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會超越淘寶嗎?

2019年,拼多多總成交額(GMV)達10066億元,突破萬億,較上一年的4716億元增長113%。隨著拼多多2019Q2 開啟百億補貼,年活躍買家數環比增長提速,2019Q1到2019Q4 各季度環比新增活躍買家2480萬、 3990 萬人、5310 萬人、4890萬。


十個月之後,拼多多用戶規模會將比肩淘寶嗎?


繼阿里、京東之後,拼多多也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2019年,拼多多總成交額(GMV)達10066億元,突破萬億,較上一年的4716億元增長113%;


全年營收301.4億元,較上一年增長130%。


同時,拼多多的活躍買家規模和客單價都增長亮眼。截至2019年底,平臺年活躍買家數達5.852億,單季度淨增4890萬,較上一年同期淨增1.67億。


而阿里不久前的財報顯示,活躍用戶達8.24億,Q4比Q3增長了1800萬。京東的數字則為2760萬。這表明,從單季度活躍買家的增速看,拼多多衝在了首位。


另一個亮點是,2019年,拼多多活躍買家年平均消費額增長至1720元,同比增長了53%。


淨虧損也轉變為了收縮。Q4的淨虧損為17.52億元,同比減少27.7%。


2019年全年,拼多多經營活動產生的淨現金流為148.21億元,較上一年同期的77.68億元維持翻倍增長。


拼多多會超越淘寶嗎?

拼多多怎麼賺錢?


拼多多是一家和淘寶天貓類似的平臺型電商。在移動流量紅利逐漸消失、阿里和京東二強格局基本形成之時,俘獲了下沉市場用戶的芳心。


在用戶端,拼多多避開競爭激烈的一二線市場,走農村包圍城市路線,依託微信的社交關係鏈和自身的低價定位,成功激活了下沉市場的電商邊緣人群。


在商家端,拼多多在發展初期迅速承接淘寶成熟的中小商家資源,入駐門檻低,費用低,並對其給予相當可觀的流量支持,從而吸引了大批商家入駐。


拼多多的盈利模式主要靠向商家收取營銷服務費和交易服務費(也就是佣金)。


在線營銷服務包括搜索推廣、明星店鋪、banner廣告等。


搜索推廣:商家可以通過關鍵詞競價獲得排名,利用搜索推廣使自己商品排名靠前,獲得在用戶面前優先展示機會,為店鋪引流。


一般關鍵詞搜索頁面的第 1、7、13、19等位置,每隔 6 個商品有一個推廣廣告位。平臺按點擊量收取服務費。


明星店鋪:商家成功申請品牌詞、提交創意,在審核通過之後,可以創建明星店鋪推廣計劃。


通過系統的計算,店鋪將會在所申請的品牌詞和相關關鍵詞的搜索結果頁獲得展示機會。


Banner 廣告:就是在拼多多APP 首頁 Banner位置展示店鋪和商品,達到吸引流量的目的。


交易佣金是對商家銷售收入的扣點,拼多多僅收取0.6%的佣金。對比一下,天貓根據商家銷售商品毛利的不同收取 0.5%-5%的佣金。


拼多多會超越淘寶嗎?

營收增長靠GMV拉動


營業收入增長情況是衡量公司成長性的重要指標。下圖是拼多多近兩年營收增長情況。

拼多多會超越淘寶嗎?

對於平臺型電商來說,營收取決於GMV規模和貨幣化率的大小。


GMV是平臺在一段時間內的成交總額,平臺上所有商家在一年裡總共賣了多少錢的貨,就是一年的GMV。


貨幣化率,是GMV與營業收入的比值。拼多多的營業收入由在線營銷服務收入和交易服務收入構成,因此它的變現率由在線營銷貨幣化率(在線營銷收入/GMV)和交易服務貨幣化率(交易服務收入/GMV)兩部分構成。


公司 4Q18-4Q19 交易服務貨幣化率保持穩定,也就是交易佣金費率沒有提高;在線營銷貨幣化率略有提升,但也提升不大,說明拼多多一直在用較低的費用率補貼商家。

拼多多會超越淘寶嗎?


因此可以推斷,在電商市場競爭激烈環境下,拼多多在短期內,會將貨幣化率維持在當前水平,收入增長主要依靠 GMV 增長拉動。

拼多多會超越淘寶嗎?


GMV由平臺的用戶規模和每個用戶客單價的大小決定。


2019 年 6月 1日,拼多多正式啟動了“百億補貼計劃”。拼多多聯合品牌商共同補貼 100 億現金,針對全網熱度最高的 1 萬款商品進行大幅讓利,確保覆蓋商品呈現全渠道歷史最低價。


拼多多的目的很明顯,為了拓展一二線城市用戶和提高客單價。


隨著拼多多2019Q2 開啟百億補貼,年活躍買家數環比增長提速,2019Q1到2019Q4 各季度環比新增活躍買家2480萬、 3990 萬人、5310 萬人、4890萬。


截至 2019 Q4,拼多多的年活躍用戶數達 5.852億,單個活躍用戶的支出提升至 1720 元。


由此可以推斷,拼多多的用戶粘性和新增用戶客單價都有較好的的提升。


也就是說,拼多多不僅留住了下沉用戶,還成功滲透了一二線城市用戶。


雖然黃崢在電話會議上認為區分下沉用戶和一二線城市用戶意義不大,但還是可以大致測算下。


根據個推大數據,截至2019年 10 月,拼多多用戶 72.4%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約為3.9億。一二線城市用戶佔比較低,約為1.5億。


而根據CNNC數據,2018年我國網民規模共計 8.3 億人,一二線 3.7 億人,三線及以下城市 4.6 億人;網購人數共計 6.1 億人,一二線 2.4 億人,三線及以下城市 3.7 億人。


因此可以大致推測,拼多多已經覆蓋了三線及以下原有的網購人群,併成功“拉攏”了很多原本不網購的下沉市場人群,擴大了網購人群基數;


而通過百億補貼進一步滲透一二線用戶,還有比較大的拓展空間。

拼多多會超越淘寶嗎?

如何走出有別於淘寶的差異化之路


電話會議上有分析師認為,如果按照目前用戶的增長速度,十個月之後,拼多多將擁有7.5億用戶,比肩淘寶。


當然GMV、營收、淨利潤等數據,拼多多跟淘寶相差還很遠。


從長期來看,拼多多要想長久屹立於市場,必須走出有別於淘寶的差異化之路。

C2M可能是其長期差異化發展的主要看點。


C2M 的核心是通過大數據匹配供給和需求,平臺一方面收集用戶需求,一方面尋找能力匹配的工廠,實現定製化生產。


2018年 12 月,拼多多正式推出“新品牌計劃”,計劃扶持 1000 家覆蓋各行業的優質製造企業,幫助企業有效觸達平臺消費者,以較低成本培育品牌。


截至 2019 年 9 月,拼多多新品牌計劃成員已達 85 家,超過 800 家包括知名品牌在內的企業參與了 C2M定製化生產,累計推出超過 1800 款定製化產品,訂單量超過 7000 萬單。


除拼多多外,阿里、京東均發力 C2M。阿里聚划算成立 C2M事業群。京東在 2019 年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上宣佈,基於京東C2M模式開發的遊戲本和家電佔比都已高達 40%。


那麼最終誰能成為C2M的最大受益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