产领域减税降费、人才政策加大力度等等,都会到来。

本来调控就是短期的,市场回升了,再反向调整回来。总之,调控的大原则是,房住不炒与“三稳”的协同,回归实体,支撑公共设施建设。

卡住时间节点选房

上半年及年中前后,楼市都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外来人口多(抢人或自然流入)、流动性大,受疫情冲击严重,也是都市圈的核心,城市短板明显,基建投资大,重建任务重,需要地产对接实体经济。

未来,围绕医疗卫生、教育、地下管网等公共服务的“补短板”,将在这些城市后续建设中成为重点。相应地,以支持基建及上下游发展、公共服务等方式,地产回归实体、服务实体的功能,将继续发扬光大。这也意味着长期投资价值可以期待。

估计,3-4月份开发商或有降价促销举动,3月“两会”前后,各地政策会调整。不过,调整的方向,依然是支持首套房购置、改善等合理需求。

年初放贷,年末收获,这是银行的经营传统。一季度的额度充足,现在又有重建的任务,金融市场又比较宽松,2月份的利率也会比较低。

要注意的是,国企和财政支出的压力很大,贯彻“房住不炒”的前提下,地产既可对接实体,又能实现自身平稳大有所为,不能把政策调整当作刺激楼市。

第二居所的重要性

疫情之后,大家会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有多套房子的必要性,一来可以为自己的居住安排多一个选择,二来也便于安置远道而来的亲友,更好地做好隔离工作。

特别是那些靠近核心、配套设施完备、楼距大的小区,也许会价值重估,成为香饽饽。毕竟,人口密度低,通风采光条件好,安全性更高,特殊时期利用价值高。



ATS硬汉


央行宣布降息!2月20日,央行公布新一轮LPR报价。其中1年期市场报价利率为4.05%,此前为4.15%,下调10个基点;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4.75%,此前为4.80%,下调5个基点。受疫情影响,许多企业无法按时开工,还出现不少公司倒闭和裁员的现象,部分人也因此受波及,待业在家,无收入来源,陷入了一边是疫情无法复工,一边是生活养家的两难境地。这对于刚购房还要还房贷的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而此次央行降息10个基点,专家表示还透漏着四大信号:

第一,降息是实体经济、股市、楼市的利好,它在意料之中。

第二,央行从2月3日就传递了降息的信号,所以降息基本上是“明牌”,显示中国央行透明度在增加。

第三,降息幅度不算大,只有10个基点,显示管理层不愿意过分刺激资产价格。

第四,这一轮降息之后,2020年还会有降息,至少还有15个基点,甚至更大空间。

降息,对于贷款购房者来说,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购房成本减少。

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购房者的还贷压力。按照基准计算,5年期LPR降低5个基点后,以30年期100万的房贷来说,每月房贷将减少约30元左右,一年就是约360元,整体算下来可以省不少钱。有自己的房子有多重要?在这次疫情下的租房族群体缩影,给出了最现实的答案。

随着复工潮的到来,不少人都陆续启程返回工作地。原想着一路奔波,回到住处以后可以好好休息,没想到却遇到尴尬事:租户不给进小区,不管黑夜白天,一律劝返。有家不能回,只能拿着行李到处找酒店,然而这也少不了碰壁,酒店不开门,跑了好几家,入住又要走一系列程序,这种遭遇令不少返工的租户感到寒心与无奈。同时,也更坚定了很多人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的决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